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情动”(affect)一词最早由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提出,后世的德勒兹基于此提出了“情动”理论,并指出了情动—影像(affection-image)的变体。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的诗意内涵与情感维度营造了真实的人文脉络与时间痕迹,如诗般律动的影像中,身体与自然的情感波动与观众达成互动共振,而塔氏电影中的生态审美及情感逻辑更与“情动”理论间拥有极高的适配性,因此塔氏影像为“情动”理论研究提供了极佳的范本。从身体到自然的情感流动过程中,塔可夫斯基电影世界的生命体验与哲学拷问得以显现,塔氏电影中的“情动”也在此般影像语言中逐步生成。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最活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具体来说,它是指人的喜、怒、衣乐等心理表现,章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刘勰在(心雕龙中提出“为情而造”,认为情感是“”的基础与前提,所以“情动而辞发”、“情动而言形”、情变所孕“、”为情要约而写真“等等,高尔基也认为”富于感情-这是写好作品的最好手段。“因此,为情与作历来是相互关联、必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写作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和审美活动,根本无法拒斥审美情感因素的介入。在新闻作者的审美心理要素中,审美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审美想象等的诱因,影响着审美想象等心理活动。在新闻写作中,从新闻作者的感知到想象、理解都有情感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文社科情感转向理论范式以及新媒体网络运行逻辑,一种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暖”新闻理念应运而生。这一新闻传播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人学”转向和新闻“温度”与“品质”,是具有中国话语特点的建设性新闻观。宏观来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统领,其本身就为新闻传播工作指向了人。中观层面的新闻观应该怎样体现人?怎样为人的精神服务?这取决于新闻文本的价值观,它不同于新闻价值,它是用于判断和左右新闻价值的更为隐秘和更具决定作用的悬置的价值观在文本中的体现,这种价值观念内嵌于新闻文本中,并通过传播过程影响和建构整个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一则新闻从采写过程中产生,我们把它看作是围绕什么人(who)、什么事(what)、什么地方(where)、什么原因(why)、什么时候(when)这五个W的基本要求所构成的新闻文本。这一在作者经过价值判断、记述事件之后产生的新闻文本,内涵着作者对于新闻事件中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的认同。当该新闻文本进入到媒介播发过程时,我们将其称作一则新闻报道。从受众决定新闻价值的观点理解,该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由受众在完成对此报道的解读后实现。所以说,抵达受众一端的新闻报道与原先的新闻文本之间必然已经产生距离,而从新闻文本  相似文献   

6.
周维 《现代视听》2012,(7):72-75
新闻活动中无不渗透着新闻作者的审美情感,然而新闻报道一直讲究追求真实客观。在审美情感渗透的新闻活动中要保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必须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真情动人、理性与情感交融的基本原则。本文试以《人民日报》"走基层"报道为例,分析其新闻作者审美情感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7.
罗学敏 《记者摇篮》2000,(11):17-18
新闻美的接受,是通过受众对新闻的接受来实现的。在当前生活的快节奏下,人们是以一种日常消费的形式来接受新闻的。受众在一些很日常化的情景中,被一些“有意思”的新闻所吸引,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乃至道德判断等,进入一种较高的审美状态。近年来,新闻受众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新闻,使得新闻从内容到形式乃至话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有所触动而引起的主观心理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刺激、内心体验和现实感受条件下形成的。情感能引起欣赏的审美幻觉,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体验。古人云:“感人心,莫先乎情。”就是说,章要想打动读的心,首先应该在情感上吸引读,征服读。新闻不只是单纯地报道事实,传递信息,它的魅力还在于以新闻作品中的浓郁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阶段.教师们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阅读,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当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达到提高审美情趣和走进文本的目的。可是到了初中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只关注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了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阅读这一块.基本已丢失或流于形式。而语文教学,一旦缺少了审美情趣的培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语文科应有的想象力培养、理解力培养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所以我觉得.情感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凝聚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声生不息·港乐季》作为一档纪念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音乐献礼节目,利用“情动机制”来激发受众的情感,打通传受双方的共通情感空间,形成融合统一的“情感共同体”。本文借用德勒兹等人的“情动”理论对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节目一方面通过视听影像以及节目的巧妙设置来制造“情动之力”,另一方面通过“情动”来传递香港和内地一家亲的主流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情动主体”,受众的多重情感亦被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1.
