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题目 :已知铜的密度为 8 9× 10 3kg/m3,1个铜球体积是 8cm3,质量是2 6 7g。这个铜球是实心的 ,还是空心的 ?分析 :判断是否空心的问题 ,一般我们可以从 3个角度进行分析 ,即 :比较质量、比较体积、比较密度。解法 1:比较质量已知铜的密度 ρ铜 =8 9× 10 3 kg/m3,假设体积为 8cm3 的铜球是实心的 ,则它的质量应该是由 ρ =mV得m′ =ρ铜 V =8 9g/cm3× 8cm3=71 2 g ,而此球实际质量m =2 6 .7g。通过比较 ,m <m′ ,即如果体积是 8cm3 的铜球是实心的 ,则它的质量应该更大一些 ,所以这个球是空心的。解法 2 :比…  相似文献   

2.
题目 :将一铁块挂在弹簧秤的下端 ,测得其重为4 .90N。现将铁块浸没于 2 0 0g稀硫酸中 ,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3.92N ,液体的密度为 1.4 0× 10 3kg·m- 3,求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H2 SO4 的质量 (注 :铁的密度为 7.80× 10 3kg·m- 3)。错解 :设反应后剩余铁的体积为V .F拉 +F浮 =G F拉 + ρ液 gV =GV =G -F拉ρ液 g =4 .90N - 3.92N1.4 0× 10 3kg·m- 3× 9.8N·kg- 1=0 .0 71× 10 - 3·m3  剩余Fe质量为 :m余 =ρ铁 V =7.80×10 3kgm- 3× 0 .0 71×10 - 3·m3=0 .5 5 4…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我们每个中学生都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 ,常常离不开创新意识 .现举例说明 .一、探索规律我们从具体、特殊的事例中探究出其存在的规律性 ,或从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 ,即是一个创新过程 .例 1 有一密度为 0 9× 1 0 3kg/m3的冰块漂浮在水中 .求冰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与冰块体积之比是多少 ?解 :设冰块体积为V ,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V′.因冰块漂浮在水面上 ,则F浮 =G冰 ,即 ρ水 gV′=ρ冰 gV .故 V′V =ρ冰ρ水 ,即0 9× 1 0 3kg/m3…  相似文献   

4.
【疑点一】根据公式 ρ=mV,可得“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跟物质的体积成反比” ,为什么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呢 ?解答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它是反映物质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量 .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 ,它的结构是一定的 ,密度也是一定的 .若它的质量增大或减小 ,则体积也必然随着增大或减小 ,但比值 mV是一个定值 ,即其密度不变 .所以只要一种物质确定了 ,则它的密度就确定了 ,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如水的密度是1 0× 1 0 3 kg/m3 ,把水倒掉一半后 ,其密度仍为1 0× 1 0 3 kg/m3 .产生上述错误理解的原因是 :未…  相似文献   

5.
在分子运动论中 ,有原子 (分子 )的半径和数目的估算问题 .现在估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微观模型不统一、计算结果不一致、有时计算误差较大 .例 1 .已知铜的密度 ρ为 8.96 0× 1 0 3 kg/m3 ,摩尔质量Mmol为 6 3.5 4 6× 1 0 - 3 kg,铜原子的实际半径为r0 =1 .2 78× 1 0 - 10 m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为 6 .0 2 2 5 2× 1 0 2 3 .( 1 )试估算铜原子的半径r,并计算出估算半径的相对误差δr.( 2 )试估算 1mol铜的原子的数量N ,并计算出估算的相对误差δN.解 :密度 :ρ =M/V =MmolVmol这是公认的算式 .以下的…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高考物理第 18题注重基础 ,紧扣课本 ,联系实际 ,呈现跨学科知识 ,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 ,对今后的物理教学和复习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题目 现有m =0 .90kg的硝酸甘油(C3H5(NO3) 3)被密封于体积V0 =4.0 ×10 - 3m3的容器中 ,在某一时刻被引爆 ,瞬间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反应的产物全是氮、氧……等气体。假设 :反应中每消耗 1kg硝酸甘油释放能量U =6.0 0× 10 6 J/kg ;反应产生的全部混合气体温度升高 1K所需能量Q =1.0 0× 10 3J/k ;这些混合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T =C(恒量 ) ,其中…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类难题 :盛有水 ,放有木块的柱形容器 ,当再向容器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后 ,求解容器底所受压强的增量Δp .这类题学生求解思路难确定 ,失误频频 .究其原因 ,液面改变深度因素颇多 ,题中隐含物体浮沉 ,讨论尺度心中没底 .如何把握好这类题目的求解思路呢 ?笔者以两道具体的习题加以剖析 ,以求理顺图 1思路 ,把准尺度 ,正确求解 .例 1 .如图 1所示的薄壁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 =1 5 0cm2 ,沉底的柱形木块密度ρ木 =0 .6× 1 0 3kg/m3,长l =2 0cm、横截面S′ =5 0cm2 (木块与容器底没有密合 ) ,水深h0 =1 0cm .若再向容器内…  相似文献   

