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琳娜 《出版科学》2009,17(6):107-108
发达国家的大型科技出版集团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科技出版市场。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提升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不仅成为发达国家进一步巩吲其科技出版地位的战略举措,也是后发国家出版界尝试参与国际科技出版市场竞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数字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国内外出版集团纷纷调整运营策略,积极寻求融合发展之路.阿歇特出版集团是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和全球第三大大众图书出版商,致力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产品融合、市场和渠道融合、产业融合三大进路.在产品层面,阿歇特并不单纯强调内容的数字化,在通过新兴技术增强阅读体验的同时鼓励出版形式多样的产品.在市场和渠道层面,阿歇特全球化经营与融合式发行并存,不仅将经营风险分散到了诸多细分市场,还有效降低了发行成本.在产业层面,阿歇特主要通过资本运作,不断兼并与自身业务类似或互补的相关业务,以增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入世给我国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和未来国际出版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跨国出版企业集团对我国出版业形成的竞争压力,我国开始把组建大型出版集团作为出版业应对竞争的战略举措之一,通过组建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集团,提升我国出版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我国整个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全球出版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企业之间的比拼反映了出版企业的品牌竞争.我国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在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全球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智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全球出版集团国际化的传播环境,推动了大型出版集团品牌管理、内容生产、发行渠道、受众分析等生产流程的革新.我国出版企业要主动适应智能技术,在编、印、发等各个环节应用智能技术,从而实现全球出版物市场的宽覆盖,提升我国出版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出版强国建设中,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出版集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国际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研究,提炼出国际大型出版传媒集团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出版传媒集团研究提供了一个兼具量化指标和定性指标的评价体系,使研究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较强的信度,为我国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苓 《编辑之友》2007,(3):50-53
纵观国际出版产业,呈现出以大型国际出版集团和众多中小出版社同池兴波的态势,其产业结构的两极分化、两极共存的特征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7.
汪萍 《现代出版》2002,(4):43-44
新世纪初中国加入WTO,给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增强竞争力,使国内出版业能顺利应对国外出版势力的挑战,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繁荣发展,出版经营已逐步从单一型向集团型转化,这一整合过程造就了一些极有竞争力的出版集团。而在各出版社内部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改革实践也证明,靠单兵散将很难取胜。基于这样的认识,出版社更加重视以出版社为主体进行的各种大型的策划、组稿活动,以及以编辑室为主体进行的系列书、丛套书的策划、组稿、出版、发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出版社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因为这些大型的组…  相似文献   

8.
构建国际型教育出版集团是转变出版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中国教育出版“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必由之路。文章从构建国际型教育出版集团的意义、国际型教育出版集团的基本架构、拥有国际型教育出版人才是关键.以及努力实现出版传播方式国际化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  相似文献   

9.
麦克米伦图书出版流程管理及营销配合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米伦出版集团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国际出版公司之一,创建于1843年,出版历史悠久.它也是一个全球化的出版集团,业务覆盖70多个国家,并在41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  相似文献   

10.
东南大学出版社的顾金亮、史建农在《出版科学》撰文说:核心层次的业务外包可能会影响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导致出版企业空壳化。如果企业未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盲目实施外包,要想获得利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在实施业务外包时,应进行企业诊断,  相似文献   

11.
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以学术出版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出版社,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目前年出版学术著作已占全部新书的1/3以上.因此,严格规范学术著作出版,提高学术著作出版水平,不仅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社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开始,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浙大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科技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推出由中国科学家用英文写作的科技著作,将中国科学家推向国际科学前沿舞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型出版企业的战略转型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数字化出版业务转型,以及产业多元化转型.这三大战略转型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未来大型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关系到我国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资本运营是大型出版企业三大战略转型的最终驱动力,这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资本逻辑所决定的,因此有必要在大型出版企业的发展战略体系中确立资本运营的核心地位,以有效利用资本运营这一驱动力,促进实施三大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3.
《现代出版》2014,(3):F0003-F0003
正斯特灵大学国际出版与传播中心成立于1982年,是英国乃至欧洲最早开展出版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中心之一,也是英国目前唯一只专门进行硕士阶段出版研究教育的机构。中心的所有教学研究人员都是活跃于英国及国际出版界的精英。中心还聘请了很多国际出版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出版机构的咨询专家,或者是第一线的业务骨干作为业内顾问团的成员,如泰勒一弗朗西斯出版集团销售总监克  相似文献   

14.
主题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核心价值观与发展道路海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学术话语将学理性赋予主题出版,有助于打通主题出版物的国际传播壁垒,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文章探究如何运用学术话语提升中国主题出版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以编辑能力为核心,提升主题出版选题策划力;以英语为核心语种,精准设置关键词,提高主题内容的展示度、可检索率和学术影响力;与跨国出版集团合作进行国际化的编辑和学术推广,使中国主题出版物融入国际学术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叙事体系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的数字化出版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一直坚持数字化出版,利用网络出版平台、采用网络编辑系统、实施DOI编码、实行开放获取和优先数字出版、与期刊数据库平台和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建立参考文献知识链接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办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刊物短期内被国际著名数据库SCI等收录,影响因子逐年提高,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实践表明,数字化出版对加快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郝捷  陈黎 《现代出版》2009,(2):22-26
前,跨媒体出版以充分利用内容资源和打造立体化传播效果的优势,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出版集团的组建,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影视等媒体形式的有效融合。更为跨媒体出版带来了便利。但圆于集团结构弊病的阻碍,跨媒体出版无法真正发挥其优势。本文即以陕西出版集团为例.分析了目前跨媒体出版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内容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的跨媒体出版结构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通过组建跨媒体出版中心来保障战略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面对数字出版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所创造的惊人效益,我国各大出版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经营性门户网站,目的是要自主拥有数字出版网络平台,如山东出版集团于2003年建立网络出版平台——山东出版信息网,山西出版集团建立了山西出版传媒网,期待未来能以合适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展运营,分享数字出版的丰厚利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扩大经营规模 ,组建大型出版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出版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组建的大型出版集团纷纷挂牌亮相。这些出版集团的建立 ,在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出版企业的竞争力、应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与境外出版媒体抗衡等方面 ,显示出一般出版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那么 ,是否出版企业只要增加了投入 ,或者是合并或兼并了几家企业 ,扩大了规模 ,建立了大型出版集团 ,就一定能够增强竞争力 ,取得规模效应 ,进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呢 ?这是出版企业在深化改革 ,制定规模扩张发展战略时应当考虑的重…  相似文献   

19.
全球出版时代已经来临,改制后的出版企业面临着国外出版集团和国际化资本的冲击。制定自己的国际化战略,以应对全球出版时代的竞争,是国内出版集团的首要任务。本文讨论了国内出版集团制定国际化战略的相关要点,并针对出版产业各环节的全球性转移,讨论了提前完成产业布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王斌  郑满宁 《出版广角》2013,(23):37-39
基于用户阅读及相关行为的数据挖掘和开发是出版行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只要出版集团给予其灵活的试错机制,一定能给出版机构带来新的业务领域和社会价值。近来,大数据成为社会热议,其技术特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个行业都在了解和评估其对自身的潜在影响。对于出版业来讲,信息技术的冲击已不陌生,十余年前开始就在探讨数字化出版,这些年来从出版介质、出版内容、到出版流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