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同经济领域一样,我国入世以后.既有对教育发展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抓住有利的、积极的方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丽 《世界文化》2007,(4):45-45
读书酒吧——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乔堡德城,有20家酒吧以世界文坛大作家的名字命名,客人可依据自己崇拜的作家挑选相应的酒吧,一面喝酒,一面读书,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3.
砂糖的原料甘蔗原产于印度。释迦一族有五个姓氏,其中之一称甘蔗王,因这一家族发明甘蔗汁的浓缩法而得名,由此中国古代亦称释尊为甘蔗氏。甘蔗随同佛教传入中国,但中国最初种植甘蔗,只是嚼其茎部,吸  相似文献   

4.
《文化市场》2000,(5):45-46
以艺术性见长的英国影坛,近期受到了一股腥风血雨的冲击,一些电影漠视道德的存在,一味宣扬沉迷于暴力犯罪的“乐趣”。现在更多的英国人相信,伦敦街头续上升的犯罪率与暴力电影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十八至二十五岁的青少年成为其受害者。英国公众愤怒地诰问:难道今天的英国制片人丧良心了吗?  相似文献   

5.
饶宗颐的治学态度与方法胡晓明凡真正在学术上特立拔起的学者,即有一种特有的治学精神与治学方法。王静庵、陈寅恪、陈援庵、钱宾四等第一流学人,即有其共同的一面,然其特有的风标与学格,我们甚至从其文字与思路上,亦可以看出作者其人来。学术史的工作之一,即彰显治...  相似文献   

6.
英国人与酒     
蓬生 《世界文化》2008,(4):40-41
英国人爱喝酒。如果说英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嗜酒如命,我认为这一点也不夸张。据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马丁·普兰特教授研究认为:英国人被描绘成醉鬼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自从罗马人当年入侵英国,历史学家就不断评论说,英国人比欧洲大陆的人更容易酗酒和酒后滋事。有史学家说:英格兰之所以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之战中一败涂地,是因为战前之夜,征服者威廉和他的诺曼底将士祈祷斋戒,枕戈待旦,而英军士兵喝得烂醉如泥。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历乙酉鸡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旅游局组织170人的精锐团队,在英国伦敦以“北京风情舞动伦敦”为名的大型庆祝活动,引起英国的市民广泛兴趣。英国BBC对其进行了现场直播。中国驻英使馆春节放假后上班的第一天,签证处门前便排起了长龙,1200多位英国公民前来办理赴华签证且大部分为旅游签证。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为此,本刊记者对“北京风情舞动伦敦”中方总导演李继诚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最近,随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人们展开了对城市建筑的反思。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师程泰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最终造成了中国城市建筑千城一面、文化特色缺失。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认为:“这一时期所有的建筑都有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缺乏文化自信,缺少地域特色,千城一面...  相似文献   

9.
龚自珍是中国步入近代时期的第一位思想家,曾就学于刘逢禄,公羊学在其思想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龚自珍的思想又带有不守家法的一面,故对于他是否属于公羊家及其公羊学的思想,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让我们看到了前苏联人拼搏的一面,那么《梦里的飞翔与不是梦里的飞翔》则让我们领略了前苏联人颓废的一面,前苏联人终未能在与命运进行英勇的抗争中最终获胜,前是幻想,后成为现实。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忍受痛苦,电影为我们极好地表  相似文献   

11.
李长林 《寻根》2003,(2):40-42
世界博览会(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Exposition)发源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1851年,正处于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英国为了展示其强大国力,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村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商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中国传统产品运往伦敦参展,并获得了一些奖项。1873年,奥地利举办维也纳博览会,中国有上海、天津、宁波、杭州、广州等14个城市送去了产品参展,展品仍为中药材、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带队的是中国海关的代表——粤海关副税务司英国人包腊。过去学术界有人以此为中国正式参加世博会之始。…  相似文献   

