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语言文学课程在高校的开设,不仅能补中学语文教育的不足,更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根据目前高校语言文学类课程的开设现状,我们设计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并在多年的摸索终,确定了以文学史为线的教学体例。  相似文献   

2.
语文老师喜欢选择文学类文本,因为文学类文本教学往往能收到潸然泪下、怦然心动、掌声雷动的舞台效果,语文老师不讳言文学类文本“有可讲的东西”,非语文老师也爱听这样的语文课。相比之下,一些非文学类的实用文本,虽然被编在教材中,却不被待见,非但公开课上鲜有老师愿意献课,平常教学中老师们也觉得它们主题单一,语言乏味,难有煽情效果,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言实践课是国内汉语教学普遍开设的一种课型,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为汉语学习者训练言语技能,习得语言,了解中华文化,培养和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开设和完善语言实践课。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吸收知识,课下内化知识的模式进行翻转,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协作完成知识应用与内化。根据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自身的特点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准备、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并提出这种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的优势和局限及解决策略,以期为解决文学类课程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文学类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周小群 《文教资料》2008,(27):212-213
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高校外文专业的文学类课程大大缩减.文选等课程是否还要开设?答案是肯定的.文学作品学习可以与语言学习同步进行,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教学原则不能变.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教师还应精通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和语言.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十年来进行语言课教学改革、开设大现代汉语课所写的一份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开设大现代汉语课的纲领、目的、思想认识、改革情况及体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对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英语演讲课进行了研究。文章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的状况、开设英语演讲课的意义以及教学情况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英语演讲课的开设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营造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环境,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增加自信心。作者建议将英语演讲课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将其发展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一门技能型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8.
大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是对广西教育学院中系语言教研室十年来进行语言课教学改革,开设大现代汉语课所写的一份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开设大现代汉语课的纲领,目的,思想认识,改革情况及体会。  相似文献   

9.
文学类文本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的文学类文本教学充斥着"结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抄结论记结论,忽视了学生体验感悟品鉴的过程。哲学家王弼的言象意理论对文学类文本教学的流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王弼的理论对文学类文本教学进行研究,提出了文学类文本教学的流程:接触语言,沉浸文字;再造想象,澄怀味象;由象到意,知意明意;回归语言,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0.
韩永青 《重庆师专学报》2011,(4):130-134,138
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强调了文学课程对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具体讨论了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在通识教育中开设文学类公选课的必要性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6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几经尝试和改革后,美国的哈佛大学,校长劳维尔推行了由主修课、分类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学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它可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完善表达思想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趣和高尚完美的人格,也有利于中职学生职业的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设语言文学类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院校设置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其教学模式有别于文科学生的文学类课程。文章探讨了理工科院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理工院校文学类课程应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理工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的设置旨在培养大学生文学阅读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目前我校开设有十多门文学公选课,如唐诗宋词赏析,古代文学精品赏析,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外国文学名著及同名电影赏析,西方女性文学选讲等。目前的公选课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教学者将公选课视为同名专业课的复制品。笔者认为由于教学对象、班级人数、教学学时的差异,公选课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文教资料》2013,(14):29-30,66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文学类公选课的现状为例,阐述目前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全且变动大、师资力量薄弱、单一的教学模式、评价—考核体系陈旧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视课程建设,建立完善的文学类公选课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英语戏剧表演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开设是一次外语教学的积极探索。对英语戏剧表演课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做了阶段性总结并对其教学模式、内容、评估体系以及对英语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探讨,英语戏剧表演课对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语言学习动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主体是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是文学类课程的基础,文学类课程的目标是发展语言,所以,语言类课程在高师中文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师观念的影响,语言类课程在中文专业办学中并没有发挥与其地位相应的价值,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师范生从业需求,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语言类课程模式,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本质、语言习得理论及客观现实等方面来看,在非英语专业开设专门口语课十分必要。一年多的教学试点情况,为我们确立了非英语专业口语课的教学目标和5条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属于语言类课程,具有语言类课程的基本特征:艰深难懂、抽象枯燥。与文学类课程相比,缺少生动形象性及故事情节的趣味性。有人说语言类学科是文科中的理科,也正是指这一特点。这些对学习时间有限的自考生来说,  相似文献   

20.
演讲是沟通的升华,是交流的最高境界,更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既巩固强化了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又锻炼和提升了专业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文章就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英语演讲课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