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纠织编写了《学报编辑学引论》,该书编者要我为这本书写个序。其实,我对编辑学并无研究,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编辑应当研究编辑学。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就“编辑应当研究编辑学”这个话题说几句。 编辑活动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是关于编辑活动的科学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上一个时期里流传的“编辑无学”的说法,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问”,那是一种误解或偏见;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说”,那是对于我国几千来丰富的编辑经验及其理论概括的无知;如果是指“编辑没有科学”,那倒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编缉学研究的状况。编辑学至今尚在建设之中,还不能说已经成就,甚至还不能说已经“有” 了;但也不能说“没有”,它是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中,是“正在有”。“正在有”虽不能说就是“已经有”,但毕竟还是“没有”,因而“编辑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编辑无学”也是不科学的。但是,“编辑无学”论的消失不能完全指望“编辑有科学”的论证,而只能依靠编辑学确确实实建立起来了的事实。因此,我们编辑工作者不必因“编辑无学”的说法而愤慨,而心里不平衡,相反地倒是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激励,促使我们重视编辑学的研究,加快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闻“有学”和“无学”之争,已不成其为问题。不少新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构筑新闻学理论体系,则是新闻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梦。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九洲先生所著《新闻学范畴引论》,以其谨严慎密的新闻学范畴逻辑体系,比较科学地建构了新闻学基表理论,乃不失为对所谓新闻“无学”之偏见的最有力的回答。 众所周知,范畴是人类的一种逻辑思维形式,是反映客观世界普通联系的最基本的概念,同时又是构筑理  相似文献   

3.
“新闻无学”似乎成了新闻界公认的一句话。但笔者在新闻职高、夜大、本科的教学中,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不仅觉得新闻“有学”,而且是大有学问。 一、结合理论教学,开展课堂讨论 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新闻教学必须和当前实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也谈“无学不立”范新近日,笔者在一家报纸上读到一篇“无学不立”的文章,感触良深,觉意犹未尽,故略加补充。笔者以为,“无学不立”,应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曰:兴学。政府领导和社会力量,应对“无学不立”有个共识,要排除一切困难,大学兴学,为更多的国民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相比于别的学科,新闻学的研究者往往要多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新闻到底有学无学”。朗朗乾坤,何以在潜心于斯时还得经受“新闻无学”的耳边凉风,而且这股凉风还绵绵不断呢。据理力争固然必要,审视自己更加难得。陆定一的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60年了,当我们从学科发展历史的角度重读时,这篇影响了中国新闻学研究几十年的里程碑式的文章,让我们这些后辈想得很多。  相似文献   

6.
《编辑学》这门课份量重,难度大,专业性强,可以说是新闻专业课最难的一门课。因为它实际包含了“报纸编辑学”和“新闻评论学”两门学问,而且实践性特别强。如果大家没有大量练习做基础,就不能切实掌握本课程要求大家掌握的一系列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所以大家复习时,要把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做为重点。 考试是对大家情况的综合检验。组织这门课考试的指导思想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重  相似文献   

7.
想上学却又无学可上,这是很尴尬的——都是因为钱惹的祸!还有的人,自己能上学了,也希望别人同样能上学,因为那“别人”也许正是她的朋友。自己能上学,别人也能上学,于是学校就变成了一个有无数伙伴的地方,这可能是人们渴望上学的一个原因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闻界关于采写“视觉新闻”的呼声很高,读者喜欢看“视觉新闻”,也希望报刊上多出现一些现场感强的新闻。“视觉新闻”一词原指电视、新闻影片等视觉传播工具,这里转意指一种形象、立体、有典型细节和生动画面的新闻写作风格。在当今时代,电视新闻现场感强,画面直接,加之语言、音乐的烘托,以及它时效快、生动形  相似文献   

9.
近闻,某学校一位女生因为发型不符合要求,被学校领导强按住头,剪掉头发,从而造成脖子某处被抓伤。乍一看,这则新闻实在算不上大新闻;新闻中的事由——“发型”,也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生活小节,犯不着大做文章。且慢,如果这不起  相似文献   

