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实施名目繁多的"名师工程",一时间,"名师"制造潮风起云涌,各种名师鲜有出炉,什么"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只要学历、职称较高,教学和考核成绩较好,有两篇发表的论文,上两节公开课,你就可以论资排辈,等待当选"名师"了.因此,不少学校,三年五栽下来,就会造就几十名不同级别(县级、市级、省级)的"名师".这就给人一种感觉:"名师"其实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7,(21)
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实施名目繁多的"名师工程",一时间,"名师"制造潮风起云涌,各种名师新鲜出炉,什么"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只要学历、职称较高,教学和考核成绩较好,有两篇发表的论文,上两节公开课,你就可以论资排辈,等待当选"名师"了。因此,不少学校,三年五载下来,就会造就几十名不同级别(县级、市级、  相似文献   

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加快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步伐,各地"名师工程"纷纷启动,"打造名师"之类的口号不绝于耳,这对广大教师是莫大的鼓舞.然而,在振奋之余,我们更需冷静思考的是:名师真的是打造出来的吗?笔者以为,真正的名师不是靠什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实施名目繁多的“名师工程”。一时间,“名师”制造潮风起云涌,各种名师大量出炉。什么教学新秀、骨干教师、专业人才、学科带头人,什么优秀教师、教学先进、特级教师……只要学历、职称较高,教学和考核成绩较好,有两篇论文发表,上两节公开课,就可以论资排辈,等待当选名师了。因此,不少学校,三年五载下来,就会造就几十名不同级别(县级、市级、省级)的名师。给人一种感觉,“名师”其实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自从法国科学家1938年首次提出克隆的设想以后,科学家们就开始进行"克隆"实验.随后,"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狗""克隆猴""克隆鼠"纷纷面世;而今要克隆人,也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  相似文献   

6.
自己也是"追星族"的一员,但是,我追的"星"不是影视明星,而是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孙建锋等名师.自己也曾有幸聆听过他们的课堂教学,总能被他们那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妙的教学设计,纯熟的教学艺术,还有那真诚的师爱所深深折服!当然,每次听完课、取完经之后,我也总会"学"上"一招半式",将名师的教案照搬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很想自己也"过把瘾",然而每次总是事与愿违,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预设相去甚远.为什么呢?我的教学设计与名师们是一样的,甚至连名师们的过渡语、评价语都一字不差地用上了,怎么会这样呢?到底应该学名师的什么呢?又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建立学校、县域德、勤、能、绩、学、研等方面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机制,学校自评、生评、家长评、同事评、考核,县"名师"工程评选办公室民意测评、基本条件与教学终端业绩考核、理论考试、教学面试,"名师"工程领导小组公示、审核,以竞争评选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庞友海 《教育》2022,(5):44-46
近年来,各级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由于管理不善、目标模糊或盲目跟风等,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少数名师工作室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被社会所诟病.那么,名师工作室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是培养只善于应试的教书匠,而是"教育家型"教师成长的平台.什么...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是语文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语文教学"教什么""学什么",一篇课文"教什么""学什么",通过一次活动"教什么""学什么",答案的获取似乎并不容易,甚至很不容易. 由于诸种因素乱麻般地纠结,"语文教学内容"问题,几乎成了一个超级难题! 在诸种因素中,有客观的、教师个人难以左右的因素,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科书编撰,优质语文课程资源的供给,语文考试"考点"的清晰、考试信度和效度的提高等等.但其中也有一些主观的、语文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把握的因素.我们就后一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2010年第7-8期刊登了程少堂先生的<代表课初论>一文.在程先生看来,"‘代表课'是非常值得教育界关注并加以研究的一个概念"."因为它与名师成长、教师发展、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等问题密切相关".对什么是"代表课",程先生的定义是"具有时代意义、能够体现当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趋势、反映最新的教育教学科学理念的,或最能体现教师以及一个教学流派的水平、风格,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教学课例".  相似文献   

11.
早就有"数学教学清清爽爽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说法,这道出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迷茫,语文到底要怎样教?如何使语文教学的脉络清晰起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海西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观摩名师成功的课堂教学,我对语文怎么教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实,语文教学也可以追求"清清楚楚一条线",这条线就是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原文 倾听历史的声音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余欣莹 "请皇上割爱!正法!"门外士兵的叫喊声越来越大.(以人物描写开头,一开始就将矛盾冲突置于读者面前,这样开头是可以的.) "阿翁,他们外面在叫什么啊?"杨玉环还什么都不知道,扭过头问站在一边的高力士. "他们在请皇上割爱,正法." "割爱?割什么爱?" "唉,"高力士叹了口气,"他们希望贵妃娘娘……" "什么?他们要杀我?"  相似文献   

13.
"名师领办"制语文教研团队即由名师直接牵头或亲自领办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进而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富有创新精神、学校特色和地域影响的语文教学."名师领办"制教研团队的目标在于:挖掘名师资源,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名师提升,促进名师队伍发展;形成团队意识,营造合作研究氛围;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可通过明确目标要求、开展技能达标、组建教学动态、落实教研常规、推出制度保证等措施,整合教研活动,确保"名师领办"教研团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改的推进,历来活跃的小学语文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新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流派纷纷涌现。在"名师教风"和"流行教风"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公开课也让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教学过程完美无缺、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教学形式新颖别致……但是,透过这开满鲜花的"新"课堂的背后,我们也不能缺失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代表课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代表课"是非常值得教育界关注并加以研究的一个概念,不仅值得普教界关注,也值得高教界关注,因为它与名师(本文的"名师"专指教学名师)成长、教师发展、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等问题密切相关.以下是笔者对"代表课"问题的一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为重要.现实教学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很多,但内容研究得少.数学教学的方向与内容相比于数学教与学的方法更为重要、根本.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首先明晰"教什么"的问题,然后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数学教学要依据"学标",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建构有意义的数学"学材".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全国各省市区县逐渐启动了各层次的"名师工程"。在这大背景下,小学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名师纷纷脱颖而出,各有特色。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名师,有必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的素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课文<钱学森>第7自然段时,围绕第一句话"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中的"一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这一句话中的"一刻"是什么意思? 生:"一刻"指很短暂的时间. 生:也可以指每时每刻. 生:任何时候 生:不管什么时候. 师:说得对,"一刻"的意思就这么简单.明白这之后,大家想想这句话中的"一刻"包括哪些时候?联系全文以及对钱学森的了解好好考虑.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部关于高考"3+X"改革措施牵动了全国亿万考生和家长的心,更揪着西部贫困地区高中老师的心.如何适应新的高考要求?如何进行"3+X"的教学?"3+X"的考试是什么形式?"3+X"考试是否可以减轻学生负担?2002年高考形式的改革及可依据的参考模式是什么?等等.许多问题困扰着信息闭塞的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家长和学校.为此,地处祖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多次来信、来函请求民进中央再一次组织北京市的名校名师去讲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区分.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探讨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而"什么是教育"则讨论的是教育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是什么"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什么是教育"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区别,才能把握教育本质,警惕大量"非教育"及"反教育"行为,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