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但实际并非如此.尽管儿童青少年一直在接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但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丑恶现象成为他们的“不道德遭遇”,严重扭曲了他们的道德信念.要扭转今日世风日下之势,当务之急是以正义的制度的强制力教育引导人们,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2.
以当前社会高职生职业生涯为切入点,探讨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就彼得斯的"受过教育的人"概念的三个方面结合职业素养建立高职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的评判准则,最后就当前社会对高职生的期待如何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过大学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上过大学”与“受过高等教育”之间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和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素质所构成的 ,他们的存在引领着一种美好人生的发展状态与境界。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对这一问题的探寻指向教育目的,是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学院教育学和民间教育学作为不同形态的教育学,基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对“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做出了不同的描述。在对两种教育学视角下的人物形象进行汇总、梳理的基础上,找到两者在理解层次上的差异,进行概念理解上的纠偏,以正确理解“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但对何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不同的教育家却有不同的标准。在当今时代,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最基本的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1)拥有道德观念;(2)具有道德能力;(3)言行一致;(4)尊重道德多元化;(5)终身德育。对于怎样培养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要确立两个理念:(1)教师自身要树立道德楷模;(2)参与性德育。  相似文献   

6.
7.
程亮 《教育学报》2012,8(6):44-51
"受过教育的人"的概念是彼得斯教育哲学的出发点。他不仅将它作为教育的内在目的,而且通过这个概念确立了认知标准在教育概念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彼得斯的观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是在知识上显示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拥有"善的知识"。然而,德尔、怀特、马丁等批评者认为,彼得斯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形式化的、先验性的、男性主义的,因而是不完备的。在辨析这些批评合理性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彼得斯有关"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表面上具有普遍的、客观的和先验的特征,实则浸润着彼得斯个人的教育理想和西方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丁学玲 《中学教育》2013,(5):41-46,53
"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从根本上关涉的是教育目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究。文章选取并分析了其中四种较具代表性的视角,即以彼得斯为代表的认知视角、以怀特为代表的伦理视角、以马丁为代表的性别视角和以鲍斯玛等为代表的历史视角,进而对这些视角之间的张力进行了反思,探讨了"受过教育的人"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刘勇 《生活教育》2009,(6):20-20
父母的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那就是“成才的树不用修”。每次我犯错误的时候,爸爸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拿出皮带对我进行狠狠的修理,要么就是:管他干吗?你再和他说都没用.成才的树不用修!妈妈的选择就是在一旁站着,也是“成才的树不用修!”  相似文献   

10.
什么样的人是受过教育的人?这是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着我们用什么(课程内容)去培养和怎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去培养。倘若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缺乏精深的思考,我们的努力将是盲目和低效的,有时甚至可能是负效的。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的过程。只有当我们的心中有一个血肉丰满的、鲜活的、蕴涵着时代精神的理想的人的形象时,我们的教育才能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真正地培植起信念、理想、爱心与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真正成为成全完整的人的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人的形象是思考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电子媒介交流为主导的当代,电子媒介人已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电子媒介人的出现使儿童教育不得不直面如下遭遇:合法性危机、童年的消逝、自然缺失症。为更好地挽救儿童教育,我们要以学习共同体来应对学校合法性危机,以儿童是社会行动者理论重估儿童教育中的童年消逝现象,将身体生活作为儿童成长的基点,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相似文献   

12.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致力于在普通劳动身上开掘人性美,在苦难的命运中升华人性美,这方面的成功突破,不仅使之享举世界,而且对当代学创作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们总是骄傲地将21世纪定义为知识经济的世纪、数字化的世纪、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每每忘了它首先是"人的世纪",是要求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人被教育所"奴役",人在教育中"消失",这也许是当今教育的最大悲哀。直面21世纪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最首要的都是把被"奴役"的人解放出来,把失落的人找回来,让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其出现的伊始就以培养人、发展人为目的,这就注定了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然而不断出现的教育异化现象却给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从教育有限性的视域出发,分析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遭遇作为一种非连续性的发展形式,是个体真实的生存境遇,是生命发展的本真状态。遭遇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难以控制的。遭遇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又是因人而异的。遭遇不是个体的和谐发展,而是发展中的无序和混沌,是“噪音”,是“扰乱”,是前进中的“绊脚石”。但正是遭遇使人具有了存在的厚重感.将人引向了澄明之境。在经历遭遇的过程中,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得以发展,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遭遇》是肖洛霍夫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以其对传统战争文学的突破实现了思想和艺术上的探索与开拓,达到了高度思想性和卓越艺术性的成功结合。肖洛霍夫关注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具有民族特性的人物形象,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哲理情调,在艺术创作上也进行了探索发展。本文试从题材、人物、思想、艺术等方面来论述这部作品的探索与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非道德”与“不道德”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道德”与“不道德”是伦理学上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 ,呈现的是截然相反的使用形态。但在现时的一些文章中 ,经常出现将“不道德”错用为“非道德”,这是必须加以严肃指出并认真纠正的 ,以维护社会道德观念在这个问题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和完善“全球意识”是世界现代学校教育的一大趋势,强化和完善“国家意识”则是世界现代学校教育的另一大趋势。以面向世界为背景的“国家教育”,就是国家强化和完善“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它散布在国家政治、国家法律、国家道德、国家军事、国家历史、国家地理、国家语言文字、国家文学艺术、国家思想学术教育以及现代国民意识、国家意识教育等内容之中,它与现代学校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厚关联。  相似文献   

19.
记得一位外国学者讲过,道德教育的不够好是因为教育不够道德。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不道德现象",这种德育不是对学生正面的熏陶和积极的引导,而是违背德育规律,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相应的人的形象常常是每一文化领域形式的基础,教育也不例外。它意味着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直观。而教育目的则是人自觉地建立起来的理想的人之形象。然而,当前教育目的的笼统、片面,使得教师们无法建立起相应的、理想的受教育者表象,造成实践混乱不堪、各行其是。通过对人的三种基本形象的分析表明,教育目的应该弃抽象而求直观,整合统一人的社会性、个体性于个性生成之中,从而构建起丰满的、清晰的个性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