10.
孙苗苗 《大学生》2014,(3):96-97
争取在大一实习是我很早就萌生的想法,因为新闻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何况我的象牙塔——“西施”(西北师范大学)不是985、也非211,丰富的经验和熟练技能才是资本。在甘肃庄浪电视台的实习,让我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并在跌跌撞撞中亲身感受了做一名记者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1.
引言 0.1 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农村贫困地区。绝对贫困的教育特征是“无学可上”和“有学不能上”。“无学可上”是指当地政府还未能提供保证全体适龄儿童入学的基本办学条件,“有学不能上”是特指贫困农户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子女辍学。这两个特征均涉及到贫困地区的教育财政和初等教育成本问题,十分有必要对此作出量化的分析,从而为政府采取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生活气息浓的自然学科,所有的知识点看似枯燥单调,其实是充满趣味。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因为办学条件和主观认识的限制,往往不太注重实验教学,有的也只是一些象征性的课堂演示实验,正因为如此,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滞碍了物理教学的发展和创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3.
谈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校长、教师们耳熟能详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实,如果用哲学的思维来分析推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的话.不难看出该说法是有逻辑性错误的。因为,主体对应的应该是客体而不是主导;主导对应的应该是被主导而不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把鲜活灵动的教师给固化了,导致许多人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绝对不能成为教育的主体,为什么?则没有人能够阐述清楚:“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导致许多人认为:学生只能是主体,绝不能成为客体。“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也把充满灵气的学生这一角色给极端化了,至于学生为何只能成为主体而不能成为客体?又如何成为主体?理由是什么?这些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14.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是昔日的说法,我却想从另一个角度去诠释这句话,就是“家有三斗粮,也要当好孩子王”。因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到6岁的孩子,是地道的“孩子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写作中,写作意图只是作者对于文章的粗略构想。它可以有一些“先行”的思想,也可以有一些“先行”的材料;但却不能有“先行”的“主题思想”。因为严格意义上的“主题思想”是主客观交融之后的产物。在新闻写作中。“报道思想”是新闻工作者认识到的传播价值观念。它也是一种“写作意图”。作者可以据此有目的、有意识地寻找能够蕴涵某种价值观念的新闻事实,从而提高报道的目的性和效率。但报道思想只是主题思想形成的基础。它只有与新闻事实有机融合。才可以产生新闻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因此,“报道思想”和“写作意图”可以“先行”,“主题思想”却不可“先行”。  相似文献   

16.
张宪文  董佳 《历史教学问题》2008,(6):19-23,F0002
导语:在我国的学术发展史上。史学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份。在古代,史学被看作是学问的最高形态.所有的问题大多围绕历史展开,有所谓“史外无学”的说法。而步入近代科学社会以来,史学要么被忽视.要么被放在次一级的地位上讨论。事实上。这种高下之分本身是粗率的,这种粗率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暴露得愈加明显。随着人与现代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历史与传统也逐渐从以前的“低级”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一种学术观念的转型,对历史的重新梳理自然而然成为学术的需要。考察历史的过程和现代意义.便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在武汉召开年会 ,与会代表就如何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以及跟新闻学教学、教材有关的问题进行研讨 ,交流了各自的看法。下面是部分学者的发言摘登。云南大学高宁远 :发展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建议1 解放思想。近20年来 ,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新闻教育事业 ,总的来说是干预过多 ,控制偏紧。某些高校的领导在新闻教育发展问题上也是框框套套太多 ,而且“新闻无学”的思想在他们脑子里根深蒂固 ,即使在新闻学、传播学已被列入国家一级学科后 ,仍然对新闻学、传播学著作的出版未能给予积极的支持 ;在对新闻…  相似文献   

18.
刘杰 《现代语文》2010,(6):62-63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教无学”“有教无效”的现象比较突出。平淡沉寂的课堂使师生双方身心俱疲,致使课堂出现“低效率”甚至是“零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教学立意?因为视角和侧重的差异,不同学者对教学立意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业界目前影响较大的说法有:“中心说”“主题说”“灵魂说”“总纲说”“主线说”“脉络说”[1]等。这些说法的共通之处在于强调教学立意的重要性,因为它代表教师教学功底的深厚程度,代表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的理解认知水平,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核心指标。深刻、灵动、富有思想性的教学立意是“撬动教学的杠杆”,具有“提纲挈领的效应”[2],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肖明新闻作品集《潇洒送日月》的分析,论证了什么样的新闻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以新颖的新闻不是“易碎品”的观点否定了传统“新闻作品短命”的说法。结合该书多篇有影响的新闻报道论述了新闻写作内容与形式巧妙结合的技巧,得出了新闻作品应该而且也完全能够在历史进程中充满生命力,长留天地间。从而为后人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