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协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科大学全力推进协同创新,可以为科技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北京交通大学通过跨专业协同、校企协同、本研协同、师生协同、文理协同等方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对胡锦涛总书记"协同创新"理念的生动阐释。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软件人才培养偏重于学生实用型技能的培养,缺少面向大系统的架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为解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软件研发人才,特别是高端软件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提出并实践了高端软件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20,(2):111-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和企业用人标准的提高,会计人才的供求矛盾日趋突出。会计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校企协同培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供求矛盾。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中存在着协同培养主体单一、协同方协同不够以及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协同培养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对此,应通过多主体协同培养、加强协同各方协同培养力度、发挥政府在协同培养中的指导作用等措施,使协同各方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供求一致。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从大学生涯规划这个手段和平台出发,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入手,具体论述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全社会协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模式,阐述了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绿色技能人才的支撑,校企合作是提升绿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协同理论和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具有内在契合性,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发现:企业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的慢弛豫参量;基于教学过程的自组织演化是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发挥校企协同效应可以提高绿色技能人才质量。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应该通过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协同、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协同、课程体系和职业标准协同、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协同,协同培养绿色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曾红 《时代教育》2013,(5):170-17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各个教育阶段形成合力、协同培养。本文立足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层面,阐述了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机遇。充分发挥政、学、研、企各方优势,整合资源,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一主体或者多主体协同的选拔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依然面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各项政策目标或者政策主体的协同问题、选拔培养机制衔接问题等制约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统筹不同办学主体、学段、政策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校地协同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性、高端性和协同性的特点,是地方优化人才结构、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发现与留用优秀人才的内生动力。政府主导、校企主体,多元参与、协同一致,标准高端,要素控制分别是其组织、运行和质量控制机理。购买服务、定向培养,共建实体、合作培养,政策引导、集团培养是常见实施模式。为确保实效,政府、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外贸人才订单培养,重视企业利益,寻找合作"共赢"点是核心;弹性实施,克服订单培养"刚性要求"与人才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关键;学生职业品质教育是必要辅助。只有以利益为驱动力,创新管理,才能有效激发企业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拓展订单培养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1.
12.
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分析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向、进程和政策方面的现状,最后探讨了金融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陈雪  赵胜男 《海外英语》2022,(3):187-188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飞跃式的发展,对于商务外语人才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各个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以企业的需求导向为依据来制定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切实严格地保证了培养的商务英语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各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实践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标准改变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探究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新理念与新方法。通过明晰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困境,对学校与企业优势与角色进行深刻解析,探究融合式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创新和平台搭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对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构建了基于综合能力提升的"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这一协同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协同培养的文化系统、协同培养的过程系统、协同培养质量评价系统四个模块紧密合作的"循环上升体系"。该体系通过协同培养的文化系统和过程系统的互动,实现"政产学研"多元化目标,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2011计划"的实施给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背景,构建了本科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型和创新创业型三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三个协同"、"三个联合"和"三个联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发展高度、人才战略定位、学科特色和行业需求出发,适时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以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并重,与本行业代表性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训基地,针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提升就业岗位适应能力,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20.
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丈章从高职教育办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知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双线并行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构建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