8.
陆小爱 《物理教师》2002,23(7):55-56
20 0 1年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计算题第 2 1题如下 :在一密封的啤酒瓶中 ,下方为溶有CO2 的啤酒 ,上方为纯CO2 气体 .在 2 0℃时 ,溶于啤酒中的CO2 的质量为mA=1 .0 5 0× 1 0 - 3kg ,上方气体状态CO2 的质量为mB=0 .1 3 7× 1 0 - 3kg ,压强为 p0 =1标准大气压 .当温度升高到 40℃时 ,啤酒中溶解的CO2 的质量有所减小 ,变为mA′ =mA-Δm ,瓶中气体CO2 的压强上升到 p1.已知mA′/mA=0 .60× p1/p0 ,啤酒的体积不因溶入CO2 而变化 ,也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又知对同种气体 ,在体积不变情况下 ,p/T与m…  相似文献   

9.
一、力学综合题例 1 如图 1所示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5 0 0cm2 ,其中盛有水 ,水的深度为 8cm .现将一质量为 1 8kg ,底面积为 10 0cm2 的长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 ,液面上升了 2cm .求 :(1)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 )缓慢向容器中注水 ,至少再加入多少千克水才能使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取g =10N/kg)解析 :(1)本题是应用公式p =ρgh进行计算的题目 .容器中水深 10cm时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ρ水 gh =10 3 × 10× 10× 10 -2 =10 3 (Pa) .根据同一液体内部某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可知 ,水对木块底…  相似文献   

10.
一、弄清题意 ,注意挖掘隐含条件例 1 完全燃烧 4 0g煤油所放出的热量 ,被质量为 5kg ,初温为 30℃的水全部吸收 ,在1标准大气压下 ,水温会上升多少 ?(已知煤油的热值q =4 .6× 10 7J/kg)分析与解 先求完全燃烧 4 0g煤油放出的热量为Q =qm1=4 .6× 10 7J/kg× 0 0 4kg=1.84× 10 6 J .再利用吸热公式求出水改变的温度为Δt =Qcm2 =1.84× 10 6 J4 .2× 10 3J/ (kg·℃ )× 5kg=87.6℃ .若认为这是最后结果 ,就落入了出题者设下的“陷阱” .实际上 ,“在 1标准大气压下”是本题的关键 ,它隐含了“水温最高为 1…  相似文献   

11.
一、定义型依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定义进行计算 ,是所有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基础 .基本计算公式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 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 10 0 %例 1 把 10g氯化钠放入 40g水中 ,完全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解析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 10 0 %=10g10g +4 0g× 10 0 % =2 0 %二、体积密度型当涉及到体积、密度时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溶质质量 =V(体积 )×ρ(密度 )×溶质质量分数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可得溶液稀释的计算公式 :V浓 ρ浓 P浓 % =…  相似文献   

12.
·考点复习·一、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计算时 ,能够正确地对公式进行变形1 一块铝锭质量为 1 0 8吨 ,体积为 0 4米3.铝的密度为        .2 大理石的密度为 2 7× 10 3 千克 /米3 ,1 5分米 3的大理石板 ,质量为千克 .3 需用密度为 0 .8× 10 3 千克 /米3 的酒精5千克 ,要用容积为的容器来盛 .二、密度的测定1 固体物质密度的测定 .要测定某一矿石的密度 ,需用测出矿石的质量m ;然后再把水放入量筒内测出水的体积V1 ,再把矿石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2 ,则矿石的体积为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矿…  相似文献   

13.
对于“求比”问题,我们可通过演算找出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做出解答。例如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其密度比为1∶3,质量比为2∶5,求其体积比。本题通常解法是:先根据公式,推导出要求比的物理表达式,然后两式相除求出比值,解法如下:V1=m1/ρ1,V2=m2/ρ2,V1/V2=(m1/ρ1)/(m2/ρ2)=(m1/m2)×(ρ2/ρ1)=2/5×3/1=6∶5。通过上面演算可知:体积比等于质量的正比(m1/m2),密度的反比(ρ2/ρ1)的积。即求商的比(V=m/ρ),它等于公式中分子的正比与分母的反比的积。如两物体受到的压力比为2∶3,其受力面积比3∶1,求物体受到的压强比。由上面结论则有p1/…  相似文献   

