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同于一般事务性的服务体系,必须具有管理、教育、服务和研究四个功能。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应该在以市场为导向、确立“营销”理念的指导之下,大力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和拓宽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就业跟踪调查网络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要规范市场行为;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韭形势较为严峻,为改善目前就业困境,应采取以下举措:一是要完善社会体育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二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三是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倡导自主创业,鼓励灵活就业;四是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与社会工作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4.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质量管理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几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经济转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供需矛盾,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连续扩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应市场要求,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及落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就业难“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看不见的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硬骨头,要想啃掉这块硬骨头离不开政府的作为。政府要用“看不见的手”,取消阻碍就业结构转型和就业容量扩大的制度和政策,采取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却相对减少,致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急需相应的缓解措施: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用人观;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质量管理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几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经济转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供需矛盾,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连续扩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应市场要求,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及落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2010年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为41万人左右,2011年达到了64万人,2012年达到70余万人,就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河南省非正规就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新增的就业岗位大部分是非正规就业岗位;学生趋向主动非正规就业;多元化就业观普及,非正规就业地位将缓慢提升等。但河南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也存在着就业行业分布不合理、就业层次较低、就业流动性强、非正规就业专业与职业相关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政府层面上,一要着力于非正规就业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改革;二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渠道;三要逐渐完善就业培训体系,为我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提供技术支持;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提供安全保障;五要宏观把握非正规就业发展方向。高校层面上,一要明确我省高校定位,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二要高校应该成为非正规就业实践的指导者;三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将创业作为非正规就业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层面上,一要转变就业观念,正视非正规就业,树立正确择业观。二要加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职业素质培养及优化,并引导其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1.
在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也出现了期望与实际相矛盾、岗位与专业不匹配以及某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尝试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高校也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并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通过这些方式活跃就业市场,解决新常态下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要缓解大学就业压力,高校就应做到:合理设置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和辅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以及统计性歧视这三方面对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切入研究,国家应大力发展现代化经济,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女大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指导滞后及大学生个人因素等问题。要解决这些就业问题高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整专业和课程内容,深化就业准备教育并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大学生也要改变就业观念,抓住机遇,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高校、大学生都有不同的责任,高校也应该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延伸、拓展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加强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打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等多种途径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6.
以2014年安徽省某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为样本,进行本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调查、专业能力调查、对电商专业社团管理的评价、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四个方面。结果显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基本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学生对学院的社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反应较为正面;对学校提供的电子商务类企业较为满意。但仍然存在专业不对口,专业社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拓展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渠道;继续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继续完善电商专业社团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此,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财政投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机制,构建立体的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就业体制体系和监督体系,高校要形成良好的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转变,大学生面临就业紧张的严峻问题:高校教学内容及体系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支持;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促进社会稳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着手:经济新常态下的首要任务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导致部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表现为专业结构滞后于市场发展、素质结构与用人单位要求不匹配、就业思想观念不切实际。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学校要主动顺应市场变化,建立通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双向联系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锻炼;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引导毕业生流向农村、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和生产第一线;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非正规就业等多种途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