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价值的本质决定了人的需要,这是最根本的价值评价标准,多维的需要之间可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要进行科学评价,就要正确处理好个体标准与社会标准、历史标准与道德标准、动机标准与效果标准的关系。既要承认个人需要的独特性与它作为个体标准的不可取代性,又要把握评价客体社会价值的社会标准。坚持历史标准优先的同时,把握道德标准的独立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反对单纯的动机论和效果论,坚持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的实践论。  相似文献   

2.
“真理标准讨论”是中国本世纪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我们开创新时代的序幕和思想先导,也是我们取得更大胜利的思想保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人们对“真理标准”的表述不确切,理解不深刻,把“真理标准讨论”仅局限于认识论范畴.“真理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的深化和具体化.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真理标准讨论的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3.
如何界定人才统计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才统计需要统一的标准,本文从知识标准、能力标准业绩标准三方面加以界定,知识标准和能力标准沿用已有的统计标准,能力标准界定的是不满足上述两个标准,但符合人才定义的人设置的统计标准,以期各行各业的人才都能纳入统计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真理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检验真理的价值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是非功过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实现了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关于真理检验标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标准化法律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的存在源于生产和贸易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下标准的贸易性得到极大地重视。标准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对于标准的基本含义、分类、法律属性,其与技术法规的区别联系,以及标准的规范性效力,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司法实践的衔接等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体上可从目标论、价值论和要素论三个领域进行分类,目标论确立了以促进教为主、以引导学为主和推动教学活动整体发展的目标;价值论有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结果主导,过程主导和标准测验/真实评价三种取向;要素论则主张通过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行为分析和课堂文化分析来确立标准。基于标准构成的复杂性,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依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层制定标准;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标准;标准的选取应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学家Lippi-Green的"标准语言神话"理论——标准语言,特别是标准口头语言并不存在——的角度,对汉语的标准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标准汉语的定义取决于什么是标准而并非谁在使用它;"vernacular Chinese"(白话)即是现在的标准书面汉语;在语音和语调方面,标准汉语口语即标准普通话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沟通能力日益重要,外语教学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基于对美国教育部于20世纪末出台的《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标准》的解读,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探索,从统一性英语能力标准设置的缺乏、跨文化意识培养、多学科外语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标准设置的不足,能够为我国高校统一的英语能力标准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1月8日伦敦青年人才交流会上发布<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本文从标准制定者、标准体系结构和标准实施三方面,比较教科文、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探讨中国信息和传播技术与其他教育改革联系的发展计划,为中国标准提供执行指南.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是由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及表达这种内容的形式构成的,所以翻译标准也相应地具有了思想内容标准和形式标准.但这两个标准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他们之间有着主次之分,思想内容标准是第一位的,形式标准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归根到底是因为方法论的突破创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中 ,实践标准属认识论范畴 ,是思想前提和科学基础 ;生产力标准属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本元论范畴 ,是核心和主旋律 ;人民利益标准属价值论范畴 ,是落脚点和归宿。三个标准具有各不相同的方法论使命 ,环环紧扣 ,层层递进 ,构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标准的内涵看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标准是进行评价和管理的必要条件。标准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标准是否合乎其内在的规则;二是在于人们对标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标准有六个基本特点:即共识性,规范性,权威性,分类性,主体性,客体性。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设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确定科学的制定标准的原则;二是确立合理的标准期望;三是确保标准文本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合理性审查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全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针对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合理性审查标准存在的缺陷,认为比例适当标准是合理性审查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审查标准发展的共同趋势,适应现代行政法治的潮流,是我国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薛莲 《宜宾学院学报》2006,6(3):109-111
本文简要回顾词缀界定标准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试对汉语词缀的界定标准作重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科学的语法学的一部分,汉语词类的研究是从《马氏文通》(下称《文通》)开始的。《文通》把传统的词类学说加以根本改造,变附庸为独立,变零散为系统,变谈论为科学,是传统小学的集大成者。更为重要的是,它开启了词类研究的新局面。它的词类研究有极强的生命力,历经百年考验而沿用至今。后人在词法学研究方面始终都无法逾越马氏的高度,未能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16.
以建构为大学教师标准之研究聚焦,不仅是对社会变革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完善我国教师标准体系的迫切需要,同时有助于为大学的教师评价行为提供了"基本尺度"。当代中国大学教师标准的系统建构,应确立三个原则或立场,即:必须基于主体的复合型身份;必须赋予大学以及学科必要的解释空间;必须得到大学和教师自身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围绕公民标准、教者标准、学术团体成员标准等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对美的标准问题作一些探索,主要对美的概念,美的客观标准和美的主观标准以及美的标准的特征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层思路的条件—功能—效果标准框架,可以看成是教育领域标准化思想的基石。条件标准着眼于物,功能标准着眼于事,效果标准着眼于人。三层体系中,上层是下层的目标与动力,而下层是上层的实现基础,共同实现对教育领域某系统(或子系统)的不同层次思考,从而既可以从效果角度宏观地把握教育的总体目标,又能通过功能的实现来确保效果的达成,而功能实现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又在条件标准中得以落实与细化。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电教》2003,(8):66-66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纪元”亦称建元,是纪录年度之始,西汉以前.一个皇帝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XX帝的XX年。王号纪年比年号纪年方便一些。那时,  相似文献   

20.
学业评价标准是对国家课程标准所求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目标测度的具体量规,其范畴体系是一个与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相匹配的综合评估系统。一个比较完备的学业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应由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范围求和评价方法等素组成。研制学业评价标准,需考虑两大匹配因素:一是与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相一致;二是与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标所确立的学生发展水平相吻合。学业评价标准的建构需制度立法,基本途径是解读国家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并遵照国情,加强本土化研究,且需根据地方和学校教育实际,制定多层面的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