12.
英国南海岸览胜张强编译南海岸是英国最著名的避暑胜地,每年七、八月份,它那和煦的阳光和白色的沙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光旅游者。南海岸有英国最著名和最主要的港口朴次茅斯,它始建于1194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停泊在那里的三艘著名的战舰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国内的非婚子女人数,在过去25年间增长了近3倍,其原因是不结婚而同居的伴侣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欧阳 《世界文化》2008,(4):41-41
人们都知道,$是代表一种外国货币的符号。在报纸和画刊上,它通常被认为是代表美元。其实它不是美元而是银元的符号。 $是怎么来的呢?16世纪初,西班牙铸造了一种大的银币,名为“比索”(Peso)。“比索”是八枚“里亚尔”小币的意思。“比索”的图案,一面是皇冠和王徽(狮子和城堡),另一面是两根柱子,这是西方神话中大力士赫居里斯的柱子,它代表直布罗陀两岸的山岩。  相似文献   

15.
神秘的赤水河是飘香之河、美酒之河。公元12世纪,在法国科涅克,当地人蒸馏了驰名的白兰地,而在苏格兰,英国人也烤制出芬芳的威士忌。16世纪末,赤水河畔的茅台村民制作白酒已成规模。他们先用小麦制成高温大曲,拌入稍加煮熟的高梁米中,埋进地窖发酵1月余,挖出蒸取酒液。其剩下的酒糟里再掺进一些高梁米和高温大曲,又一次埋进地窖堆积发酵,1个月后取来再次蒸馏取酒。如此反复八九次。后来被称为“茅台酒回沙工艺”。1915年,在美国119金山举行万国博览会,中国茅台酒、法国白兰地、英国威土忌被评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这时管辖仁怀县茅台镇的中国贵州遵义,遂与法国科涅克、英国苏格兰  相似文献   

16.
1797年,英国一位名叫爱德华·詹纳的乡村医生根据自己 20年来的观察和实验,写了一篇关于天花病和牛症的科学论文及调查报告,提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理事会,但被那些保守的医学家们否定了。第二年,詹纳在伦敦自费出版了这份在医学史上极其珍贵的文献,向同行和公众推荐用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牛症是英国人发明的,但由于宗教势力的阻力,牛痘接种法问世数十年在英国都得不到推广,反而在法国很快得到推广。这其中就有拿破仑的一份功劳。 1800年,英国医生威廉·伍德维尔将牛瘟疫苗带到巴黎。在法国接种牛痘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要有一面国旗是个相当新鲜的想法,但从太古时起旗子就已存在了。它们只不过用来在战争中表示首领的位置。你一定感到很奇怪吧?那时的“旗子”多为雕成的杆子。古希腊的国旗就仅仅是高挂在杆子上的一件盔甲或是在旗杆的上部雕刻着一些单个的字母而已。第一面布制的旗子是罗马人首先发明的。它是一面系在长矛顶端的横杆上的方形旗。过了若干年,美国正式通过采用有象征意义的旗子作为国家的标志,这是一个首创性的想法。因为在当时,许多欧洲国家正在他们国王的旗帜下进行战斗。例如,法国人使用的是波旁家族的白色旗;最初的英格兰国旗是圣乔治的旗帜,而现在的英国国旗形式则是在1801年1月1日宣布  相似文献   

18.
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1533—1603)在位长达45之久。她有着非凡的领导才能,创造了英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她统治期间,莎士比亚和培根等伟人都崭露头角,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赞美过伊利莎白时代。英国的贵族对她更是念念不忘,索耳兹里勋爵曾说:“英国尤以伊利莎白而引以  相似文献   

19.
位于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建筑群是英国基督教的发祥地。一千多年来。大教堂传承着基督教文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英国人。坎特伯雷大教堂融合了罗马式风格和直角哥特式风格,在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同时该教堂也是贝克特大主教1170年被暗杀之地。的确,千百年来.坎特伯雷大教堂经历了英国政坛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英国社会的历史沧桑。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众神》是英国著名幻想文学家尼尔·盖曼的代表作,一经发表便斩获众多文学奖项。小说依托神话背景,通过后现代的叙事方式,将现实与神话、真实与虚构巧妙地融合起来,在展现美国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揭示当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精神信仰危机。美国奇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在《如何创作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中提到:"幻想小说其实是提供了一面透镜,让你比一般的角度更好地观察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