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话”是语文课堂的新境界,是阅读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态度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对话”,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2.
牟月辉 《辅导员》2010,(4):43-44
从传话走向对话,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话型”教学的实施,为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的课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课堂上读书声此起彼伏”“教师尊重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等等。可以说,“阅读对话”这一理念已渐渐为大家所认同。不过,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基本形式,对话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在双方平等基础上的自我建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更多的情境,帮助学生和文本、教师进行有效对话,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有效提问是教师摒弃"一言堂"的重要追求,也是师生"对话"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洁 《学周刊C版》2011,(1):122-122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完成“课本,老师,学生的对话”,而现在,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注重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少,缺少阅读的语文课堂不是好的语文课堂。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知,是完成深刻探究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深对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独白式”教学比比皆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本文对高中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杨建海 《教师》2019,(18):34-34
阅读即对话,对话即阅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多维度对话,进而引领阅读教学走向丰富和深刻。具体说就是师生围绕文本展开的“生本”“生作”“生师”“生生”“自我”多维对话阅读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阅读,能促进阅读教学走向丰富和深刻。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景观。和以往的“独白式”教学相比.对话式教学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教师摘下了知识权威的面具.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的启迪,形成了积极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体验.课堂上洋溢的是思维碰撞的激情,教学更富有灵性。然而,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对于对话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是形形色色的,从而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的对话。缺失了对话教学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大江 《教书育人》2013,(11):23-23
“原生态”本指物质的初始形态,阅读教学的“原生态”,是指阅读教学的本真性、人文性和生活化,以师、生、本在阅读教学中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为特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包扩“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如何实现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本文试从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基于这些规定,我们不难得出:符合时代需求与课标要求的语文课堂,必然是让学生个性绽放、对话自由的课堂。于是乎,为了自由,为了个性,出现了大量脱离文本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头颔首,学生强词夺理、教师微笑附和的“民主”课堂。教材的束缚没了,教师的权威没了,教师轻松了,学生高兴了。语文却在这一团和气里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邢汉林 《陕西教育》2005,(10):21-21
现代阅读“对话”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学生自主阅读的生成基础是“倾听”,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在经历各种体验中实现的,因此阅读教学要维护读者(学生)对文本的“倾听”;而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也是读者对作品不断思考,创造的过程,阅读不应只是对范文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筑深度对话,构造灵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对话能充分预设,引导学生生成;通过对话能链接生活,让学生表达出个性情感;通过对话能促进换位体验,让学生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玉武 《教学月刊》2011,(10):27-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改革十多年了,而我们语文课堂的对话仍然是碎问碎答,杂语喧哗,这样的对话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阻碍了学生自主阅读。既然是“对话”,就要在对话之前“构建阅读话题”。话题好坏关系到对话能否成功,如何让话题具有定向、整合、导行、启发的作用?笔者认为话题设计要把握几个“度”。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最早提出,近百年来,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然而,“陌生化”不是对文本读者的硬性要求,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阅读效果。读者进入文本去寻找的,往往是能够与阅读对象产生亲和力的“知音”和“知己”,是再现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书面文化(文章和文学)的大视野里,“陌生化”不仅是一个心智过程,更多的是诸方阅读主体通过文本中介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既是潜在的,又是显露的;是开放的,又是有界的。而这些对话的基础源于阅读主体对读物的“新”感受。这种“新”感受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所具备的不确定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此“新”:感受一旦确定下来,对于特定的阅读主体来说,对于“他”的阅读过程就结束了;随着新的阅读过程的开始,“新”的感受仍在继续产生着。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个无限循环的触发点,便是“阅读的陌生感”。陌生感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在阅读主体与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不断变换体验的。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从文本与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间的关系及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点明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阅读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确定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场“对话”中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陆燕 《新疆教育》2012,(23):34-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和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对话情境的创设,让师生和文本、编者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不断开展课堂对话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反思?到底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对话情境呢?1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欲望。让学生和文本有效对话文本中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创作出来的,但是读者在朗读作品的过程中对于艺术形象在脑海中进行了二次加工,赋予了艺术形象以新的意义。不同的读者因为其知识阅历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着个性化的理解。郑国民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建立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启迪和乐趣.对话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对文本内容显信息的浅层对话,而应努力引领对文本隐信息的深层对话,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和阅读个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中的“对话”,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还是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下面谈谈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体验性描述:“对话”教学中教师讲解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借“对话”教学之名,把语课上成自由“交谈”课,似乎已渐成时尚。学生以“我以为”的线路与本进行“对话”;“阅读对话”成了学生的“独白篡位”,“教学对话”成了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看法”、“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教师处于不敢“讲解”、不敢“分析”、更不敢“练习”的尴尬境地。这一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这正是我们这些农村语文教师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多重对话的实践过程。作为其中“物”的因素,文本意义既有其确定性又有其生成性。在生成性语文课堂中,立足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阅读需要,文本意义便可能呈动态生成。笔者认为文本意义可以在体验中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