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民增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的解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近年来,相对于城市收入来说,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九亿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党和政府近年来的中心工作之一。本文仅就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及改善的途径作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产权制度下,地方政府通过农地的征用和出让获取了巨额的土地制度性租金,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土地市场模型,解释了土地制度性租金的来源与构成,分析了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变迁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制度性寻租活动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地方土地寻租的产权制度根源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地征用中的地方政府寻租问题,应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权制度改革,并建立农地有偿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悄然展开。襄阳地区农地流转呈现以下特点:城市郊区农地流转快于农村土地流转;现时的农地流转比过去的流转规范。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农地流转的面积不大,速度不快;农地流转的程序不规范;存在村委会截留土地流转费的现象。要解决农地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大力扶持乡镇企业,鼓励创办经济实体;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普及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常识,提高土地流转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征地权滥用导致的征地失控、农民权益受损,是目前我国征地实践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因此,加快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规范征地行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民事执行作为民事诉讼最后一道程序,是维护申请人利益最为有力的保障。但是,农地集体所有,流转的受让方必须有农业经营能力,这又阻碍了案件执行。故此,以农地经营权市场化的方案来解决该类问题又成为了必要。  相似文献   

6.
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村普遍出现了“分有余而统不足”与近来“农村空心化”局面,如何再次激发农村活力与实现农业永续发展问题突显;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和激发农村活力等的战略选择。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从家庭承包经营衍生出来,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土地成片流转难、融资渠道较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不足、农业产业服务滞后和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在系统总结并借鉴已有的典型模式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机制,其中,加速农地流转以解决“农地流转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以解决“融资难”、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以解决“营销难”三个核心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律、社会、生态等因素均能导致农地流转纠纷的产生;农地流转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地有序、稳妥流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仍有亟待完善之处.农地流转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原则、功能与外部环境优化,能将农地流转纠纷纳入法治轨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引发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农地制度创新的探索,而农业士地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解决农村许多问题的前提。笔者在总结评述各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此问题的陋见。  相似文献   

9.
产权理论有关产权性质的讨论有两点对于土地权利问题的认识是具有解释力的,即产权需要得到正式制度的界定和保障,反过来产权权能自发的拓展和转化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又会推进正式制度的不同层次的变化。成都土地制度改革在遵循产权规律的指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对于解决不同形态的围绕农村集体土地产生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小产权房"这一社会难题亦可在探索农地产权改革的可行途径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对稳妥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极大。稳妥推进农地流转,是构建新型土地生产关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近年来,我国农地流转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流转效果,一些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并由于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低,农地流转的可操作性差,风险较大。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完善流转配套政策和制度,有利于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措施,规范管理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1.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还需要不断创新变革的政府管理体制与之相配套。同样,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有一个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的基层政府为保障。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以县乡为主体的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是农村公共财政建立和完善的前提。纵观我国基层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也进行了适应性改革。但与其他层次政府改革比较而言,基层政府政革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彻底性,从而制约了农村发展,影响了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因此,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应从财政与宪政的关系上寻求推进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需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城乡土地市场的统一、征地制度的完善和征地补偿的公平。但是目前我国在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和征地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土地市场的改革应采取以下措施:对于土地流转,应规范土地流转的手续、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平台、改革户籍制度等;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应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完善城乡市场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对于征地制度,应严格界定政府征地的范围、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公平公正和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当前的土地经营流转。分析历次土地制度的产权关系,可以发现只有土地产权明晰,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土地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和行业效率,也关系到中国农村的政治稳定。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使所有权在国家、集体和农户之间发生分割,同时,政治权力结构又使乡村干部成为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这样,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不完整,进而导致农民利益的大量流失。因此,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除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之外,尝试建立“国家失地农民账户”和“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或许是比较好的配套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农业发展战略要求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当前最紧迫的是如何适应这一农村发展的客观形势,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它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基本条件;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人民公社解体,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农村改革引起的社会大变动,深刻地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尽管家庭承包责任制也有其自身局限性,但仍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必须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着缺少法律保障、覆盖范围太小、对土地的依存变大及农保资金筹集困难、保值增值渠道较窄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加快立法建设、合理规划养老资金的筹集与运作以及管理体制、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问题是“三农”核心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改革仍不彻底。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及内在矛盾导致农村广泛而持久的土地之争,必须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从“两权分离”到“五权合一”。在农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保、财税、行政及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农村税费改革转型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制度创新来解决。农村综合性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是: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健全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健全农民减负增收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的调查,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土地处置方式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现在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农村土地难以流转从而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和转移,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阻碍了现代农业制度的建立。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