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对历史规律的宿命论式的顺从或浪漫的理想化,而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应有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仅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三观是否正确树立,也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甚至是关系到社会的长足进步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前提和方向保证,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指引和道路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包含三方面的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自信,对美好共产主义理想的真诚信仰。只有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才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进程中防腐蚀、创特色、见实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实地调查并分析了大花苗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及原因,探索在国家治理视阈下,以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等为内容的大花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这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国际环境与我国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让高校学生党员在多元信仰并存、交锋、碰撞的信仰供给场域中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促进学生党员"灌浆"灌得饱满,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然而,当前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制约和影响了信仰培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经沧桑,但最终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到达了真理的彼岸。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和制度,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在今天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环境下,必须受到每个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视。而只有深入了解和明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真懂、真信和坚信我们现在所树立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加强国内《资本论》研究的学术交流,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将于2014年10月中旬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和重庆工商大学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一、会议主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深入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课程。该课程旨在全面准确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因课程对全体专业学生适用,在对各院(专业)学生开展教学的同时,应与时俱进,针对"00"后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以"重评历史"为切入点否定革命,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历史上已有定论的人物及其历史功绩,继而企图达到否定历史的目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对我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其迷惑性、渗透性、隐蔽性的传播方式借助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冲击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消解着大学生的"中国精神",动摇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为此,高校需开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批判、加强对网络及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等有效对策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校园正在迅速地被网络化,网络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冲击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主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在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高校思政课中占据着基础性的位置,在高校思政课贯彻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立足于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面向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和人类发展之大势,勇于迎对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思潮的挑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个值得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应对外来消极价值观影响的需要。纵观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承认还存在着高校主阵地、主课堂地位未充分显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该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全社会积极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促进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那么作为占大学生半壁江山的高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教育状况如何呢?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职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的认知较为深刻,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整体状况良好,大多数高职大学生理想呈功利性特点,少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实现理想条件的认知存在一定问题,高职大学生对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反映尚可,高职大学生最喜欢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是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真理。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是原汁原味地品读、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质量的需要;是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需要;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是改变目前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现状的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6.
理论自觉自信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理论素养。当代大学生的理论自觉自信首先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自信。"概论"课教学是促进当代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7.
搭建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响应大学生党员需求的马克思主义载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重要一环。依托大学生党支部成立的"信仰·马列经典原著学习小组"以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鲜明的时代性、知行互动的学习形式等特点,在保证大学生党员政治方向性、培养大学生党员学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发挥党员榜样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作为理论与实践双向沟通的桥梁有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主流是科学健康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信仰不成熟的一面。导致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出现既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高校教育的原因。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必须大力倡导社会的主流信仰,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代强调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索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的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旺,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前途。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大学生中的“边缘化”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在信仰和信念上出现的偏差,对社会主义民主认识的偏狭,在多元化中民族化意识的弱化以及在道德认知和社会行为上出现的偏离现象都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并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