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静从2011年8月入主央视一套《看见》周末版人物专栏,就以一名记者型主持人的身份发问"记者如何看见?",深入事实真相、呈现事实真相,期间她的采访风格有哪些变化?本文将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探讨柴静的采访风格在访谈场中的形成,及柴静的采访是如何实现与公共议题对接的,并结合节目的个案,总结柴静采访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22日,我的同事,<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博客中发文,号召全国各地的网友拿起相机,拍摄自己身边政府的豪华楼堂馆所,然后将照片或线索贴到她的博客上,在文章的最后,柴静说了这么一句响亮的话:你是公民,也是记者!  相似文献   

3.
亦杰 《今传媒》2006,(8):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者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对“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作了专门介绍。书中说,这个栏目对记者有特别要求:第一,质疑的精神;第二,平衡的意识;第三,平等的视角;第四,平静的心态。据我观察,“新闻调查”的记者们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方面是值得…  相似文献   

4.
年初,央视知名记者柴静讲述十年记者历程的随笔集《看见》受到市场热捧,100多万册的销售量被称作出版界的“泰囧奇迹”。因为新书热卖,她的采访风格、采访方式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凤凰卫视知名记者闾丘露薇发表长篇微博《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对柴静的采访理念提出质疑。闾丘露薇所提倡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置身事外”式的采访,抑或柴静践行的“全情投入”式的采访,实际上反映了不同职业环境中记者的自我认知和身份定位差异,也凸显了新闻改革背景下新闻价值观念、新闻操作理念的多元化与相互碰撞。  相似文献   

5.
央视“新闻调查”节目主持人柴静是个大忙人,我们只能从荧屏上常常看到她冷峻睿智的倩影。2月下旬,听说她来西安做一档有关教育方面的节目,我们抓住机会对她进行了专访。记者:“新闻调查”是央视收视率很高的强档栏目,选题往往发人深思。一般人很想知道你们每次选题确定的详细流程是怎样的,有哪些标准?柴静: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团队的结构吧。“新闻调查”现在工作人员将近40人,除制片人、副制片人这些行政事务人员外,有一个专门的策划组,这个策划组一般四五个人左右,他们要负责一些大的年度选题规划等特别节目,就像去年的医疗系列报道这类节目…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柴静     
受命去拍摄一个人气上升的主持人柴静,缘于圈内人士评价她:有想法,有感觉。 打通她的电话,她正在山西临汾家里。她挺意外,直问:“为什么你们杂志要拍我?我马上就回北京了,我现在定居在北京。”听得出她很高兴,“定居”两个字咬得很重。 在湖南长沙铁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上学时,柴静是热爱文学的女青年,看书、思考,学着谈恋爱。后来她写信给当时长沙知名电台主持人:“你也曾有梦,可否帮我成就梦想?”于是19岁毕业那年自做主张放弃分配,招聘至湖南文艺  相似文献   

7.
商西 《新闻天地》2011,(2):60-61
2010年岁末,诸多热词叠加,一个化名苏紫紫的人大女学生一夜蹿红。媒体蜂拥而至后,这个在百度百科中记载曾参与过2007年模特大赛的美少女,转身为自己贴上了一个“叛逆的艺术少女”的新标签。19岁的日记中,她在扉页写下“我要呈现一种生活,它叫苏紫紫”。日记之外,采访她的记者成了她的创作元素,“为了体现裸体艺术也能被大家正视”,她全身赤裸接受男记者采访的照片再度在网上疯传。与她的想象不同,记者采访中,没有人对裸模心怀偏见,大家宽容地期待这个少女尽快长大。  相似文献   

8.
前国家女排队长孙晋芳,对兴冲冲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你们谈,对任何记者我都是这个态度。”当记者转而请她谈谈“为何怕记者”时,她却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这篇文章登在3月26日的山东体育报上,  相似文献   

9.
传媒人辉煌的故事让我感受着前辈筚路蓝缕的艰辛.其中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柴静,在传媒战线上所表现出的创新、独特、果敢、忘我、真切的品质,以及独立、自由的思维方式,深深地启发着我.  相似文献   

