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一方面成功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越采越严峻,出现了大量的"知识失业"现象,人们开始理性地思考高等教育过度问题.从教育过度的概念出发,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过度产生的根本原因,为解决我国教育过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谭金明  李婉  朱琨 《培训与研究》2010,27(1):100-102
高校扩招,一方面成功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另一方面使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出现了大量的“知识失业”现象。人们开始理性地思考高等教育过度问题。本文从教育过度的概念出发,试图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过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为解决我国教育过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扩招,一方面成功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另一方面使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出现了大量的“知识失业”现象。人们开始理性地思考高等教育过度问题。本文从教育过度的概念出发,试图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教育过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为解决我国教育过度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过度教育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随着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我国开始出现过度教育。文章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视角,梳理了教育经济学中解释过度教育产生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招生迅速扩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内也开始出现教育过度现象,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集中表现在硕士研究生逐年扩招上。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过度产生的原因、含义及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1999年我国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每年都有数百万新增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虽然就业者所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却出现了一职难求的现象。大量的毕业生不得不处于待业状态,是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造成这类现象的发生吗?可从过度教育的概念,造成过度教育的原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日趋严重。探究高等教育过度的根源对高等教育健康良性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研究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意义、教育过度的本质特征,分析了教育过度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过度专业化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异化。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成因主要是我国的专业教育理念不理性;高等教育的功利化、世俗化倾向日趋严重;行政对教育的过度干预。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树立理性的专业教育理念、剔除高等教育领域的功利因素和加强教育管理的改革力度三个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过程的市场化,高学历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相脱节的现象日渐明显,高等教育过度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教育过度的概念出发,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概括分析高等教育过度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呈现的特征,以及回顾学者们对我国教育过度问题的争论,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过度现象,但教育过度与教育不足并存。教育过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存在过度的需求,教育不足的产生是由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教育过度和教育不足并存,一方面要降低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过度需求,另一方面要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理论界出现了高等教育过度化的呼声。对此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后得出:我国目前出现的高等教育过度化只是一种表象和假象,其根源在于文化的冲突和错位,同时提出了变革制度文化、创新观念文化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过度教育现象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过度教育的内涵及其表现,阐明我国目前的过度教育现象的内在原因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层次、区域结构的失衡,缓解过度教育的途径是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知识失业的经济学透视——兼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过高等教育者几乎不会有失业,然而当今中国却出现了知识失业并成为普遍现象。从经济学理论分析,与经济发展阶段或水平不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导致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根据市场需要,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扩展时期,我国的过度教育伴随着知识失业出现。过度教育在行业和地区上都表现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这是由于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不同行业和地区收入差距过大所致。随着时间推移,过度教育发生率有增长的趋势。用ORU模型估算发现,我国过度教育收益率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说明发生过度教育会使个人收入受到损失。在政策选择上,现阶段应按照渐进、适度的原则扩展教育规模;加大调控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收入分配,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造成过度教育高度集中在高收入行业和地区,导致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个人也需要理性投资教育,避免因过度教育的发生降低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labour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s in China, showing what kinds of graduates have an advantage when facing potential employers.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tendency of supply and demand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s and the labour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mployment probability and over-education. Finally, the article suggests what should happen in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f it is to achieve a more effe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labour market.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高等教育产业化下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张,教育过度现象愈加明显,对社会各界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对文凭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高校毕业生为谋求好职业、高收入和晋升机会等,对高文凭的追求日益火热,引发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问题。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视角对文凭热与过度教育进行反思,政府要正确引导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高校则依据科技产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高校毕业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避免因追求学历而产生的过度教育,让高等教育更好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中国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其形成因素可以统称为教育病理。现有的教育过度、教育性失业、知识失业等理论未能全面确切解释当前教育病理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和说明。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滞胀的概念。从教育的投入、生产、产出过程考虑,从框架上全面探讨教育病理的形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教育滞胀概念、列出了其表现并提出其理论架构,为进一步研究教育病理、创新教育经济学理论做了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同时,大学生就业难、文凭贬值等问题日益凸显,据此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过度"还是"不足"的争论。因此,分析我国历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探寻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用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历年高等教育规模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容易出现"伪回归"。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进行分析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协整计量的结果发现,高等教育规模与四个影响因素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其影响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总人口数、恩格尔系数、GDP发展水平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者观念及素质的原因,使得人才的供需之间出现失衡,大学生就业难,从而引致高等教育发展过度的假象。只有从根源入手找出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和信号传递两个功能。当教育不能继续增加效率,过度教育便产生了,其结果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人力资本信号传递失真。解决过度教育的办法,要么减少受教育时间,要么提高教育供给有效程度。就我国而言,当前高等教育两个功能一定程度上失灵,解决办法主要是提高高等教育供给的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