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11月8日,立冬时节,酒乡绍兴拉开黄酒冬酿大幕。第21届中国绍兴黄酒节开幕式暨开酿仪式在中国黄酒博物馆广场举行,酒香四溢,嘉宾云集。现场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塔牌等15家绍兴黄酒企业代表共同表示传承千年黄酒酿造传统,为酿出好酒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绍兴黄酒,国宴国酿"是本届黄酒节的主题。"古越出佳酿,黄酒最悠长;史追三千年,绝妙有奇方……"著名作家、编剧、诗人黄亚洲为第21届中国绍兴黄  相似文献   

2.
老酒要冬酿     
正"儿子要亲生,老酒要冬酿。"这是绍兴人的一句土话。绍兴人习惯把黄酒叫做"老酒",每年的立冬到来年的立春,是绍兴黄酒进行传统"冬酿"的时候。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人的酿酒之水取自鉴湖,浸米、蒸煮、淋饭,都离不开鉴湖水。鉴湖水酿成的老酒,酒色澄澈,酒香馥郁,酒味甘醇。冬酿,就是冬天酿酒的意  相似文献   

3.
绍兴是黄酒的发源地,因此在绍兴众多的民俗文化产物中,诞生和发展了一种与酒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雕塑艺术——绍兴花雕。清代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记载:“最佳者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开酿数坛,直至此女出门,即以此酒陪嫁……其坛常以彩绘,名曰花雕。”这是绍兴花雕名称的由来,白此,由清代中期开始,绍兴花雕一直作为绍兴特有的民间艺术品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4.
赖迟生 《职业圈》2006,(4):28-29
中国黄酒历史悠久,与啤酒、葡萄酒堪称世界三大酿造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酒文化瑰宝。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外洋酒涌入,国内白酒也迅猛发展,黄酒的产量大大低于白酒。但是,黄酒特有的保健功能,药用和营养价值使得它依然拥有一席之地。以绍兴黄酒为龙头的国内众多黄酒企业还在发展壮大。我国广大农村每逢大节日都还有酿造黄酒的传统,人们俗称“农家酒”。从未来市场发展看,黄酒的春天正在来临,而由于黄酒比较容易制作的特性,小投资者开一家黄酒作坊可谓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5.
正一2018年4月5日,清明节。裘小宇一早就来到自家的酒坊。这一天是嵊州崇仁古镇裘氏家庙祭祖的大日子。小宇在酒坊的角落里翻出两坛自家酿制的陈年冬酿。他家的手工冬酿黄酒质量上乘,年年脱销,以至于自己都没有存下来多少。只有在重要场合,小宇才肯把家里的陈酿拿出来用。手工冬酿是裘氏祭祖  相似文献   

6.
从杭州驱车前往绍兴,用时一个小时,首站绍兴黄酒城.绍兴黄酒城位于绍兴古运河畔,建造于2006年,集文化、历史、旅游购物于一体,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黄酒之都"的象征. 抵达时已近中午,我们便前往城内的一家名为"古越龙山"的酒楼,这是一家专门为游客提供十分正宗地道绍兴本帮菜的酒楼,其建筑古色古香.酒香扑面而来,室内摆设处处展...  相似文献   

7.
酒乡东浦行     
自从绍兴黄酒代替“茅台”成为国宴酒后,东浦镇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宴酒的发祥地——中国国酒之根了!东浦的酿酒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的大禹时代,这便是史书上记载的仪狄造酒的故事。这该是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史上对酿酒的最早记录。之后,酿造这一人类美好饮品,像春风吹绿江南岸,在附近一带生发开来。随着酿制技艺的改进、提高,酒的质量、产量突飞猛进;到了明清两代,东浦几乎家家酿酒,大大小小酒坊、酒肆几百家,声  相似文献   

8.
茹拥政 《文化交流》2012,(11):59-62
绍兴酒的世博情缘 在韩国丽水市举办的2012年世博会上,一款来自中国的古越龙山绍兴(花雕)酒吸引无数游客驻足。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5日,立夏。中国黄酒博物馆迎来了尊贵的客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上午10时许,在江南的蒙蒙细雨中,在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陪同下,吴伯雄偕夫人戴美玉女士一行,来到绍兴中国黄酒博物馆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10.
正绍兴是水乡,又是酒乡、戏曲之乡、名士之乡,这座城市的空气中流淌着酒的味道。绍兴酒酿成了古城风骨在绍兴,这戏曲之乡与酒乡在事物的内在本质上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不少剧作家通过酒来反映人民的生活,或以酒为纽结,来组织戏剧的矛盾冲突,因此酒成了绍兴地方戏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