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从精英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的阶段,而大众化体系形成的这一时期也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从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入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冷战环境的刺激、社会运动的推动以及本土文化的影响四个方面剖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形成的原因,并且进一步论述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及对策成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曾以18—21岁适龄...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材建设是高校重要的教学条件建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面向市场和面对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取向.由于教材本身具有商品特性,所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材进入市场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出现了对高校教材品种和数量的快速增加的社会需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教教材市场.这一方面暴露了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如许多原来适合精英教育阶段的规划教材、精品教材不适合一些学校,学生看不懂,教师教起来十分困难;大量的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的一些新建专业和新开课程没有教材,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和专业概论性教材更是缺乏,等等.但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教材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是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相一致的,因此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现实考量,应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持多样化的质量观是我国学者的基本共识,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趋同问题,背离了多样化的质量观。这种背离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寻求文化渊源和社会背景的诠释,是认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的逻辑进路。进一步确立和实现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需要通过文化自觉消解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引入市场竞争和调节机制,引导高校努力提高社会声誉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教材建设是高校重要的教学条件建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面向市场和面对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取向.由于教材本身具有商品特性,所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材进入市场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出现了对高校教材品种和数量的快速增加的社会需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教教材市场.这一方面暴露了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如许多原来适合精英教育阶段的规划教材、精品教材不适合一些学校,学生看不懂,教师教起来十分困难;大量的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的一些新建专业和新开课程没有教材,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和专业概论性教材更是缺乏,等等.但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教材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教师的职业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质量问题的出现,大学教师职业的失落是重要的表现。大学教育的世俗化和功利化导致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困惑,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提升学术职业的社会声誉和创新活力是高等教育的时代课题。文章对中国大学教师的职业困境作了探讨,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提出了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它需要经历四个时期的演进 :其一是世俗化 ,这个时期要实现高等教育控制权从“神权”向世俗的转移 ;其二是实用化 ,它要实现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向职业方向的变革 ;其三是大众化 ,即国家需要制定鼓励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政策措施并出现入学人口大规模增长 ;最后是个性化 ,它把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展转向个体的切实受益上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一般都需要经历这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发展性: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其教育质量如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高低,不能简单地以人才培养质量来衡量,需要综合认识。发展性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质特征与表现。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性特征,可以调整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关系,统一和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基本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1973年,美国社会科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则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过程概念,每个阶段都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大众化阶段既传承了英才教育阶段的世俗化、实用化精神,又体现出普及化阶段的个性化趋势。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左右,部分省市已经超过30%。按照目前公认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  相似文献   

10.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欧美各国高等教育在后工业经济时代实现大众化,而我国高等教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始走向大众化,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从国情出发,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稳步地推进大众化的进程,同时在人才培养及高校办学理念方面也要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正在经历社会结构的重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基于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从各阶层文化资本占有的不同对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专业选择、教育期望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看出,家庭文化资本的占有多少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建立相对公平的平台、促进社会阶层的更好流动是需要重视的问题。教育不仅是实现社会分层的“筛选器”,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通过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好地完善社会结构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为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种职业输送不同规格和类型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功能之一。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一功能,则必须要建立在社会各阶层享有公平的高等教育教育机会上。  相似文献   

12.
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其教育质量如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高低,不能简单地以人才培养质量来衡量,需要综合认识。多样性和发展性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质特征与表现。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多样性和发展性特征,可以调整好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关系,统一和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高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关系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处理好其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确保质量为前提,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MassHigherEducation,又译为“大众高等教育”),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指人人都能享受高等教育,而是强调使更多的民众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可能,强调高等教育不应只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品。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曾以18—21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将高等教育划分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历史性地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加剧了高等院校之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不同于精英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具有更多的世俗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也更加关注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直接联系。地方性高等院校在与全国性重点院校的竞争中,应当逐步摆脱学术性地位与资源的争夺,转而向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上寻求突破。顺应这一思路,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提出了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突出优势、突出品牌,在某些方面或几个方面办出精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一流。由此,近年来对于高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一种热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将摆脱单一的价值追求,改革统一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明确定位,找准适合位置,各即各位。旧0其中,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及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经济性定位成为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形成的特殊原因,表明其并非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自然发展的逻辑性结果,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本身也不能自然地消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体制性、文化性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内在的运动逻辑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活动将是集改革和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的发展趋势要求所有高校必须立足于自我发展,以建构能使自己持续发展的、显示自己个性的独特的制度和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大众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一个性向度研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观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视角:文化一个性向度,它构成了一种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程度的新维度,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应该以个性价值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标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体现,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普遍个性的价值实现为内在追求,这形成了一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努力推进大众化过程,实现均等的教育机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未消除机会不均等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应依据我国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教育机会增加与机会均等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主要教育类型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育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特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办学规模大。依据各国公认的标准,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占社会人口15%以上,即可视为进入大众化阶段。2.办学主体多元化。目前,原有的“单一化”办学…  相似文献   

20.
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其表现在多方面,本质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建立以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开放式质量评价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形势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