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国社会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政府不断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之有效之策,因此,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应社会需求相继在各地成立。由于社工机构发展时间短、速度快,发展经验严重不足,社工机构迎来大好发展契机的同时,也遇到现实困境。文章透过对Y③机构的分析,了解当前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遇到的问题与困境,从而为社会工作机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社工机构所具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文化价值观出发,审视其现阶段所存在的团队管理问题,试图更清晰地认识什么样的管理之于社工机构才是有效的,以此为社工机构团队的内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社会工作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面临着较大的困境.这说明我国社工高职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文章针对社工高职毕业生就业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社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是提升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职业能力与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我国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策略。然而,当前社工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培训资源分散等问题,文章重点以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基地为例,探讨该基地如何依托施教单位——广州市团校的培训研究优势,如何集聚政府、行业协会、学校、研究机构、社工机构等多方资源,如何有效形成"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基地运作模式,如何打造常态化、公益化、品牌化的社工继续教育培训,期冀为我国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提供相应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虽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社工需求量大与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流失率高等矛盾突出。主要反思社会工作中人才流失的问题,有利于对关于本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完善补充,为社会工作发展事业提供参考性的建议,从而加快对现有社工职业进行专业化改造,避免人才的流失。以广东省内三所最早开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广东社工专业在校学生对于社工的就业意愿主要因素有三个:宏观方面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中观方面的学校与家庭因素;微观方面的性别与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对一个行动研究过程的分析,探讨了“本土化“理论在中国社会背景下得以建立的前提、影响要素和可能的途径。笔者通过此次行动研究的过程,发展了一个“理性选择“图式,借以说明为了实现社工专业教育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者可以尝试按照能力建设优先、专业素质优先、社会需求优先的理性原则来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和准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专业与中国社会这三对关系,以迈向社工专业化、本土化、职业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淮安市社工驻校试点计划的实施,发现社工驻校面临社工机构自身的发展问题、应试教育与社会工作的冲突、管理多重化、项目资金分配不合理、社工岗位设置的困惑、评估机制的缺乏等困境与难题。认为可从政府加大经费支持、实行层级管理、做好学校社工的宣传、社工岗位内设与外置相结合、建立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社工驻校的问题与困境,推动学校社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珠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管理现状的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发现和整理出珠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队伍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其中志愿者的招募、志愿者培训、督导与评估等几个方面均显示珠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管理中存在严重缺失,这些问题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工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和限制了机构与志愿者个人的发展。加强和规范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管理工作,是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壮大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9.
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发展至今,主要以政府和民间两种方式运作,围绕个案、小组、社区三种工作方法展开,并出现了服务力量地区性失衡、学校与社工合力欠缺、服务效果缺乏评估等问题。该文在上述问题加以思考论证的基础上建议,要加强对贫困农村地区困境儿童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社区工作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优化对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从工作性质、入职门槛、薪资待遇、工作满意度等维度对广西某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及其职业发展现状开展问卷回访和分析评价。高达74%的毕业生选择了在广西区内就职,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去社工机构入职。区内外的社工机构的工资水平较其他相关行业均偏低。医院的社工毕业生对自身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社工机构的多数毕业生对自身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国家、政府和机构仍需大力加强对社工行业的资金投入、政策倾斜、人才激励。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珠三角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估现状,反思现有绩效评估存在的不足。认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应多角度解读其内涵,同时还应处理好三个层面关系。最后强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必须以促进机构发展、提升服务效果和提高社工个人职业水平为出发点,才能促进社会工作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探讨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转型期涌现出的大量问题为“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社工专业的人才教育问题一直是此专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发挥北京城市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长,为社会输送紧缺的优秀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是北京城市学院顺利升本后对社会工作专业提出的首要课题。本文尝试从社会需求特点、社会工作专业特性出发,结合本专业四年来从事社工专业专科教育的经验教训,指出培养社工专业本科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试图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环节入手,初步构建“应用型”、“复合型”社工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社会工作发展十分迅猛,其实务领域也随之扩展和分化.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它在福利机构的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其功能和作用如何体现是近年来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儿童福利机构的实证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和作用,探讨制约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和因素,为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机构的普遍开展提供参考性架构和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的实习机构资源匮乏,专业化程度低,既缺乏有实务经验的专业教师,又缺乏有专业背景的机构从业人员。可以利用社会工作发展较好地区的资源,引入社会工作培训及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探索学校、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培训及中介服务机构三方联动的新的社会工作机构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22,(1):82-90
近年来,社会工作以其专业性的契合,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得到广泛的实践。随着实践的深入,实际帮教工作存在多种问题,如帮扶对象真实需求难以发现与满足、与委托方存在冲突、帮教效果难以界定与评估等。这些问题是由于服务购买方的各类限制与消极影响、社工与社工机构自身专业性与资源的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而完善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加强社工专业技能培训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等优化路径与措施,或能为青少年司法社工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不成熟,导致社工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文章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首先需要政府继续提供政策支持,开发社工岗位,完善社工职业制度体系;其次需要学校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习实训环节;最后学生要树立社工价值观和职业责任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拓展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囿于教学体制和资源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影响了社工职业队伍的稳定性,更阻碍了社工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因此,探索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向,显得尤为重要。民办院校开办社工专业,更要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加强校地共建。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社会治理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旨在建构社会资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推动服务型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X社工中心通过义仓、义集的实践形式发展出以建构社区社会资本为核心的社会工作实践路径。于此同时,X社工中心生成了其特有的旨在建构社区社会资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策略:建构社区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实践策略与建构连接型社会资本的实践策略。其建构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践经验为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的理性透视--香港考察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理性透视,反思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本土化问题,结合香港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考察的实际,明确提出我国地方高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理念、学科定位和学科切入点问题;首次提出"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社区领袖"、"社工"专业教师的学科责任应当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生产力"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预防发展是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初衷和导向。基于深入访谈和机构服务记录的分析表明:上海已经建构司法导向以及基于犯罪三级预防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并在抑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助力学校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在具体实践中也面临三级预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双重壁垒(行政和技术)难以打破、一线社工评估能力较弱等诸多现实困境,进而影响学校社会工作预防和发展功能的发挥。未来上海应抓住未成年人和学校保护法律颁布实施的契机,以预防发展为导向,从个人和学校、基本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等维度出发,重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并以一般预防为重点,促进三级服务之间的内联和衔接,同时注重提升一线学校社工预防发展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