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教材注:“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显然,这条注释的译文和释词不一致。如果承认“何施”是前置宾语,那么“为”一定是谓语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报”,而不是疑问语气词,“何施之为”应译为:(我们要)报什么恩呢?这种句式文言文中很多,如“宋何罪之有”、“何功之有哉”等。如果承认“为”是疑问语气词,那么“施”一定是动  相似文献   

2.
“何施之为”注释究竟何意新疆/乔正明《之战》里有这么一个注释:[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这个注释对“何施之为”的说法实在令人不可理解。“为,表示疑问语气”,这是说,...  相似文献   

3.
《左传·崤之战》中有这么一句:“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有的高中课本注云:“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  相似文献   

4.
《论积贮疏》“思考和练习一”要求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人教社教学参考书答案为:①国胡以相恤。②国胡以馈之。③何招而不至?三句都属宾语前置句。但第①,②句均没有否定词,表示不出否定语气,而疑问代词“胡”只起帮助发出疑问的作用。第三句中虽有否定词“不”,但不是用来否定动词“招”的,疑问助词“何”只帮助发出疑问。故三个句子都不是表示否定语气  相似文献   

5.
“何芋是甘”语出周容的《芋老人传》。课文注曰:喜欢吃什么芋。这是动宾倒装的句法,表示强调。显然,注释者把句中的“是”当作表示宾语前置的助词来理解的。我认为不妥。首先,它不符合古汉语中如“唯命是听”“唯余马首是瞻”等。“唯……是……”的固定动宾倒装句式,也不符合“何陋之有”“何罪之有”等“何……之……”的习惯用法。其次,把“何芋是甘”看作宾语前置加以注释,则与文意也相违背。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里贾谊的《论积贮疏》“思考和练习”一要求“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配套的人教社《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答案是:①国胡以相恤?③国胡以馈之?③何招而不至?愚以为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献疑如下:一这三个宾语前置句不表示不定语气?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 不(未) 动词”这种结构的句子是大量存在的.高中课本就有:《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庖丁解牛》中的“技经肯綮之未尝”,《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等等。这种结构的句子是怎么处理的呢?高中语文课本对前二句是这样表述的:助词“之”用在前置宾语和  相似文献   

8.
《论积贮疏》是篇自读课文,课后共设计了三道练习题,但《教学参考书》所定答案均有错误。第一题“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教参》所给答案是:1.国胡以相恤?2.国胡以馈之?3.何招而不至?这三句虽都是宾语前置句,但都不是否定语气,而是疑问语气(反问句),所以定此三句为答案不妥。符合题意的应是文中另外三句:未之尝闻;莫之或止;莫之振救。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考试说明》提出文言句式要作隐性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备考应着重把握三点:1.掌握文言句式的基本标志和规律;2.培养依据具体语境进行推断的能力;3.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一、变序句(一)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应将前置的宾语移到相应的动词或介词后1.疑问句、否定句中宾语往往前置。例1何由知吾可也?疑问代词“何”作介词“由”的宾语被提前。所以翻译时应放在“由”的后面。译: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例2古之人不余欺也。代词“余”本作“欺”的宾语,在否定句中置于“欺”之前,翻译时需放在后面。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2.用助词“…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师说》一课后,有这么一道练习:“‘之’在古汉语中作为结构助词……但它还有两种特殊的用法:一种是用在主谓关系中,表示这里的主谓结构并不构成独立的句子,而只是句中的一个词组或分句;(这种用法通称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以下简称“取独”,——作者)另一种是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表示动词和宾语的倒置。这两种情况下,‘之’仍是结构助词,但不能译为‘的’……”这两种特殊用法的“之”是不是如上所说“不能译为‘的’”呢?我看大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其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教材《论积贮疏》课后练习题一:“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教参》的答案是:“1.国胡以相恤?2.国胡以馈之?3.何招而不至?”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理由如下:一、语气不合题意。以上三例不属于陈述句中的否定句,是疑问句中的反问句。在教科书中,以上三句句末均用问号。因此,把它们作为“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显然是错误的。二、举例不够典型。“宾语前置”是古汉语变式句常见句型之一。按照古今语法的一般句式,宾语总是放在谓语的后面,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谓语的前面,这就是宾语前置…  相似文献   

14.
《论积贮疏》一文后的思考和练习题及其答案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思考和练习题这样设计的: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人教社编的《教学参考书》(第295页)所绐的答案是:1.国胡以相恤? 2.国胡以馈之? 3.何招而不至?我以为,答案值得商榷。三个答案都是宾语前置句,这无可置疑;但未必都“表示否定语气”。  相似文献   

15.
“是”在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它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却并不相同。专家们各执其说,初学者常常混误。本文探讨了关于宾语前置句中“是”的三个问题:不同“是”作不同的归类;“先君之好是继”中的“是”作助词理解更妥当;如何区别两种不同用法的“是”。  相似文献   

16.
“何施之为”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殽之战一段文字中的一句话。殽之战这段文字,现大、中学教材有好几种本子都收了进去,但对“何施之为”一句的注释,大都不尽人意。有的本子只注大意,不作具体  相似文献   

17.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句,当今各种选本的注家一般都解释为"姜氏有什么满足",也就是将"何厌"分析为疑问句中被提前的代词宾语,句式为"(姜氏)何厌+之有".通过考察<左传>全书中"何…之…"诸多用例,我们认为,此句式中,被提前的宾语只是"厌",而"何"则是被作为副词"哪里"来使用的,并不是前置宾语的一部分.这个句子的语法结构程式应该是"(姜氏)何+厌之有",也就是说,"厌之有"才是宾语前置的动宾结构,可以翻译为"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三册《庖丁解牛》中“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 ,课本注释为 :“此句为谓语省略句 ,又是宾语前置句 ,应为‘未尝 (碰 )技经肯綮’。之 ,助词 ,起提宾作用。”把此句看作是用“之”提宾的宾语前置句显然是正确的 ,但若说它亦是谓语省略句 ,笔者认为值得商榷。要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弄清“未尝”在句中的确切含义。“未尝”在古汉语中可以作为一个表示否定的凝固形式而出现 ,可解释为“不曾”或“没有过”。如同一篇课文中的“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句及《战国策·魏策》中的“臣未尝闻也”句 ,其中的“未尝”就都是这种凝固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对一些古代汉语教材语法部分经常用的一些使句提出不同意见。如“吾妻之美我”的“美”并不是意动用法,而是用作一般动词;“何……之有”未必就是“有何……”之意,“何厌之有”不宜解作“有何厌”,“何”不是“厌”的定语,而是“有”的状语,庆解作“何有厌”;“君亡之不恤”并不是宾语前置式,“亡之不恤”应是主谓结构,由此还提出如何区分“之”字前的受事主语和宾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安<何>所……”是文言文中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从语法角度分析,当属句子谓语部分的浓缩倒装。在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中,“所”字结构作主语,“安”作谓语。等于说,“所……者(为)安。”如下例:信义安所见乎?(《苏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安所……”格式,与“沛公安在”一类宾语前置句式不同。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二)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