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出来的各种思想间的矛盾和冲突,对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和演变加以梳理和整修,从理论层面上对其整合构建的过程进行理性的思考,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不同时期显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根据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和环境下各阶段特征,可将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分为5个阶段。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之源,理清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轨迹,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念及其变迁。  相似文献   

3.
略论奥林匹克思想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社会运动,其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是理 所当然的。只是这种影响同时受到不同历史阶段有关社会思潮的左右,同时受到奥林匹克思想发展历史性和 学校体育方法的内在规定性的限制。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对自身”文化娱乐生活”价值的推崇,以及对”自然”的 方法的选择都影响了当时我国的学校体育思想;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科学”方法的追求,也对现代学校体 育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校体育功能探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学校体育功能主要研究学校体育的基本作用,它是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主要依据。学校体育功能的演进与拓展始终是围绕着人和社会这两条主线来进行的,对盲人而言,其主要有教育、健身和娱乐功能;对社会而言,其主要具有文化和辐射功能。在现代教育和体育思想及理念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的功能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其内涵呈现出不断提高扩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内众多著名体育教育家的影响,他们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者与拓荒者,是中国最早系统接受和介绍西方体育的人物,对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29位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家的学校体育观进行了整体研究,结果认为,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家学校体育观的基本特质是:主张教育为先,凸显体育根本属性;强调多维价值,彰显体育育人追求;改进教学思路,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倡导体卫结合,提升体育养护效果;注重资源开发,保障体育稳固发展。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家学校体育观的思维立场是:体现以教育审视体育的思维方式;呈现从现象提取问题的逻辑思路;展现与时代需要呼应的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有悠久的历史,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体系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不同时期、不同体育教育的内客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为全面了解我国体育教育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考据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分阶段对学校体育的属性、功能以及文化意蕴三个价值层分别进行研究,分析了各个时期学校体育思想变迁的阶段性特征,理清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变迁的主要脉络,总结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变迁的规律性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具有时代意义,(1)主张培养和谐发展的人。(2)强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3)注重人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4)重视培养人的创造力。(5)教师应成为教育工作的艺术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爱因斯坦的教育观值得我们体育教育的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各种学校体育思想的比较与指导思想框架构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体育思想进行理性分析和比较,构设了指导思想体系:身心和谐健康思想和技能培育思想体现了学校体育的现实功效;终身体育思想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未来长效,而身心和谐健康思想和技能培育思想为互补关系;技能培育思想则为终身体育思想提供了必具条件和基石.  相似文献   

10.
论健康第一思想瑟学校体育育人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的参与和推动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标志之一,其中报纸体育新闻又是现代传媒传播体育信息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新时期报纸体育新闻的蓬勃发展,与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经济振兴、报业改革、文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E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出现了新的现状,它对青年人所造成的影响很严重,特别是对体育运动方面更具挑战。体感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为这一时代注入了新生的力量。采用体育运动特色与大学生体能需求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体感运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究体感运动对运动技能形成的积极作用。使人们能认识到体感运动的优越性和创新性,从而达到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本体化发展有待加强,支柱性产业主体尚未形成,体育产业化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速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与学校教育互动的过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更好地保护、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和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应用文献计量法、实地调查法,以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立足新时代,以“共生理论”为切入点,对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共生呈现两个特征,即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理论由浅变深,共生效果由差变好。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改造舍本逐末,学段知识设置不合理,应试“绑架”教学,技能“绑架”兴趣,传播“载体”功能弱化现象,这是其“共生”的主要困境。建议:打造民族性和现代性兼容的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构建以赛事为主、课程教学为辅的多元共生模式,凸显文化主体区保护,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学段加固的共生路径。研究明确了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的困境和出路,对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共生,引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明确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选择教材、中专体育课的开展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几方面对我校中专体育教学的开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采用媒介舆论与体育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解读1840-1927年中国近代体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发现:从身体的视角看,中国近代体育话语经历了从技术主导到精神诉求再到文化启蒙的"身体话语"演变路径;从议程设置的嬗变看,近代媒介所设置的体育议程经历了从洋务时期的"西洋兵操",到维新时期的"尚力、贵武",再到清末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关注,五四时期的体育则成为社会公共议题,在媒介舆论的引导下,国人逐步认识到体育的竞技、健身、娱乐价值;从传播方式的变迁看,中国体育近代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报刊舆论的引导下,"不自觉"——"自觉"两种不同方式的呈现,彼此交互融合,共同推进;从舆论引导的主体看,则经历了从士绅精英到思想家精英再到知识精英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7.
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公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社会体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后奥运时代,努力促进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公平对于社会体育热潮的来临具有积极作用。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社会公平解读为研究起点,从体育参与权利缺乏公平、体育参与机会缺乏公平、体育资源配置缺乏公平等方面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体育领域的社会公平问题,并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社会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不公客观存在、体育发展观的影响、社会体育法制建设薄弱、体育公共服务不足、体育体制改革滞后。基于此,提出了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社会公平的建议:不断追求社会公平、树立体育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强化体育公共服务、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保障社会体育底线公平、贵族体育项目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摘要:体育强国建设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乃至学校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其中体育产业发展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从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育产业发展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以及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路径等3部分进行论述。提出了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路径如下:加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明确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新目标,夯实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深化体育产业领域机制体制改革,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协调推进;完善体育产业政策,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和监管。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同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重要中间环节。社区体育,则是作为全民健身计划实践的载体,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能使二者有机结合并共同发展,将能推进学校与社区双方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提高双方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质量,共筑一座互动、互利、联动共享的通向终身体育的桥梁,构建一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法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检索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法制的概况进行了回顾。从学校体育的立法规定、立法背景、立法技术和程序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法制的状况、缺陷、影响因素和法规的历史价值,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法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