14.
一、同一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与原两种溶液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大小的比较例1已知质量分数为w1的氨水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w2的氨水溶液B(w1>w2)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w为()A.w=w1+w22B.w>w1+w22C.w相似文献   

15.
题为了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即每立方米河水中含沙子的质量)是多少,某学校探究小组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是10·18kg·请你计算出黄河水的含沙量·(ρ砂=2·5×103kg/m3)解法1:10dm3黄河水的质量是10·18kg,则V=1m3黄河水的质量是m=1018kg·根据黄河水中沙子的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是黄河水的总体积,由密度公式可得方程m砂/ρ砂+(m-m砂)/ρ水=V,即m砂/(2·5×103)+(1018-m砂)/(1·0×103)=1,解得m砂=30kg·解法2:同解法1,V=1m3黄河水的质量是m=1018kg·根据黄河水中沙子的质量与水的质量之和是黄河水的总质量,由密度公式可得方程ρ砂V…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在学习初中物理课中,会遇到很多涉及密度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记住以下几点内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理量).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与其几何形状无关,因此一般用密度可以区别不同种类的物质.2.依据公式ρ=mV求物体的体积及质量时,把物体视为实心的体积.3.记住密度单位换算:1×103kg/m3=1kg/dm3=1g/cm3.下面举出一些常见的涉及密度的问题,以供参考.一、物质鉴定问题例1有一黄色金属块,量得其体积为8 cm3,测得其质量为68g,问该物质是否为黄金?已知:V=8cm3,m=68g,求m=?解:ρ=mV=68g8cm3=8.5g/cm3=8.5×10kg/m3.查密度表知:黄金…  相似文献   

17.
例1 体积是1厘米~3的小钢球有多重?把它投入水银里,当它静止不动时受到的浮力多大?(取g=10牛/千克) 错解:钢球重 G=mg=ρ_钢gV =7.9×10~3千克/米~3×10牛/千克×1×10~(-6)米~3 =0.079牛。 钢球受到的浮力为 F_浮=ρ_(水银)gV_排=ρ_(水银)gV =13.6×10~3千克/米~3×10牛/千克 ×1×10~(-6)米~3 =0.136牛。 分析:处理有关浮力的计算题,需注意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18.
一、鉴定问题利用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来确定物质。思路与解法 :先依据公式及题设条件求出待定物质的密度值 ,然后再对照密度表确定物质。例 1.设某空瓶质量为 0 .1千克 ,装满水后质量为 0 .2千克 ,装满某液体后质量为 0 .18千克 ,问该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 ?解 :v水 =m水ρ水=0 .1千克1.0× 10 3千克 /米 3=10 -4 米 3,即 v液 =v水 =10 -4米 3,ρ液 =m液v液=0 .0 8千克10 -4 米 3 =0 .8× 10 3千克 /米 3。查表可知 ,密度为 0 .8× 10 3千克 /米 3的液体有两种 :酒精或煤油 ,但无色的则是酒精。二、倍数问题思路与解法 :此类问题可用“比…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浮力巧算密度,主要是以下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2、利用力的平衡: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3、利用称重法(或称实验法):F浮=G-F拉4、利用密度公式:ρ=mv例1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4,求木块的密度。已知:V露=41V,ρ水=103kg/m3求:ρ木.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木即ρ水gV排=m木g=ρ木gV又因为V露=41V所以V排=V-41V=43V所以ρ水g34V=ρ木gVρ木=34ρ水=34×103kg/m3答: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3。例2木桶中装满水,轻轻往水面放一根2kg的圆木,从木…  相似文献   

20.
例 1 如图 1所示 ,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另有两种不同的液体 ,密度分别为 ρ1 和 ρ2 ,且ρ1 >ρ2 ,现在向两容器内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 ,且都倒满 ,倒入液体的方法是 :(1)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容器中 ;(2 )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容器中 .设A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A,B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B,则比较mA、mB(   ) .(A)mA=mB   (B)mA<mB(C)mA>mB (D)无法比较分析与解  (1)设A容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均为m ,容器的容积为V .根据 ρ =mV ,可求出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A=mAV =2mmρ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