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在深深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物理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要是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究学习的机制,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一目标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要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获取信息、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4.
笔者日前参加了一次数学教研活动,活动中有三位青年教师就七年级下册<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同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教学活动安排,现在我以此为例谈谈个人对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们发现,最让人欣喜的变化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觉醒,随之而来的是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上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交流的深度、广度、效度还有待加强.那么,如何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活动是青少年发展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但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要在活动中适时传授心育知识,做到一课一得.本研究认为,"动"的形式灵活多变且分为不同层次,并对这些层次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一些课堂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学生的年龄、经历相近,地位平等,年龄心理特征类似,平时交往比较密切,有共同语言,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诱导、相互取长补短;而且小组讨论还能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良好品质。我们的小组讨论,主要在下面的情况中使用:1.新课的预习。上新课前,教师布置新课的思考题,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带着问题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共同探讨问…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要求让学生"动"起来,对此,教师要确立新观念,把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1.动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外,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增加好奇心和求知欲,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们在讲<三峡>时,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相似文献   

9.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鲁纳)这一则教育至理名言,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都能参悟其内涵。它指出了学习主体化的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化。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也是目前所提倡的"创新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对这一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自己"动"起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动”,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动”,拨动兴趣之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依自己原有经验对现有情境积极内化和顺应的结果,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而不是依外界传授或灌输的。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是学习效率提高和意义学习发生的关键。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结合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成就=f(智商、非智力因素)。智商是遗传的,后天几乎无法改变,但非智力因素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积极的学习态度是非智力因素重要品质之一。因此,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即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有效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能…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教学又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便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而能否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具体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1、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李瑛 《职教论坛》2003,(8):34-34
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理论课教师,我尝试着将教学与考试、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引导学生加大自学力度,培养学生的大胆自信,摸索着走一条技校基础理论课教学创新的路子。以《就业指导》的教学考试为试点,把考试分为笔试、口试两大类。笔试部分50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口试部分50分,把考场设置成一个招聘现场,安排在期末进行。综合成绩为学生的结业成绩。一、抓好平时练习,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就业指导》是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就业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合理地选定未…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同时,能否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我以为,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师抛弃以往的教育观念,重新确立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推理、判断、想象.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的主体,即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做人、学知识、增长智力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已推广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做法仍是盘根错节,藕断丝连.语文教学课堂内"满堂灌"、"讲风"依然存在,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已推广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做法仍是盘根错节,藕断丝连。语文教学课堂内"满堂灌"、"讲风"依然存在,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在动中学,在乐中学。例如:教学课文《小猴子下山》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如:掰、扛、摘、捧、抱、追等,重点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另一位学生戴上小猴子的面具,扮演小猴子,去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与学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许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填鸭",我们的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听"、"机械地抄",成了被灌输的"容器",学生们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合作性不断被销蚀,因而对课堂也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效果差。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角色也随即发生了变化.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突破点就在于让政治课堂真正“动”起来,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为此,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