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古代也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先是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又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因此,汉字从古至今都是日本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部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从字形上看,大部分与汉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相同或基本相同,但从词汇意义方面分析,一部分词汇经过日本社会长期的使用已经变为日语词汇,与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词汇本来的意义有了差别。这些词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经常会产生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试从汉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分析比较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浩瀚的词汇中,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都有很多表人的名词。比如,日语中有"歌手""経営者""持ち主""登山客"等,汉语中有"科学家""记者""胖子""烟民"等。随着时代的变化,语言也在默默地变化,中日两国每年都会出现了大量新的词汇,特别是在新媒体中流传的语言,比如日语中的"プロい",汉语中的"粉丝"等。汉语学界对于汉语指人名词的研究比较多,日本学界对于日语指人名词的研究也不少,指人名词进行对比研究的论文却不多,从国内学术网站上搜查发现,对指人名词进行对比研究的大都集中在汉韩对比、汉俄对比,从日本学术网站搜查发现,对指人名词的研究集中在日英对比上,其代表是日本学者影山太郎的《形態論と意味》《名詞の意味と構文》著作中提及了指人名词、动作主名词的语义。笔者试图通过"—者"的指人名词的日汉对比,来丰富动作主名词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汇的语义并不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是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而逐渐发展和变化的。但是每一个词汇都有其最原始的核心含义,无论词汇的意义发生何种变化,都不能脱离其本身的固有含义。在日语中,词汇的多义性现象都是围绕着该词汇的原始词根的混沌含义而产生的,以日语动词「かえる」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日语动词的语义多义性,以期为日语学习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蒋奇武 《海外英语》2011,(12):269-270,274
外来语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来源于别的语言的词汇。日语的外来语也称"伝来語"或"洋語",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英美语系,也有来自葡萄牙语,法语,俄语等语言的词汇。在日常会话和文章当中使用很多外来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日语外来语一般用片假名书写。1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方面大量地吸收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传统文化,在新旧、内外相交相冲之下,日本人却能将外来文化融入日语中产生出日语外来语。该文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为例,通过分析日语中外国语转变为外来语的过程,探究其"外表-词汇构成"和"内在-意义"的变化,进而透视出日本文化吸收改良外来文化的特点--外来本土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日语条件句「と」「ば」「たら」「なら」等有多种意义用法,存在从一种意义用法向其他意义用法扩张的现象。迄今为止主要从逻辑语义、功能语用和对比分析等视角探讨这个问题,对条件句的主观认知动机的考察较少。本论文从共时的视角,用(交互)主观化理论探讨日语条件句构式中的语义扩张。认为日语条件句构成“非主观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的连续统,这个语义扩张现象与认知动机相关,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识解与主观识解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根据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对一个概念理解是从典型开始的。多义词形成的语义范畴就属于原型范畴,词义是以原义为中心,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转换的方式向外扩展。一个词的语义范畴,是一个由彼此相关的意义构成的语义网络。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首先探索词汇的原义,鼓励学生积极构建语义网络,并指导学生通过语境来推测词汇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7.
邢泽 《考试周刊》2012,(26):102-102
"気"字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含有"気"的日语词汇衬映出日本国民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意识形态等诸多性格文化特征,在日语表达里是独树一帜的。本文主要从日语中特有的"気"词汇的语义特征出发,剖析语义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对理解和翻译日文"気"词汇及相关短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前期研究中得到的日汉‘深浅’的扩展语义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各个扩展语义的词汇使用频率。在对比分析中发现日语的‘深浅’和汉语的使用频率上的差异,日语「深浅」在形容事物、认知产物、感官、负面情绪上的词汇使用率高,而汉语的"深浅"是在形容人的活动、积极情绪上的词汇使用率高。最后,本文将从日本的民俗文化和心理的因素来试分析导致语义中使用频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马文静  王真  王飞 《考试周刊》2011,(47):101-103
日语的动词是日语里最基本的词汇之一,日语的动词有态、相、时制的变化,因此根据不同的作用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动词根据形态及词尾的活用形可分为五段动词、一段动词、不规则动词;根据本身能否完整的表述主语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自动词中按照能否表达人的意志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他动词都属于意志动词;按照日语动作或作用的过程中的意义日语动词类型,用法分成4类:状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特殊动词。动词的分类形式较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因此学习者容易混淆,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意义和用法,以有助于学习者学好日语。  相似文献   

