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股线高架桥加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股线高架桥经过若干年的使用存在明显的跨中下挠和梁体开裂现象.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必须对其加固设计.本文以三股线高架桥的加固为背景,对其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设计研究,主要包括体外预应力的抗弯加固、腹板斜截面粘钢加固、粘贴钢板提高合拢端连接刚度等,期望能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或超大跨度建筑结构的主体一般为空间钢网格结构或索、杆、膜组成的张拉整体结构,这些结构体系均有其自身的设计理论和最佳的合理跨度.除考虑安全第一的因素外,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施工便捷,是设计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作者以"安全、合理、先进、经济"的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为基础,对"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钢网格结构"进行了开发性研究.从超大跨度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组成及基本要求、节点与支撑架构造、施工方法以及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屋盖设计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论证.通过分析计算、模型试验后转化为实际工程,并提出预应力空间钢网格结构新体系的优秀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或超大跨度建筑结构的主体一般为空间钢网格结构或索、杆、膜组成的张拉整体结构,这些结构体系均有其自身的设计理论和最佳的合理跨度。除考虑安全第一的因素外,又要做到造价低、施工周期短,是设计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作者以”安全、合理、先进、经济“的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为基础,对“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钢网格结构”进行了开发性研究。对超大跨度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组成及基本要求、节点与支撑架构造、施工方法以及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屋盖设计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论证。在遵循现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将选中的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钢网格结构体系进行缩尺模型试验,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后转化为实际工程,并提出预应力空间钢网格结构新体系的优秀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或超大跨度建筑结构的主体一般为空间钢网格结构或索、杆、膜组成的张拉整体结构,这些结构体系均有其自身的设计理论和最佳的合理跨度。除考虑安全第一的因素外,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施工便捷,是设计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作者以"安全、合理、先进、经济"的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为基础,对"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钢网格结构"进行了开发性研究。从超大跨度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组成及基本要求、节点与支撑架构造、施工方法以及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屋盖设计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论证。通过分析计算、模型试验后转化为实际工程,并提出预应力空间钢网格结构新体系的优秀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5.
体外冲击波是应用于运动系统疾病领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治疗手段。本文综述了体外冲击波的原理,在运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其静力性能参数和结构动力特性进行实测数据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介绍该类桥型的静动载检测方法,并评定该桥的施工质量和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该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状况良好,静载和动载试验方法也为研究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受力特性积累了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比较14名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作次极运动负荷后,进行体外反搏与不进行体外反搏(安静休息)时的血乳酸清除率、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及SOD/LPO、GSH—PX/LPO比值变化。认为,体外反搏能迅速消除运动后的血乳酸积聚,有明显的抗氧化损伤效果,在消除运动性质疲劳上有积极的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某城市跨线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简支梁结构,最大一跨横跨高速路,跨幅为35m,盖梁为独柱悬挑预应力结构。单跨跨度大,盖梁结构形式特殊,为了检验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对其进行成桥静载试验。通过挠度和应变的检测数据确定该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农大东路跨线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盖梁采用独柱悬挑预应力结构.独柱盖梁结构形式特殊,稳定性弱于双柱式盖梁.静载试验已经证明该桥安全性能满足要求,为了得到该桥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其进行成桥动载试验.动载试验得到的动态应变增量和自振特性参数能反映该桥的使用特性,并为桥梁通车运营阶段的监测、养护和管...  相似文献   

10.
体外定向进化技术是蛋白质分子改造最为有效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对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易错PCR、DNA改组、体外随机引发重组和交错延伸等方法进行随机突变、重组并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选择期望突变体.该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