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包含多元的正义诉求。教学空间正义是指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空间正义,即以正义为基本视角,按照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师生在教学空间资源的生产与分配、尊严与价值获得承认和具身体验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使教学空间满足并服务于不同教学主体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由而充分的全面发展。其呈现出教育性、差异性和体验性等特征。将教学空间正义划分为教学空间分配正义、教学空间承认正义和教学空间体验正义三种表现形式。其中,教学空间分配正义是以合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目标,以集中对教育善的物品的分配为主要内容;教学空间承认正义是以人的尊严的实现为目标,由爱、法权和团结构成其承认内容;教学空间体验正义是以走向积极的正义实践为目标,以情境创设和实践参与、情意内发与价值体认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中“分配正义”问题的解决不是以“差异性公正”来代替“普惠性公正”,而是按照自由交换、应得和需要的复合平等原则来维系班级权利的流动性,通过保障弱势群体学生利益去体现一个社群如何以相对正义的方式分配资源、建立联结。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没有集体和个体相互承认的关系结构,就没有“正义”的实现可能,班级分配价值要从对“物的依赖性”走向对“人的依赖性”,以关系的正义来保证分配公平,从而树立班级内部寻求理解和认同的凝聚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仁爱思想始终贯彻于班级管理当中。然而,在当代社会中,仁爱以其约束力、交互性与主体性的偏颇已然不在班级管理中占据优势地位。而正义思想以符合学生利益诉求、迎合班级成员的相互认同以及支持师生间合理反馈自我需求等特点,让教师与学生在正义的班级环境下能够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因此,为了从传统的仁爱走向当代的正义,就要从认同学生的本体价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出发,形成连贯、正义的班级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班级理念是班级形象的内核和精神中枢,是班主任教育理念和管理价值观的核心,对学生具有指导、规范、引领、凝聚作用,决定班级发展方向,因此要高度重视班级理念在提升班级管理层次中的重要作用.从实施、运用、内容、范围、新旧继承、生成和原则等七大方面研究班级理念在实践操作中的特性和要求,指出只有让崭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科学教育理念始终贯穿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之中,才能提升班级管理层次,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夏芸 《教育教学论坛》2013,(39):130-131
本文主要立足伦理学视域,以正义为出发点解读教育公平,认为作为教育领域的"最高善"教育正义统摄着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则是教育正义理念的操作支点和实现形式。在教育公平具体执行过程中,罗尔斯关于正义的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姚振玉 《辽宁教育》2003,(11):29-30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也是现代学校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和集体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班主任应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中的主人。 一、确立一个理念——以学生为本 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织,班级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班级管理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总结到班主任工作应做到:关爱、创新、恒心、尊重。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正义是教育人性化的首要价值原则,那么承认正义则是教育人性化的根本法则。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是为了避免羞辱或蔑视,获得尊重和尊严,通过教育交往实现自我发展和认同的伦理形式,较之于分配正义和关系正义,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更具有核心的价值地位。教育人性化的承认正义原则以互动正义和实践性正义为前提,以权利承认、社会承认和爱的多元正义为具体内容和形式,促进平等对待和道德关怀,保护学生的完整人格,维护学生的平等和尊严。  相似文献   

9.
白芸 《中小学管理》2002,(11):19-20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在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场所,更是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学生在校内教学活动以外获得的满足,很多是班级文化所给予的。因而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正义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奠基性价值。当代正义理论的发展,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走向正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正义理论的承认、关系与分配三重维度出发审视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其非正义现象主要表现为:分数至上导致“承认正义”缺失,经济利益导向造成“关系正义”偏差,以及社会分层的教育投射致使“分配正义”匮乏。基于此,我国应构建以正义为基本导向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逻辑,确立以“承认”为内核的价值理念,重构校内校外育人责任联盟机制,纳入基本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以期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西部地区高考生享有的教育机会不公平和西部高校就读学生教育过程不公平影响了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总体进度。要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应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招生制度,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加强政府政策导向,加大西部高校建设投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措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创新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调整、改革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we share several activities we use in our teacher education literacy courses that incorporate a social justice lens. For each activity we suggest resources, offer examples we have created and used in our teaching, and share research to support each activity. The activities build on each other, with the intent of increasing preservice teacher knowledge of how to teach for social justice by moving beyond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lived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to affirming cultures and experiences of all students, creating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classrooms. By experiencing teaching from this stance in our courses, we hope that our preservice teachers take up and teach from a social justice stance in their future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教育中一系列术语进行细致辨析,可以看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含义是宽泛的,是需要做多方面考量的;课、课堂、课堂教学、教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随着培训师、教练以及指导等这些概念的出现,要求不仅对教师的涵义加以丰富,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更好地符合教育实际的要求。从不同层面看,校本研修、校本研究、校本教研与校本科研四个词语是并存的,反映了校本层面上的不同实践活动,和不同研究者对这些活动的不同认识,都有存在的必要。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两者着眼点、实施过程、组织形式不同;行动研究与校本研究两者的联系较为明显,但也有着些许区别。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需以受教育权利与受教育义务为切入点,将该问题放到社会体制的背景中,社会体制便是探讨教育公平问题的正义维度,以分配正义与补偿正义、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为基本的分析概念。由此,在法哲学与伦理学的视域内,教育公平问题便转化成了受教育权利作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如何公平实现的问题。同时,在应然与实然的范畴内,在国家与公民、国家与个人等关系范畴内,公平与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则指向了受教育权利如何得以公平实现上。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教育一直所追求的,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体,更需要公平正义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评价的公平正义关系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科研热情,关乎学校管理的合理有序。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评价制度等不公平因素制约着教师评价实现公平正义,所以需要寻求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制度与体系,注重伦理道德在管理中的价值,尊重、关怀、关爱教师,承认教师的权益和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的价值体系,促进学校管理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广大民众倾心追求的价值目标。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公平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理性思考,认真分析,找准对策,切实解决,以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正义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正义感问题与自身的认知程度、家庭背景、友情、利益等外因和内因有着密切的联系。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正义制度、理性的善、公平的正义、反思平衡等对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学生正义感教育要结合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从内因到外因强化大学生正义感认知、正义感行为和正义感评价。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当代教育的架构,教育公正依赖于制度的公正。教育制度公正是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诉求或公正伦理的审视,目的在于确立符合教育公正理念和要求的规则体系及其行为模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衡量教育制度公正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义感是基本人性的体现,是公民德性的首要的基本的素养之一.正义感的缺乏会带来整个社会合作体系的崩溃.现代公民的正义感,诚如罗尔斯所言,是对人类生活需要合作,合作需要规则,规则必须是平等互惠的一种坚定信仰.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是复合性的,它至少包含了感激、愤恨、负罪感与义愤.正义感来自于社会合作体系中产生的互惠、同情及实践公民权利时产生的责任感.正义感的培育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发育,通过教育公正、教师公正及尊重他人权利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正义感.  相似文献   

20.
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蕴含着正义、责任、自治等概念。他提出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是最优先的本体论问题,一方面对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做了非常重要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批判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理性主义重新估价自笛卡尔以来的法国传统哲学——强调差异性、外在性,反抗整体性、同一性。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能够引导教师去"中心",反对统摄性的权威,使新形势下的教育重构成为可能。同时,他的理论也会使人们重思教育的应然性与可然性,再度在伦理维度下思考社会正义、对学生的责任、主体自律和获得真正自由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