10.
前国家女排队长孙晋芳,对兴冲冲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你们谈,对任何记者我都是这个态度。”当记者转而请她谈谈“为何怕记者”时,她却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这篇文章登在3月26日的山东体育报上,很值得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体育记者一读。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08,(1):61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柴静回答解放日报“解放周末”记者采访。 问:在你看来,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如果柴静不做电视.我想她会是一个不错的文字记者,因为她的新书《看见》里理念的表达几乎符合所有大学新闻系课堂上教授的写作技巧。比如.有故事、有细节、有直接引语等。柴静与《看见》最近也很火,媒体连篇累牍不说,居然还引发口水战。赞之者捧之如女神.贬之者似视之如蝼蚁。还有态度暧昧的中立者借此兜售个人观点。不过,正如鸡蛋好吃,但人们并不一定非要理会下蛋母鸡招致的每一个评价。因此.评价一本书的优劣。也不必理会七嘴八舌。读书首先需要“英雄不问出处”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说长道短     
说长道短有感于“不留情面”近日,新华社记者赵兰英专门让撰文感谢巴金老先生对她的批评与指正。她在《走近巴金》一文中用错了“喀嚓”一词。巴金看到后,就不留情面地向她指出来,“喀嚓”一词用得不好,当时骨折他并没有听到这个声响。巴金老先生的“不留情面”给记者...  相似文献   

14.
柴静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她在采访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结合央视专题节目《看见》中的案例,从尊重采访对象和注重情感交流这两个方面,分析柴静在《看见》节目中的采访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记者柴静在新书《看见》的序言第一句便写到:“十年前,当陈虻(编者注:著名媒体人生前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副主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  相似文献   

16.
石野 《中国记者》2012,(5):55-56
海军陆战队员出身的我,因为将特种兵的侦探技能与新闻记者探求真相的强烈意愿融贯于调查生涯中,也因为本人以暗访的独特采访方式,揭开了一个又一个黑幕,采写了大量有社会影响的揭黑报道,十多年前任《南方都市报》记者时,就被人称作“卧底记者”“打虎记者”.我也曾多次被同行和新闻学子追问:是什么促使你不顾生死多次深入暗访?你是如何从事卧底的?暗访时如何把握是与非、合法与非法的底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而叉能揭开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7.
17年前,范丽青作为一名大陆记者第一次兴奋地抵达台湾时。她没想到会引起全世界那么大的反响;7年前,当她作为首批新华社赴台驻点记者抵达台湾时,“狗仔队”般的追踪让她身心疲惫;而这一次,2007年11月14日,作为首位国台办女发言人.媒体的再度关注或许已让她信心满满了。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推出一组“母与女的故事”,其中有一对是在人民日报社当记者的母亲和我这个人民出版社做编辑的女儿.《新闻爱好者》杂志的同行赁着职业和敏感立即来信约我写写母女两代对新闻事业的“贡献与情结”.说到贡献,让我颇为惶恐,因为我的工作年限虽不短,但作为职业编辑的资历却不算太长,实在没什么业绩好写,至于母亲,确是无愧于新中国的新闻事业,作为在人民日报工作40多年的高级记者,她在199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而有关她的文章,她自己和别人都已写过不少,似乎也用不着我来写.  相似文献   

19.
用现在的标准,华莱士很不专业南方周末:你在微博上贴出《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哪些问题让你非说不可?闾丘露薇:我看到很多关于柴静怎么做新闻记者、怎么采访的谈论,看到有那么多人认同这样的新闻操作理念,尤其认同的人很多是同行,还有更多是教新闻的,这让我觉得着急。《看见》这个栏目,官网上写的是一个专题栏目,柴静在官网上注明的身份是主持人。栏目关注人,我觉得没  相似文献   

20.
好新闻作品有什么标准?央视《新闻调查》中著名的大眼睛记者柴静说:“好的新闻是有人情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