王文彬 《新闻世界》2008,(9):123-124
新闻叙事中的距离,是指读者与文本之间在时空、情感、道德、认识等方面的间隔、差异、认同或指斥。它包括对应形象体系的外在距离和对应着意义世界的内在距离,作者通过“场景描绘”和“概括叙述”两种具体技巧来控制二者的适度比例,最终实现新闻叙事客观真实与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是新闻体裁的一种,而新闻又常常被称为“易碎品”,很多新闻摄影作者平时背着相机忙里忙外,稿子见报不少,可却留不下几张像样的作品来。而我作为一名编辑,每天收到数十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是“老相识”,抓取的瞬间是“常相见”,连图片说明也是“差不多”,吸引不了读者,更震撼不了读者。那么,新闻摄影怎样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使读者看后“眼前一亮”?在情感上觅新。一幅图片作品能不能拔动读者心弦发生共鸣,重要的是情感。关注摄影对象的情感世界是贴近生活的一种深层次体现,也是摄影作者获取形象价值的关注点。情感的主要显现因素是…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有所触动,从而引起的主观心理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刺激、内心体验、现实感受下形成的。情感能引起欣赏者的审美幻觉,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体验。新闻不是单纯的报道事实、传递信息,它的魅力还在于新闻作品的浓郁的情感抒发。具有情感内容的新闻播音作品能以丰富的色彩打动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广播现场短新闻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新闻作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捍、富有广播特点,能通过广播宣传出去. 一件好的广播现场短新闻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所有现场短新闻所共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或者叫三个基本要素。其一是新闻价值较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二是现场感较强,有对新闻现场绘声绘色的描写,能使听众或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其三是篇幅短小精粹,能在三五分钟内听完。此外,它还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就是新闻事实更加具体、形象,更易于为听众所理解,所记忆;文字语言更通俗,更易懂,更适合“播”的需要和“听”的要求。下面谈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15.
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体式、样式、体制。它是作者对现实世界洞察把握下建立起的自己的表达模式,既是作者思想可感性的载体,又是作者把握世界方式,同是也是作者连接受者的中介,其话语方式取决于文本叙述的性质和叙述方式的选择。新闻文体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和评论的各种方法。即“新闻的形式问题,是新闻写作表现内容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方法。”^①文体的角度透视新闻文体创建之初的语言变迁情况,更贴近新闻本体,也是探讨一个时期的某种体裁流变较为独特的视角与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李晓云  王锋 《传媒观察》2024,(1):96-106
本文从德勒兹的情动理论与生命哲学出发,将“小作文”视为一个透视粉丝生命体验的透镜,通过考察粉丝在日常生活中所书写的小作文文本及其书写实践,照见粉丝在研究视角不可见处的情感流变和情动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理解粉丝主体性的另类视角。研究发现,小作文不仅是粉丝在能动的书写中修补自我的情感载体,亦作为“树洞”使得主体在书写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生成自我的力量。粉丝个体不仅在小作文所记叙的“观看情动”中通过对偶像身体的欲望观看满足着自身作为“人”的原始爱欲能量,亦在小作文生成前的书写间隔区间中通过在“粉丝身份”与“社会身份”之间的顺滑切换显现出自身作为“人”的生命冲动。本研究将粉丝主体性定位在粉丝身份与其他身份的交界处,定位在多重身份的消解、重叠、冲突与切换的张力之中,从中我们得见一个多元的、流动的、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指有所触动而起的主观心意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刺激、内心体验和现实感受条件下形成的。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和认识相结合.带有理性的感受。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理和情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事实,用事实说理.从具体形象到思想,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情感因素。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技文以入情”。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很,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妹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  相似文献   

18.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艺术客体较之自然客体更容易激发审美主体强烈的自由情感。根据自由情感的质和量的差异,将其分为陶冶型自由情感、感官型自由情感和沉浸型自由情感三种类型。所谓低碳艺术就是在文本构成上以客观真实为特质,以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或主观真实为基础条件,在与审美主体互作中能够激发陶冶型自由情感,从而促进审美主体身心双重健康的艺术文本,其中客观真实是构成低碳艺术文本的充要条件。一个低碳艺术文本客观真实的实现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基于直观真实或超现实真实;二是基于主观真实。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近代新闻选上、新闻漫画史上,曾有一幅题为“时局全图”的漫画,产生过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第一张时事政治漫画”、“中国时事漫画的始祖”。时至今日,在有些中国近代史参考图集上都有转载和称引。但对它的作者是谁?作于何时?最早刊载于何处?流传情况如何?人们往往知之甚少,甚至弄错,以至以讹传讹。笔者现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对《时局全图》及其作者,作一综合的介绍,供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史、新闻漫画史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金凤 《军事记者》2012,(10):19-20
新闻特写,就是用特写的手法来反映新闻事件。它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截面”或细节.通过多种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