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临场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女足运动员运用紧逼与破紧逼战术的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紧逼与破紧逼战术的基本内容及该战术的运用与比赛胜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九运会与八运会足球比赛运动员体能情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把握我国全运会足球比赛运动员体能情况的发展动态,运用临场统计的方法记录九运会比赛男、女运动员的体能情况,并与八运会情况做对比;结果表明,九运会男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低于八运会,但体能的合理分配能力有明显提高,女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体能分配能力均明显好于八运会。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制约我国女足运动发展的诸多因素,认为我国社会发展环境与女足生存环境之间存在强烈反差,女足运动发展投入欠缺,职业认同度较低,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变化影响了女足的参与度,现行体育体制、教育体制不利于女足的普及,运动员培养理念和方式较为落后,运动员再就业能力不足。指出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改善女足生存环境;加强社会宣传,培育女足市场;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发展女足"特区"带动落后地区女足发展;让女足青少年人才培养回归教育本位;建立健全女足运动员退役再就业保障制度;学习国外先进的足球理念;加大青少年女足教练员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女足竞赛制度和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日本运动心理学会会长德永斡雄先生研制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诊断量表(DIPCA-3),对高水平女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表明,DIPCA-3量表的信度、区分效度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对高水平女足选手心理竞技能力的评价显著可靠.分析显示,高水平女足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有明显的年龄、运动年限、比赛经验及文化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限定级数YO-YO IR2测试以及心率恢复速率评价我国优秀女足运动员的间歇恢复能力。方法:运用测试法对2013年冬训期间的10名国家女足运动员进行YO-YO IR2测试、心率监控以及比赛监测,采集运动员测试跑动距离、心率特征以及比赛中高强度跑动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女足运动员YO-YO IR2测试结果以及心率恢复速率与比赛中的高强度跑动能力具有紧密相关性,提示YO-YO IR2测试以及心率监控可以作为评价女足运动员间歇性恢复能力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力竭性YO-YO IR2测试法相比,采用限定级数的YO-YO IR2测试后的心率恢复速率评价更易于女足运动员接受,在训练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女足比赛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糖酵解供能能力是女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瓶颈。结合河北省女足冬训期间运动员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指出了冬训对运动员提高体能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新奥林匹克淘汰赛制下我国射箭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射箭项目新赛制的实施,对参赛运动员临场竞赛的技、战术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新奥林匹克赛制的主要内容、由此带来的竞技特征的变化以及对运动员临场竞赛能力要求的分析与思考,对我国射箭运动员在新奥林匹克赛制下提高临场竞赛能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姒刚彦等编写的《中国运动员应对量表》,对参加2004年全国女足锦标赛小组赛的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女足运动员因水平、场上位置、年龄和训练年限的不同,在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的特点,提出提高我国女足运动员比赛中应对方式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9.
面对瞬息万变的足球比赛,一个运动员的临场决策能力直接影响比赛胜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决策能力的心理内容(智力水平、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和意志力)进行探讨,从而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决策能力,作到临危不惧,应付自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运动员临场应激评价方式与应激应付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运动员临场应激评价方式量表》和《中国运动员临场应激应付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检验中国运动员的临场应激评价方式、中国运动员临场应激应付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发现应激情境、运动水平和性别对中国运动员的临场应激评价方式和临场应激应付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开展女子足球运动的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校系统开展女子足球运动的基础能力,得出结论:高校女足队员大多数来源于专业队,学校系统未形成稳定的输送渠道.队员年龄结构和训练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利于高校女足持续稳定发展.教练员队伍对承担训练工作是称职的,但教练员、运动员待遇有待提高,高校足高校女足运动发展的基础条件基本满足高校女足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足开展的基础力量,是女中学生,中学生业余女足队员的身心健康和技术水平,势必对我国女足的健康发展有重大影响.本文对中学生女足队员能否用胸部接球及例假期间如何训练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采用了调查、询问、临场统计的方法,经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上述两个问题的结论都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从自我心理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和运动队心理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少年女足运动员成长的心理环境因素,以期为促进少年女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评价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情况及活动特征,为女足训练提供准确的比赛负荷信息,使用SIMI-scout技战术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了比较精确地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赛前高原训练作为一种强化训练方法,其负荷安排对提高女足运动员比赛中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赛前高原训练负荷安排意义重大,但国内外对此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很少,为此,以我国优秀女足为研究对象,对其赛前高原训练的负荷安排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全国女足赛前高原训练负荷安排的规律,为今后的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高水平女足运动员心肺功能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aliant跑台和Cortex Metalyzer 3B心肺功能系统对北京市三所高校高水平女足运动员和普通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女足运动员的心率变化、相对摄氧量显著好于普通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利用自组织系统科学原理,了解江苏青少年女足组织管理、青少年运动员、青少年教练员、训练、竞赛等现状,提炼出对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培养系统有序演进的有益启示,为女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运动员的临场应激应付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Anshel拟制的临场应激应付方式量有为测量工具,初步测定了中国运动员的临场应激应付方式.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在临场应付方式上存在着进攻--回避两种策略和任务--情感两种指向;在不同的临场应激情境下,运动项目、运动水平和性别对他们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跨栏运动项目的特点,要求400m栏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400m栏运动员能否在临场比赛中充分发挥平时训练最佳水平,取决于赛前的身、心状态.对400 m栏运动员赛前心理能力的培养及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分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焦虑状态产生的原因及外在表现,提出了控制临场焦虑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