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盛唐名臣张说之子张均、张珀在安史之乱前,备受玄宗恩宠.甚至可能当上宰相.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均、张珀却做了安禄山的伪官.其原因就在于唐玄宗时显贵间的矛盾斗争十分激烈.矛盾的焦点是对皇太子继承人上的不同态度,张氏父子与杨国忠之间就是由此积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进行了新的探讨,论证其主旨在于歌“长恨”,憎恨唐玄宗纵情声色,荒淫误国,描写唐玄宗晚年孤苦伶仃的凄清生活,委婉地表达了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3.
《长生殿》传奇中所描写的作为李、杨爱情悲剧重要戏剧情境的“安禄山造反”不可完全等同于作为史实的“安史之乱”,前者对后者及其相关的史实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即剧本围绕“安禄山造反”,强化了唐玄宗的荒淫昏庸和安禄山与杨国忠的矛盾,强调了乱自上作和奸相逼反的造反成因,突出了结束以昏君奸相为核心的封建罪恶统治政权的客观结果,从而,在客观上显示出了“安禄山造反”一定的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每一篇成功的诗作,总有它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主题。《长恨歌》就是这样一篇成功的诗作,影响相当深远。《长恨歌》是白居易三十五岁时所做。"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已久,基本定型。诗以传说作为素材,所谓"感其事",当然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同情。而作者创作此诗的目的则又意图通过这一事件,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垂做历史教训。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因而使得诗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在唐传奇中,有三篇写唐玄宗的历史纪实小说:《长恨歌传》批判了唐玄宗好色纵欲、荒政致乱;《开元升平源》歌颂唐玄宗求贤心切、虚心纳谏;《东城老父传》揭示了唐玄宗喜好斗鸡,导致朝政荒废,国家衰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玄宗在位时早、中、晚期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6.
张欣以她细致浪漫的笔调描绘都市女性的命运,选取以爱情主题展现其生存的困惑及情感的渴望。由此形成了她小说的主要特点:一方面从现实主义作家的理性精神,揭示“爱情”主题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必然冲突,及爱情追求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以文学家的浪漫、女性的温情,内心永存对爱的挚念。甚至试图在作品中消弥矛盾,这使得她的作品基调温和,内涵常显轻浅  相似文献   

7.
卢凤 《铜仁学院学报》2005,7(3):31-31,47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在姚崇、宋璟等贤相的辅佐下,针对当时的弊政,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开元年间成为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的后期,盛唐局面走向衰落,唐玄宗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他有许多失误,如,任用奸相,朝政腐败;另一方面他只图自己的享乐,日益骄奢,奢华无度,不顾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8.
和卓一词为khwaja的音译,原意为“显贵”,后来泛指在中亚和新疆地区一些自称是穆罕默德后裔的伊斯兰教首领。清朝统一新疆后,和卓后裔们所造成的较大动乱主要有六次,即大小和卓之乱、张格尔和卓之乱、玉素甫和卓之乱、七和卓之乱、倭里汗和卓之乱与布素鲁克和卓之乱。和卓作乱一方面给南疆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就象唐朝诗人柳宗元的诗所云——“惊风乱飐芙蓉水”。通过提问,课堂上有了矛盾,就犹如一池流动的荚蓉水,充满了生气;没有矛盾,就宛如一潭死水,活不起来。一位来我国访问的美国教师说得好,教师的本领就在于课堂不乱的时候叫它乱,乱的时候叫它不乱。我想,这大概就是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本领吧。  相似文献   

10.
唐玄宗与杨贵妃传奇性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中国历史文人墨客以此为题创作,其中唐代的陈鸿用史学家的眼光写下了唐传奇《长恨歌传》。当代也有许多电影取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故事,感情基调基本上都体现了对唐玄宗后期荒淫乱政的批判,含有讽刺的喻义。本文将以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为中心从杨玉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三个方面与《长恨歌传》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作品与相关电影之间的关系、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及对电影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长恨歌传》与《长恨歌》并行于世,它们取材相同,都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二者在主题上又有明显的不同。白居易更侧重于对爱情悲剧上的描写,在关于爱情的方面描写较多,表达"爱情"主题;陈鸿兼及史官和文人双重身份,表达的是一种"政治爱情交织"的双主题。两部作品的主题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交织。这种差异和交织的原因在于陈鸿、白居易二人身份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也与写作目的和文体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2.
女鬼复仇类作品作在表现主题时处于一种矛盾与无奈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对现实中善人偏受恶报的普遍现象无比痛心和失望;另一方面,却又必须尽到教育百姓努力向善的目的。这样,其情节、结构的安排就显示出特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及宝瑶 《中学文科》2007,(8):106-106
《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里充满着矛盾.这一方面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更重要的是为人物性格、心理的展示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增强了主题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教育领域的矛盾日渐明显。问题在于,一方面积淀下来的许多教育、教学弊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素质教育迟迟不能推展,在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环境,也造成了教师思想的矛盾与困惑,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加之教师教学技能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性,教师无法适应,不堪重负。所以,教师心理的焦虑、困惑日渐增多,教师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矛盾,这些矛盾都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参议院的矛盾与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参议院的矛盾与对立李学智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参议院作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的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虽有共同开创民国基业的携手合作,亦不乏某种矛盾与对立。对这后一方面,本文拟择其荦荦大端,述论如下。一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参议院矛盾...  相似文献   

16.
法家学派之成因,自汉以降,学者多主《汉书》出于理官之说,本文从学理上指出其说之谬在于没有看到其社会和思想原因。本文认为其思想学理源自于晋地文化,其学派形成于当时社会背景和当时思潮之融合,这种融合的主题就是如何解决中国的乱而达到治。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个主题下先秦社会背景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文法运动等特点及对于法家形成之作用,分析了先秦思潮中儒、道、墨、名等诸家思想当时情势下对于法家思想整合之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信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不同在于它强调未来性、生成性、双边性.突出信任这一主题的道德教育包含放心托付、承诺兑现、责任承担、批评反思等基本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可以生成诚意与诚实、关心与自律、责任等最基本的道德,另一方面则可以生成荣誉和高尚等理想道德.  相似文献   

18.
情景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的批判:校本学习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发生在真实的情景之中"、"学习以个体的先前经验为前提"、"学习是一种合作交往的互动过程"是情景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假设.然而,当这些学习假设被直接引用到教学实践中时,常常被乱解和误用.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这些学习假设背后所隐含的具体文化适应性.本文对情景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假设"同学乃知识拥有者"、"学习者日常经验"和"学习的群体互动"进行了反思,明确指出学校与课堂学习的基本原则在于"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经验转化"和"教师角色的理性回归与重新确立".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的二十一个帝王中,唐玄宗李隆基是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二十七岁他从激烈的皇权争夺中击败政敌,夺取了政权,一反中宗、睿宗时代的乱政,精勤求治,成为开创开元盛世的关键人物。而后期,由于他的倒行逆施,结成了佞幸、外戚、藩镇勾结的腐朽官僚集团,加剧了社会矛盾,使唐帝尉在安史之乱中由极盛的顶峰跌落下来,从此一蹶不振,而他本人也在这次矛盾的激发中丧失了政权。从治乱而言,他是一个有贡献的封建帝王;从致乱而言,他是一个穷奢极欲的封建昏君;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他体现了封建帝王们难移的本性。不论治乱和致乱,李隆基都在封建社会矛盾的土壤上,收食到了自己播种的果实,因而成为唐史中引人瞩目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3,(Z1)
过华清官(其三)[杜牧]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官》写了唐玄宗、安禄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