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瑛 《陕西教育》2004,(10):13-14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  相似文献   

2.
被动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下面分别加以说明。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3.
使动句、意动句与以为句关系非常密切,有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有时使动句和使令句、意动句和以为句还可以互相转换。那么,为什么不只采用一种说法,却还要让两种句式并存呢?又如何区分使动句与意动句呢?这个问题是教学中的难题,本文拟从这两方面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在三、四年级时,就应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但是,不少学生到了六年级,阅读时仍分不清句与句是何种关系,作文时段落内句子之间不是不连贯,就是颠三倒四。因此,在复习时,把“句与句的关系”作为重点内容之一是很有必要的。(一)要较系统地让学生掌握句与句之间常见的几种关系句与句的组合主要是靠前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小学生应初步掌握的有以下几种:(一)并列关系例句:①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②岸边几棵垂柳,垂柳(?)边是一望无  相似文献   

5.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先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生:红叶似火、对答…  相似文献   

6.
庞运爱 《新高考》2008,(3):22-23
【考点指津】句式变换是按照一定的要求、保持原句内容、改变原句形式的一种题型。从近几年全国卷试题来看,本考点已演化为一种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除"选用""仿用""变换"三者本身有重叠交叉外,还常与修辞、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等考点有重合。句式变换一般采用文字表述题的方式考查。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一般句与修辞句的变换是考查的热点。变换句式有这样几个原则:①要明确句式经过变换,只是句子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②掌握各句式的特点及相互变换的方法;③弄清提供语境的材料的表述角度,然后选  相似文献   

7.
一、通顺。 (一)相关知识 一般地说,写文章就应当文通句顺。所谓“通顺”,大致应当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是用词准确,二是句子完整,三是句意明确,四是句与句之间要连贯,五是段落层次要清楚,六是思路清晰。一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如果符合或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包括句与句之间的语言的衔接(照应、替代、省略、词汇重复与变化等)和语义的衔接(句与句之间内容上的逻辑关系)。语言的连贯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句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它一  相似文献   

9.
汉语紧缩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缩句是汉语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句式。论述了什么是紧缩句以及它的类型、多重形式、与连谓句的区别、语法功能等。提出了紧缩句是和单句、复句并列的一种特殊句子。  相似文献   

10.
中心句式     
小学语文讲读教学,应特别注意文章的中心句,它是中心思想的精髓、灵魂。分析课文时要紧紧扣住这中心句,从中心句出发,探讨、追溯作者的思路与布局谋篇的匠心。中心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文的中心句,一种是段的中心句。中心句式的板书突出课文中心,目的是让学生会读书,从书中找答案,这样长期的培养与训练,读书的习惯就会逐步形成,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考点导航“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武”这个考点要把握住两点:一是“不同”的所在,一是“不同”的具体内容。前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某些句武使用的特定词语不同,如判断句、被动句等;其二,某些句式句子成分的顺序不同,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或有所省略,如主语省略句,谓语省略句等。后者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等。高考要求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是要求考生有根  相似文献   

12.
"流水对"又叫"串对",是一种与正对、反对并列的基本的对仗形式,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对仗形式。从出句、对句的意义联系角度看,"流水对"是指两个句子上下连贯,意思相关相连,共同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对仗句,两句不能各自独立存在,如流水难断,互为依存,分割开来意思就不完整。流水对作为与正对、反对并列的一种基本的对仗方式,它与正对、反对的区别就在于:正对、反对的出句、对句都是独立表意的,而流水对的出句、对句都缺乏独立性,只有把它们联合在一起看,联意才完整。"流水对"从意义上说仍  相似文献   

13.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紧扣“富饶”这一题眼,从海面到海底,从海底到海滩,再从海滩到海岛,有层次地写出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特别是作者抓住了各种物产的特点,刻意用浓墨重彩作了一番渲染,以突出“富饶”这一题意。因此,教学这一课时,要重视抓词、理句、析段、渗篇,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句与句是怎样连成段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老子》一书的韵脚进行穷尽性上古音定位,说明其是一部音调铿锵,朗朗上口的散文诗。从而阐明其与先秦纯韵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以举例的方式先对韵在句中位置进行考察,提出句尾韵脚和虚字韵脚的特点。再就韵在章中的位置,提出本句押、隔句押、交韵、迭韵、遥韵和通韵与合韵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辉煌璀璨。中国古诗词的艺术规律,是一门纵贯数千年,横涉千万家的博大精深的学问,本着一个学诗者的初衷,浅谈一下诗词写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结合。一、古诗词的虚与实何谓虚?即空虚,空无所有;何谓实?即真实,实在。吴乔从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比、兴去辨析古诗词的虚实结合,阐明了虚实的辩证关系。他在《围炉诗话》中云:比兴是虚句活句,赋是实句。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活句,无比兴则虚句变为死句。  相似文献   

16.
使动句与使令句、意动句与以为句关系非常密切,有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有时使动句和使令句、意动句和以为还可以互相转换。那为什么不只采用一种,却还要让两种句式并存呢?有什么必要呢?本文拟从这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差异决定了英汉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注重句子的结构,句与句之间可以靠标点符号、连接词、介词等衔接而无限扩展,是一种"树形结构式"的语言。汉语则相反,它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字词的语意来表达,是一种"竹形结构式"的语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众多语言学前辈的研究成果,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及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考点提示〕句式,通常指句子的结构方式。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与书面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仿用句式即仿照例句造新句,实质是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仿用修辞格为主,一是以仿用句式或语气为主。常要求句式一致,即“形”似;内容吻合,即“神”似。变换句式是“同义句”的…  相似文献   

19.
拉祜语有被动范畴。被动句是拉祜语语法系统中的一种独立句型,它与主动句在语义及句法结构上存在本质性差异。由于拉祜语是SOV型语言,因而宾语话题句与被动句有时重合,但二者并不等同。拉祜语以受事者前置的语序和结构助词τηα21作为其语法标记。τηα21是一个多功能的结构助词。拉祜语的被动句属分析型、不发达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见的句式有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这些人们谈论得较多,这里主要说说人们平素谈论得较少的紧句与松句。当一个句子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成分,并有一个成分是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是用紧句还是用松句来表达。所谓紧句与松句,是根据句子成分间的松紧即句子结构的松紧来划分的。紧句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