10.
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就使用汉字来记载日语。因此,在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这些汉字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的词汇字形相同。对于这些汉语和日语中所共有的汉字词汇,从字形和词义两方面统合来分析的话,可以把其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义岐词以及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这样几类。本文试从汉日语言对比的角度,从词汇的意义方面,分析探讨日语汉字词汇中的同形异义词和同形义岐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汇中隐藏着许多日源词汇。这些词汇进入汉语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控"就是其中之一。汉语流行语中的"控"字与日语中的"コン"相比,无论是在语义还是语法范畴上,都增添了新的用法。"控"在日语中原本不健康的、负面的含义到了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转换成中性词,在积极正面的语境下也可以使用。词性由原本的词缀扩大到了动词用法,语用群体也从原本动漫和漫画爱好者扩大到了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12.
日语的助词“も”和汉语的副词“也”貌似简单,但无论是在中国人学日语还是在日本人学汉语时,都很容易出错。本文从它们的词性及接续方式着手,主要从对译的角度,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试图将它们的意义用法清晰呈现出来,以期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的汉语学习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立峰 《考试周刊》2009,(4):126-127
异字同训词汇是日语词汇教学中的难点,其中有些词汇意义用法完全不同,有些词汇意义用法相近。因此,本文选取了一些常见的日语异字同训词汇,分成若干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旨在阐明在日语教学和学习中准确把握异字同训词汇的意义用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日语的助词“も”和汉语的副词“ゃ”貌似简单,但无论是在中国人学日语还是在日本人学汉语时,都很容易出错.本文从它们的词性及接续方式着手,主要从对译的角度,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试图将它们的意义用法清晰呈现出来,以期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的汉语学习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语惯用句指形式简洁,以特定的表达形式表达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句。大部分惯用句以身体词汇和动物名称构成,主要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惯用句4种形式,一般使用比喻、引申、类比等修辞手段。日语惯用句主要来源于日本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日本文化的结晶,其中一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历史和典故。  相似文献   

16.
词汇、语音、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是语言的基础知识。而词汇是学习语音和语法的语言材料,它维系着语音、语法和语义的运用规律。词汇教学指的是词的意义、用法、拼写和语音教学,而词是语义的载体,离开了词汇教学,词的意义和用法就没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很多词和句子都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要理解这些词或句子的使用情景和语义,就必须先从日本的文化背景入手。日语中"はい"一词的频繁使用,与日本人喜爱肯定表达而尽量回避否定表达有关,而这一现象正反映了日本人的"不安感"与"和"意识。本文拟从"はい"一词的用法看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及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杨亚蒙 《现代语文》2015,(2):129-130
现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大量新兴网络语不断涌现并迅速传播。本文以网络流行语"X也是醉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醉"的用法与含义,并结合现今网络中"X也是醉了"产生的背景,重点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语义的演变及语用的发展趋势。"X也是醉了"作为网络流行语;在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两方面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李谊 《考试周刊》2011,(77):100-101
拟声拟态词是通过语基的语音、形态、语法在意思上形成相互关联并构成有规则的语义结构模式.词汇非常丰富,正确掌握语义对于理解日本人的感性和文化习性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学生日本文化修养的必修课程。鉴于有被忽视的现状,我们提出三种训练模式,集中训练的指导教案,让学生在日语习得的较早阶段正确地把握其语义,以使后来的口语表达贴切生动。  相似文献   

20.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600多年的时间。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语特点的日本文字—日语。汉字译语在明治时期作为外来文化输入的主要手段,对于日本接受西方文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媒介作用。1000多年来日本人接受了汉字的用法训练以及汉字的思维方式,这便构成了今天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及文化模式。晚清以来,日语对于丰富汉语词汇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日语语言文化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