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9年前,上海市格致中学的先驱们在创办书院时取"格致"为名,其意义何其深远."格物致知"出自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儒家宏大抱负的起点,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位列八目的前两位,强调了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与之相呼应,当年格致书院的课程原则汲取了"经世致用"的内涵,可谓目标明确、含义深刻."经世致用"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以此为课程原则,在于注重实学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关注国计民生、解决实际问题,是学校先驱们"富国强民"办学目标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涉世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3.
八目     
《学语文》2015,(2):46
"八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格物"、"致知",这两词来源于《礼记》,《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此书却只提及了"格物"与"致知",并未做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为后世提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宋以来作为儒学两大派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也对"格物致知"作了大相径庭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徐强 《高中生》2013,(7):36
《大学》《大学》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大学》着重讨论个人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后人称之为"三纲领";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之为"八条目"。为进一步服务于理学思想,朱熹加了"格物致知"一章,为《大学》原文所无。  相似文献   

6.
张栻是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曾是岳麓书院的主讲。著名的"朱张会讲"开创了书院会讲之先河,更对岳麓书院的振兴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张栻书院课程内容的哲学基础,其课程的哲学思想主要来自张栻关于"人性善"的哲学理论。张栻的课程思想除了保留了传统的书院课程思想外,书院课程内容更加强调传统的儒家经典,根本原因在于明"义利之辨",将儒家经典视为经世致用之文、载道传仁之体,他还注重经世致用的"天下事",体现出治国安邦的实际作用,旨在培养济世传道、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7.
朱熹的《大学章句》将大学之道落实为"明明德"的内修外推过程,以"明明德"为根本,贯穿三纲领的始终。八条目与三纲领相对应,明明德也就是修身的内在表现。在实现止于至善的过程中,要按照八条目的近道顺序进行,即达到"明明德于天下"需要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  相似文献   

8.
于文斌 《教育文汇》2012,(1):47-48,44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经典,是和《论语》《孟子》《中庸》相并列的"四书"之一。朱熹主张读"四书",当先读《大学》。这是因为《大学》外有"规模之大",内有"节目之详",规模有"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且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从中追求天伦之乐。中国人的逻辑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齐家,然后治国,再平天下。它讲共体。所以儒家的那个“仁”字是“两个人”,就是干任何事的时候都先想到别人。如果儿子做任何事情都能想到父母,这就是仁。父母做任何事情能想到儿女,也是仁。倘若不但想到父母,还想到非血缘关系的人,那就是更大的仁了。  相似文献   

10.
王宏巍 《华章》2007,(12):57-57
孔子讲:"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两千多年来,"修身"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代表之一.《大学》作为一本儒家经典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具体、系统地论述了"修身"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论述了"修身"的方法.因此,《大学》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縂是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曾是岳麓书院的主讲。著名的“朱张会讲”开创了书院会讲之先河,更对岳麓书院的振兴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张縂书院课程内容的哲学基础,其课程的哲学思想主要来自张縂关于“人性善”的哲学理论。张縂的课程思想除了保留了传统的书院课程思想外,书院课程内容更加强调传统的儒家经典,根本原因在于明“义利之辨”,将儒家经典视为经世致用之文、载道传仁之体,他还注重经世致用的“天下事”,体现出治国安邦的实际作用,旨在培养济世传道、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2.
“意诚格物”一词出自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一《大学》,体现着儒家为人处世直至修身治国的根基和归宿,其完整内容被后人概括为著名的“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的前半部分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以今日教育的眼光看,其实讲的即是“学习成人”,或人的自我修养等。它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中国,科学一词是外来词,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以格物而得的知识是科学.“格物致知”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原文乃是“致知在格物”.它的意思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所谓“格”就是发现、探察、研究、推求,“物”指客观物体,“致”即获得,“知”即知识.也就是若想要把知识推广到极点,就必须把每一件事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基础文明素质对于高职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其成人成才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管理和育人的重要环节,更是企事业单位用人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下高职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状况整体较好,但在学习态度、行为举止、社交礼仪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三纲”,蕴含的思想为高职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提出了总的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八目”,蕴含了养成良好基础文明素质的具体途径,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热爱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影响着宋以后的中国教育。朱熹始终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他说:“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他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从日常生活、从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所谓教学生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相似文献   

16.
刘芳 《湖南教育》2008,(5):40-40
一、重视文学教育:时代的选择自古以来,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就是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主要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时至今日,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有教化作用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郝浴是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的教育家,被贬到铁岭后创办了银冈书院,以"致知格物"这核心,开创了书院讲学之风,从而使银冈书院成为东北第一大书院。他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教育思想也影响了清代乃至于后世的教育,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斓 《教师》2009,(10)
物理学是一门探索事物本质的科学,"格物致知"然后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探索事物的本源,物理学与一个人的品格与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志士仁人和进步思想家,其格物致知之志在于经世致用、在于治国、平天下。封建士子的仕途经济也是为了一展经世致用之学。文章论述了封建思想家经世致用之学,由于历史的局限,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未能实现,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救亡图存的主张也未能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中国的出路只能在先进的阶级、先进的政党、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去开辟。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天职?我国的先贤们曾给了一个说法,士的天职是: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要具备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换言之,知识分子要做好两件事:为人与治学。 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不可分,为人与治学要兼备,因为科技是力量,人文是方向。纵观人类历史,每次重大科技发现,如火药、细菌、原子能、克隆技术等,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都带来了新的问题。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