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说"孝道"     
中国与西方关于国家的概念不同,中国以家为国之本,因此孝文化成为经国之大业,可见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世界贡献的最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字从"耂"从"子",先有"耂"而后有"子",所以"孝"之本义,乃是爷爷对孙子的教化.孙子不听教化,则爷爷可以用"卜"去敲"攴",这便是"教"."教"的目的是要弘扬孝道,"孝"的目的是要传延种族.正是这种强大的教化作用,使中华民族作为泱泱大国,绵亘不息.  相似文献   

2.
这里有一则20世纪英国早期的"招聘启事",不仅可以送给青年学子们读一读,"对号入座",而且也应该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应聘",也许会有些新启示和新发现,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很多很多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就是任性!"熊孩子"难教,"熊家长"更难缠!办公室里,几位同事又在对家校关系发感慨.自己虽有几分同感,但也不完全苟同.因为,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其产生的背景和缘由.只有弄清楚"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最终才能落实"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日益加剧的"教育内卷",让家长过于焦虑,竞争压力的传导让很多孩子成为"鸡娃",太多孩子不是在英语、思维等各种培训班里奋战,就是奔波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孩子们花大量时间超前学习学科知识,而成长中必要的体育等素养却得不到重视和培养,"小胖墩"多了,"小眼镜"多了.  相似文献   

5.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玉梅 《现代语文》2006,(10):90-91
现代汉语里"睡觉"就是"睡眠"的意思.但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睡觉"古今的音义都是不同的.古代"睡觉"为"睡醒"义,"觉"字在上古只有"古岳切"一个读音ju é,到了中古时期,为了区别"觉"的"睡醒"义跟其他义项的差别,人们逐渐从"古岳切"分化出"古孝切",今音为jiào,后来"睡觉"一词又派生出"睡眠"之义,并逐渐取代了"睡醒"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如何让你的表达变得更温柔更尊重人?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用词,比如把"谢谢"改成"谢谢你",把"随便"改成"听你的",把"听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一个人是否有学识别人并不能看出来,最直观的就是说话方式。可很多人不会说话,豆腐心,偏偏有张"刀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孝的思想并不简单,他认为在行孝的过程中,"隐"和"谏"同样重要,但是基于中国传统最注重血缘亲情伦理,所以"隐"还是第一位的.然而真正的做法不是一味的"隐",而是"有隐而谏".由于父母的离世,所以孝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父母在世之孝和父母去世后之孝.在这两个阶段,虽然会有些小的冲突,但是孔子都要求人们从真情实感出发做到真正的孝.  相似文献   

1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关于"孝"的名言仍然存在着宝贵的价值,仍旧熠熠闪光。在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对当下社会的家庭观念,父母子女关系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它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庄子》是一部诠释自由的书。《养生主》说养生同样是说"自由",而要达到"自由"的境界,必须实现对"道"的观照。那么"养生之道"是什么?《养生主》用了几则寓言来阐释"养生之道",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养生之道"就是"养神",这也正是养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就是在现代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归纳某一物理规律、物理现象,创设物理环境、物理问题,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从而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建立科学探究的精神.这样不仅仅可以掌握知识,也可以明白科学家认识世间万物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很容易的掌握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四所高中试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即必修课选课走班改革,顿时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有人称试点为"高大上",原来的班级制度则戴上了"土鳖"的帽子,因为在高中就开启了大学模式,也让人找到了欧美高中给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影子;很多离开校园多年的人感叹,"同桌的你"要成为过去式了吗?(2014年1月10日新华网)首先得明白一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并不是浙江高中首创,而是从美国舶来的。教育规律是相似的,"无班级管理模式"在中国行不行得通,我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绘画中,留白就是"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给人创造了一种虚幻空灵的意境;在音乐中,留白就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留下了一个纵横驰骋的空间;在文学作品中,留白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风处觅鱼踪",给人搭建了一个品味遐想的舞台. 留白留得其所,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英语学科的教学也需要这种留白的智慧.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造成师生双方形式上暂时性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流动的寂静气氛,给学生构建一个巩固品味、想像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放飞思绪,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生成.  相似文献   

15.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范畴之一.经过数千年之演进,"孝"无论是内容(孝道)还是形式(孝行)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起源上看,"孝"的主要内容包括:"尊祖敬宗"、"事奉父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等,它都是含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经过了"社会源起"、"家庭转向"两个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孝"则正向"社会回归"."孝"在不同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变革而带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培养"通才教师",让教师朝着"通才"的方向成长、发展,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通才教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曾经有过很多争论,近一段时间以来,"通才"这个话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培养?  相似文献   

17.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人,"人能"就会"校兴",而要"人能",就要各安其位,各尽所长.怎样让教师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界或是教育界之外,"语文"都愈发成为值得专注的字眼。孔庆东老师说过"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不置可否的是,语文有其独特的魅力,左右一个人的潜在实质、左右一批人的感物伤怀、左右升学考试的形势大局,而探究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的过程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出台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八条规定>.教育厅厅长涂文涛把这"八条规定"概括为"二个取消、五条禁令、一条执行、二条措施",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诠释:"二个取消"为政策规范,"五条禁令"和"一条执行"为核心内容,"二条措施"为外在保障.  相似文献   

20.
说到"平行志愿",可能会有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其实"平行志愿"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03年,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就开始在全省实行"多个并列志愿",充分尊重和满足考生的自主选择权.随后,江苏、浙江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开始采取"平行志愿"的做法.由此,"平行志愿"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