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伟平 《考试周刊》2016,(15):156-157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减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文章从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三个方面——激励的主体即政府、高校、基层单位;激励的客体即高校毕业生;激励的环境即社会舆论进行研究,提出激励的主体方面应该政府、高校、基层单位共同合力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引导与教育激励的客体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提出合理化意见,以期建立合理、长效的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是目前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特别针对医学类院校,通过学校各级部门的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的就业工作体系,坚持从源头、引导、服务、市场、激励,稳定六个方面上下功夫,切实做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扩张性发展,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不断增大,引发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和就业盲目性的增强。本文试图用激励理论来分析高师院校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应该从目标激励、心理激励、政策激励等方面引导高师院校毕业生将谋求好工作的需求动机转化为合理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重矛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政府只有从和谐社会建设、就业优先发展、创业激励保障等宏观方面,思考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才能制定对策、化解矛盾、促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忽视了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高校正式组织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存在着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就业信息传递不及时、社会资源整合匮乏和对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引导不利等问题。非正式组织能够有效支持正式组织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给予信息共享、情感支持和资源利用的便利。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应该辩证地看待非正式组织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引导非正式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努力实现学生就业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提高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重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本着"立足西部、瞄准基层,服务三农"的宗旨,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导向激励、教育培养、组织落实、跟踪服务"四项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探索符合农林高校特色的毕业生成长成才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应从新生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其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做好激励和监督工作,尤其要做好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就业指导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关键环节,而辅导员正是此环节的一线工作者。从当前辅导员队伍基本状况、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状况、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培养、辅导员就业指导考核激励措施几方面对贵州省11所高校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均已开始重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的建设还不完善。学校应加强重视,建立招录、用人、培养、考核激励一体化的辅导员就业指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调动高校各教学院(系)及全校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破解就业工作难题.作者理清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校总就业率、生均奖励值1、综合排名、综合排名系数、生均奖励值2、专业数、某专业前一年和当年的就业率、全校就业率及生均奖励值3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最优化最平衡为原则综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就业奖励数学模型,再通过编程由计算机给出就业奖励最优化方案,以期探索和研究高校就业工作奖励模型和就业工作激励模式.本文通过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阐述和思考,并科学建立高校就业工作奖励模型,来增进社会和高校全员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为就业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就业者认清就业形势和提升自身素质。在劳动就业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激励原则、层次原则,充分发挥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提升劳动就业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绍兴县经济发展、被征地农民增多及企业用工短缺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加强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现实意义,总结"三单制"培训、规范管理、激励扶持、对接就业等推进农民培训与转移工作的基本经验及成绩,提出优化培训内容、强化操作训练、对接培训就业等进一步推进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高校学生社团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已成为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了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观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自我教育、校企文化对接、社会服务和校际联谊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部分学生面对激励的就业竞争,表现出就业意识不强、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等现象,产生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形成许多就业心理困扰。而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形成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变革、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自身对就业的期望以及高职学生个体所表现的能力与素质三个因素的影响。要从打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环境、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好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入世对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所带来的经济、政治、教育方面的改革从大政策、大环境上间接地丰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入世使招生生源全球化、招生手段进一步现代化、办学主体多元化,也使招生工作面临生源争夺更加激励、人才标准国际化等挑战;入世使毕业生就业需要和择业机会增加,同时使毕业生就业面临国际竞争、毕业生就业工作须进一步转变职能等挑战。我们必须应对挑战,用好机遇,加快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调整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加强毕业生永业指导服务,注重招与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比较研究,把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做强做精。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师资瓶颈、硬件设施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就业压力加大等突出矛盾,制约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组织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资源、信息、实践等优势。因此,应建立社会组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参与师资结构改善、参与实践教学、激励人才培养、支持人才就业工作的机制,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业态环境下,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关系模糊,工作弹性较大.课题组调查发现,目前苏州市灵活就业群体的薪酬福利诉求主要表现在期望改进薪酬结构、实现法定福利公平以及得到社会支持等方面.为回应其合理的薪酬福利需求,可从尝试"税费分离"的劳务支付方式、完善激励导向的薪酬体系、改进灵活就业群体的工作体验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中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中美两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两国在此项工作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了转变就业指导的理念、确立工作中心地位、工作重心前移、实现全程规划和激励多源参与、建立行业规范等方法、建议。回顾历史,借鉴经验,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推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强调“二高”,即就业率高和到基层就业的比例高。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同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特别是到有色金属、铁道交通、医疗卫生等国家重点企业、基层一线就业。通过构建教育、激励、保障三位一体机制,把毕业生送到国家需要的基础行业基层一线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据近五年的统计,我校服务西部、服务国家需要的基础行业基层一线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了中美两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两国在此项工作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了转变就业指导的理念、确立工作中心地位、工作重心前移、实现全程规划和激励多源参与、建立行业规范等方法、建议.回顾历史,借鉴经验,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推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互联网信息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学生在就业、生活、思想冲击等方面面临的压力、困惑越来越大,作为辅导员应该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与时俱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