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求人的自由、实现人类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青年马克思在对异化问题不断深入地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分工是异化产生的根源,进而在对分工的探讨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并指出消灭分工是消除异化,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的概念首次在马克思哲学范畴内得到较为明确的表述与解释。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中介,也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系统阐发其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分析对分工概念之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异化劳动乃至人的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意义,多角度梳理分工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助于明确认识分工概念及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分工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本形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点阐述了分工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消灭分工,进而消灭异化,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奋斗目标.研究马克思消灭分工的思想,弄清消灭分工的内涵、原因和方式有利于指导我国现阶段如何为最终消灭分工作好准备,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既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异化”理论的重要一环。从“异化”理论发展史来看,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承前启后,是“异化”理论这条历史长河中最深厚的一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异化批判思想产生的渊源,是对近代西方异化批判思想的继承与改造,是与其生活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马克思认为,异化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与社会分工,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异化劳动,异化的消亡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总观马克思异化批判思想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这显示出其异化批判思想的科学性,马克思的异化批判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从而区别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异化根源的认识。马克思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完全异化。马克思早期对异化的认识表现为关于异化的四个规定,后期则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我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本质的深刻剖析,为进行科学异化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文章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人的自我异化"开始梳理,论述了马克思"人的自我异化"理论与科学异化的密切联系,揭示了科学异化的现实形态,以马克思"人的自我异化"理论分析了科学异化的自我消解。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马克思异化观的研究多是从马克思异化著作的内容上做纵向比较研究,抑或与其他异化观做横向比较研究,抑或对马克思异化观做深入挖掘研究,从宏观层面上对马克思异化观做历史逻辑梳理的研究却不多见。以宏观层面、全面视角为立足点,从历史发展逻辑出发寻求突破,理清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轨迹,为简明了解马克思异化观提供便捷之径。  相似文献   

9.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实践精神指引下,扬弃以往异化思想的成果。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与生态失衡之间存在内在逻辑。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应该通过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来消除人与自然的异化,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异化问题既是现实生活问题,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异化观和卢卡奇的物化观在概念内涵、产生根源和克服途径方面均有着不同。马克思严格区分了对象化与异化,而卢卡奇却将对象化与异化等同起来;马克思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将异化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卢卡奇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在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马克思诉诸的是生产劳动,而卢卡奇诉诸的则是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异化劳动和作为前提的私有财产,即私有制,二者孰为本原之因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对揭示私有财产的原因具有意义,但其局限性乃在于确认异化劳动的私有财产的结果,而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则缺乏探究.作为前提的私有财产,即私有制,是马克思异化劳动在科学唯物史观视域内的异化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分解.在异化生产力中,异化的私有制关系是异化劳动的应有之义和不可或缺的条件.马克思在阐述共产主义时,就显示出了从异化劳动思想向着唯物史观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过渡.《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2.
异化理论不仅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更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之后,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异化"进行了再阐释,也使"异化"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后马克思时代的异化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延续,也是基于现实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创新。无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原型还是后来诸多的异化理论模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揭露无不表达对人的尊严、价值和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分析和理解,指出了分工与异化的当代新属性,从而提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辩证认识社会分工的积极和消极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类存在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的类存在概念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三重关系,因而异化劳动理论也包含了劳动异化、社会交往异化和感觉异化三个方面的异化。劳动异化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颠倒,社会交往异化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感觉异化则是人对自然的排他性占有。  相似文献   

15.
<正>深入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劳动分工理论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不外是一部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历史,而分工又是劳动的重要环节,马克思正是研究了分工范畴的历史作用,促使他从异化劳动向唯物史观过渡,并为创立和深化唯物史观作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6.
异化观念是青年马克思1843年初重要思想转向的关键,青年马克思异化观念的凸显语境与初始规定是什么?学界对此研究薄弱.马克思的异化观念受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大影响,它源发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不满,肇始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其意旨是反对绝对理念,其核心是人化,积极成果是马克思历史视域的开启.经过这一思想转向,青年马克思理性世界观的危机暂时得以解除.  相似文献   

1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一个角度揭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那就是异化的主体是人,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改造者.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以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开端,对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是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种否定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类的历史就是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入手,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上所出现的"文凭热"现象,意在说明文凭异化的后果.并试图探讨扬弃文凭异化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异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异化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批判改造黑格尔异化观和费尔巴哈异化理念的必然结果。马克思站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上解读了异化问题,在用历史唯物主义充实改造其内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异化问题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把异化看作生产力不发达阶段的派生物、历史上暂时的东西,从而指出共产主义的改造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使用过异化概念,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十三年之后,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又使用过异化概念。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经使用异化概念应当怎样认识?这是当前我国理论界争论异化问题必须弄清楚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