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面对现化工业文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贾平凹先生进行了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人与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人与自我和谐的生态精神观、人与天地和谐的生态文化观,表现其顺应自然规律、和谐人际关系、尊崇道德伦理、追求精神自由、张扬生命意识、寻找精神栖居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是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主题。电影《寻找刘三姐》全面展示了广西自然生态的魅力,并描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及生存关系,关注了人自身的内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也表达了人对生命自由与爱情自由的追求和对怀乡的思想。这些丰富的生态表达对于当今生态文明的建构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由与生态紧密相关,其本质在于整体性、关系的和谐性。马克思的自由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认为自由主体自身及其与周围环境应该和谐、统一;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应该遵循美的规律;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的自由;自由王国是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两种和解等观点。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对于当代人以整体性思维理解自由、自然、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是为其成长创造适应的环境和条件。既能发掘和激活生命基因的活性功能,又能培育和增值生命基因的教育,才能优化和提升生命质量,奠基生命的终身幸福,而这样的教育应当是着眼并适宜生命和谐发展的生态教育。从反思、批判偏离了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出发,从有助于生命发展的学校教育内部系统和谐及其与外部环境有机沟通着力:营造适宜生命成长的优良环境,培育生态课程文化、构筑德育生态系统……三年探索,成都玉林附小初步构造了和谐的学校教育生态。附小的探索表明:促进生命自由、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路线的确立和行进,关键在于培育适合生命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这或许正是现代学校教育着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龚丽娟 《梧州学院学报》2011,21(3):42-46,104
民族艺术的生态美育功能彰显了它自由和谐的生态美育目标,及其系统实现的生态规程,将生态审美人与艺术化绿色世界统合一体的本质作为基础,将自由化生态审美人与和谐状生态系统耦合对生的机制作为过程,并将生态系统自由和谐的超循环整生作为最高理想,最终生成自由和谐的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超循环整生。  相似文献   

6.
关注理由 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是为其成长创造适应的环境和条件。 既能发掘和激活生命基因的活性功能,又能培育和增值生命基因的教育,才能优化和提升生命质量,奠基生命的终身幸福,而这样的教育应当是着眼并适宜生命和谐发展的生态教育。 从反思、批判偏离了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出发.从有助于生命发展的学校教育内部系统和谐及其与外部环境有机沟通着力:营造适宜生命成长的优良环境,培育生态课程文化、构筑德育生态系统……三年探索。成都玉林附小初步构造了和谐的学校教育生态。 附小的探索表明:促进生命自由、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路线的确立和行进,关键在于培育适合生命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这或许正是现代学校教育着力的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黄孝峰 《考试周刊》2009,(10):220-223
生态的本质是生命及其多样性,是整体性、开放性和共生性。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来思考和分析科学课堂,则科学课堂应该包含开放的、多样性的目的,是平等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科学课堂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可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即:建立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平等的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开放的活动情景,创建生态化学习过程;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和根本价值诉求。生态权益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生态权益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影响人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权益,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只有切实维护好人的生态权益,才能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和可靠保障。当代中国,只有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才能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生命自由过程中,"小悦悦事件"中路人选择"旁观"等冷漠形象,唤起这个时代对于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和谐的强烈诉求。二者和谐的逻辑起点是主体性、客体性和统一性。首先,主体性体现于通过人自身的活动倾向来塑造世界、自由境界的拓展和道德价值意义的阐发、主体性开展离不开价值引领性发挥作用。其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的客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被统治阶级意志客体、关系客体、利益客体、结果客体所制约。再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命自由是道德价值的灵魂、道德价值是生命自由的保障、生命自由必须与道德价值联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一、生态课堂追求的风景——自然和谐 生态课堂必须是生活化的课堂。在生态课堂中,需要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要营造一种“生活态”,即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生态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从而使每个幼儿都处在一种“亲临在场”的主动状态之中,学习便成了有生命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人的意识,改变旧有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对改变人类以物质生存为中心的生存方式,提升人生精神境界,进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生态美育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生存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在:使人由单一和谐走向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由暂时的、一过性的快感享受走向持续的、长久的美感体验,由注重单一结果走向生命过程美的追求。广泛开展生态美育,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诗意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以《萤窗异草》为例,探讨对"情"和"痴"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人生和本真状态的追求。《萤窗异草》在"情"这方面既肯定和赞美情爱领域内的情,主张"凡人有情";又将情扩大到人的欲求领域,认为"情"是欲望的根源,只有突破情关,才能获得自由状态,主张"圣人无情"。在"痴"的方面有三个层面,一般意义上的傻、智障;出自肺腑的天真和善良;绝无所欲,绝无所求,是纯天然没有经过世俗污染的一块心灵净土。  相似文献   

13.
身处现代化、城市化背景,严风华却在乡野情结的驱使下以栖居山野的行为文本与散文创作的文学文本进行双构,在山地风情的体验中呈现人与山的和谐,在深山中顿悟生活之道、人生之思,在跨文体的探索中将散文、小说、戏剧、诗的元素熔为一炉,从而建构起一扇拥有心灵自由、自我的“心灵之窗”,《一座山,两个人》便是他寻找与建构“心灵之窗”的一次努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人水和谐思想,从人民生存、国家命运和党的生命的高度强调了人水和谐的重要性。他认为敬水与治水是人水和谐的两个方面;从人水相争到人水和谐是人水关系的两个阶段;水文化与水实践协调发展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根本路径。毛泽东人水和谐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天解决空前的水危机,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从学生生命的本奥存在这一视域出发.建构课堂审美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美,以和谐的感性形式肯定和确证人的自由精神从而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美即自由和谐。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返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了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相似文献   

16.
《庄子》和《瓦尔登湖》是庄子和梭罗的代表作品。二者在人生观看法上有着内在一致性。他们都反对人为物欲,追求精神独立;都要求回归自然本真,崇尚天人合一;他们都追求精神的自由。庄子和梭罗对人类存在表示极大的关注,他们的思想是他们对生存价值和幸福权利的思考与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观念和对和谐社会的憧憬,尤其是儒道两家思想中有着大量关于“和谐”的探索和追求,先秦儒家孔子的“中庸”思想,孟子的“人和”理念,汉儒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念;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稷下道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庄周追求天和、人和、心和的自由精神等,成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学的“中和”特性既体现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本真状态,更是艺术和审美的最高境界;既含有哲学意义的生命本体论特征,又汇聚着审美智慧,呈现着深生态意蕴。由“中和”到“致中和”而归位的审美状态是由生态、生命指向艺术与美的辩证生成过程及境界。它能够以人与自然的生态感应与审美体验而铸就审美主体的心灵世界,在体悟美与艺术及生态之意味的活泼的生命韵律中,使人以一种圆融无碍的自由精神畅游于宇宙万物之中。  相似文献   

19.
以个体本位为文化基因的"自由"概念来自西方,却与殷海光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个性暗合,因而成就了他最近乎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观."志道之士"的历史使命又决定了殷海光个体本位自由观"分裂"与"两难"的本土命运."自由思想者"与"志道之士"两难取舍的背后,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生存之道的冲突与较量.殷海光以生命为代价向世人昭示的,与其说是西方自由理念,不如说是对西方文化的质疑,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无论在界定人与自然还是人与社会,乃至对外关系层面,“和合”文化都规导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至今仍对我国的内政外交及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