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关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上,“四人帮”有一个颇为“著名”的论点,就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不要有物质基础。用他们十分欣赏的一篇黑文中的话说,就是“限制和消灭,是两个概念,我们所讲的以物质基础为条件的,是指资产阶级法权的最后消亡,而不是指对它的限制。”为了论证这个“帮”观点,他们还提出一个理由,振振有词地说什么:“在战争年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自我中心(ego—Centric)”的概念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涵意是: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周围世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注:“自我中心”不同于自私自利。比如一个孩子可能把她最喜爱的布娃娃送给她所崇敬的解放军叔叔,因为她以为别人也一定都象她一样喜欢这个布娃娃)。皮亚杰的许多实验证明儿童的认识具有很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认为个体认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打破“自我中心”的过程。许多学者也都提出,不但个体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所以,马克思主义千言万语,说到底,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一百多年来,资产阶级学者反对马克思主义,主要反对的是这个原则。近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首先攻击的也是这个原则,这就不足为奇了。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灭亡,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这是个不该诞生的制度。相反,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是在新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使劳动者在形式  相似文献   

4.
社会制度“趋同论”是一种国际性思想学术思潮,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试图用社会制度“趋同论”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国内有些人将这种理论舶来,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宣扬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趋同论”,其实质就是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是指用一个或几个与论点或论证过程有某些相似点的另一类事物作比方,阐明论点的意义,或使论证过程形象化的一种说理方法。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说理,能使语言曲折多变、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加强论证。毛泽东在《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把资产阶级向我们党的进攻的手段比作“糖衣裹着的炮弹”。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捧场声中,激烈的阶级斗争仍在进行着的新特点。文中在论述“巩固胜利”的长期性时,也打了两个比方,“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这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这一道理。  相似文献   

6.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学习中一个重点概念,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同学由于对“溶解度”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面对有关问题时总是“望而却步”。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溶解度”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  相似文献   

7.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一九八)“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所宣传的一种反动理论。最初提出这种“理论”的是资产阶级的学者杜尔阁。以后马尔萨斯及其他许多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者,都利用这种“理论”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8.
历史主义是历史学无法回避的一个概念,也是学术界最有争议的一个概念。必须历史地看待历史主义,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历史主义。文章在分析历史主义的起源、流变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主义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阐明了历史主义是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和研究历史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安全研究中,学者们经常会为如何理解和定义某个概念争论不休。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一些比较生疏的边缘概念上,而且也发生在众多经常要用到的基本概念甚至核心概念上,例如“安全”这个概念。在这种争论中,甚至在各不理睬的自顾自的陈述中,人们对许多概念下的许多定义其实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要使“国家安全学”真正成为科学,一个最起码的前提就是要对这一学科中涉及的概念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按照逻辑方法的要求给每一个概念以准确而无歧义的严格定义。这个任务需要经过我们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来逐渐完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①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对于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社会经济形态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的机体马克思不是抽象地一般地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而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作为《资本论》研究的主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考察,同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从作为资产阶级科学的古典学派,到当代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总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形式。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这种非历史主义的唯心史观,强调指出,他既不用玫瑰色来描绘资本家,也不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看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历史主义等西方当代文论为参照,讨论了文学史写作中的种种方法和理论问题。通过梳理当代理论对“文学”、“历史”和“文学史”等概念内涵的辨析,本文试图论证,任何文学史写作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一种想象性的话语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高一语文教参在分析《关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的写作特点时,认为该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并进一步解释说:“比喻论证属于类比论证中的一种,……”这就是说,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这两个概念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我认为这种认识殊为不当。试作区别如下: 1.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的最大特点就是“比喻”二字。宋代学者朱熹是这样来给比喻下定义的:“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我们今天对比喻的通俗理解就是打比方。比喻论证方法就是在议论性文章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段,即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事理,表明观点,是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说理中的具体运用。它能够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道理简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文艺界为探索散文的发展与创新道路,发表了许多意见。其中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在散文的改革与起飞必须从破除“杨朔模式”入手,因为这个模式的本质是“假”的,“是一个水中的月亮”,“是一个叫人忘记自我,而为空头政治服务的假模式。”这种意见值得商榷。我认为,杨朔的散文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标准来加以审视与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袁甲 《文学教育(上)》2008,(13):100-101
“新历史主义”一称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80年代初比较明确地提出来的,它也是一个颇具争论性的概念,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就曾认为“无法定论”恰恰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尽管如此,新历史主义思潮经过从掀起至今的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人们已大体形成了对其基本内涵的一致看法。比如:“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单线历史的复线化和大写历史的小写化”,“客观历史的主体化和必然历史的偶然化”,“历史和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等等。  相似文献   

15.
肖川 《青年教师》2007,(4):41-41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尽数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  相似文献   

16.
科学素养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中心概念.从科学素养这个名词出现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和组织对其进行界定,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不同学者或组织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划分为“内容-行为”、“类型”和“类型-水平”三种取向,并对这三种取向的界定进行梳理与分析,希望为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肖川 《江苏教育》2007,(11):23-23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尽数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  相似文献   

18.
最近,对于“母爱”和“爱的教育”问题,不少同志写了文章,开展了争论。读了这些文章,受益不浅。但也有些不同意见,写在下面,请同志们指教。“母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概念有的同志提出,资产阶级教育家或有严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人所提倡的“母爱”是指抽象的爱、超阶级的爱,这个概念,是一种超阶级的概念;对于这种“母爱”,应当批判。另一些同志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母爱决不是一种‘超阶级的概念’”。(参考《人民教育》1963年12期第21页) 我认为:抽象的、一般的提“母爱”,没有具体规定“母爱”的阶级性,显然指的是抽象的爱、超阶级的爱;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潜在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本文仅就“潜在课程”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做些初步探讨。 本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首先提出“隐蔽课程”这个概念。从此,学校课程便有了明显课程与“隐蔽课程”之分。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对此进行研究和论证。与此同时,“内隐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规课程”等与“隐蔽课程”相类似的术语便应运而生。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仅有几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对“潜在课程”这个概念尚无公认的定义,但对非学术性的“潜在课程”与学术性的正式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整体却是学者们一致公认的。综合学者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阐释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