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论文揭示其内涵外延与多元属性,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提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工作是保护与抢救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大工程,揭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珍贵价值,并针对口述档案流失的严重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是我们所面临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梳理土家族历史档案与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成功的关系,运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历史档案文献类、金石类、口述类及其他土家族历史档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少数民族档案的组成部分,以湖南湘西永顺老司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例,探讨谈土家族历史档案的建档保护的保护与利用,以期以此为例,推广行之。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保护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口述档案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概述了口述档案的价值与口述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图书馆的职能与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数据库等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历史档案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档案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也是现代档案工作谏言资政、服务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从历史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历史档案利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7月20日,由中国国家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联合举办,云南省档案局承办的"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在昆明开班。中新两国档案工作合作项目"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开放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献历史档案资源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源。本文对基于开放获取的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献历史档案资源公共管理视角中的档案管理及档案资源开放存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庞帅 《北京档案》2022,(10):30-32
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有利于弥补历史研究的断层、挽救民族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记忆。在分析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该文基于社会记忆视角,采用文献查阅和实践调查的方法,分析我国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的特点和对其进行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采集—保存管理—开发利用”的顺序提出我国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的实现路径,从而构建和传承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云南省档案局口述历史采集工作人员分别前往云南省多个州市县开展彝族口述历史档案采集。采集的对象包括彝族"三个第一"(建国后彝族第一个厅级干部、第一个处级干部、第一个大学生)、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彝族历史文化研究者等。2017年共采集了27位代表性人物的口述历史档案。这些口述历史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建国后彝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杨家旭就是彝族口述历史档案采集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可以有许多,其中之一便是档案化保护。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们分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共同属性、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理论、文件横向运动理论、口述档案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另外,当前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部分保护措施事实上已涉及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5月30日—6月7日,省档案局档案征集人员前往红河、元阳、绿春、金平4个县开展哈尼族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和哈尼族档案征集业务指导工作。此次采集工作对哈尼族历史文化研究掌握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人物以及在哈尼族历史发展中有重大贡献人物的12人进行了口述访谈,这些口述历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建国后哈尼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在开展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是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少数民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入手,以京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实践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及推广策略,包括争取政府更大支持、提升重视程度、实施项目制、加大强宣传力度,以及加强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等,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的保护、传承及发展方向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南少数民族纸质历史档案数量丰富,种类繁多,受历史、自然因素的影响,档案损毁现象极为严重。研究西南现存少数民族纸质历史档案的破损现状和保护问题,可更好地抢救与开发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土家织锦传承人不断流失,使土家织锦这门古老而珍贵的民间工艺逐渐濒危,因此,为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刻不容缓。本文就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的采集、建立、整理、存档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使土家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视野     
《陕西档案》2012,(5):13-15
《北京档案》2012总第259期《档案学通讯》2012.5《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理论基础》作者:吴品才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可以有许多,其中之一便是档案化保护。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分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共同属性、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理论、文件横向运动理论、口述档案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另外,当前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部分保护措施事实上已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复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其他档案、文献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价值,目前面临着失传的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化保护口述历史文化的现状,阐述了数字化保护口述历史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无文字民族沿袭了数千年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使许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步失传.为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遗产,要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和资源体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打造云南民族口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水书是中国贵州黔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水书刻不容缓。抢救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提升每个人的“文化自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图书馆负有不可推卸的使命。民族地区图书馆参与水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云南省作为国家档案局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紧紧围绕云南省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全面开展了抢救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工作。目前,省档案局馆已完成首批对阿昌族、布朗族两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建立了阿昌族、布朗族民族档案数据库。云南省按照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收集和记录少数民族发展进程和文化传统为重点,采取征集、  相似文献   

20.
周秋萍 《兰台内外》2022,(31):64-6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是在国家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技艺逐渐衰落与消失环境下,由国家及地方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参与,所进行的民族文化、民俗技艺抢救与保护活动。因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的资源搜集、价值挖掘与提炼、信息归档等角度出发,探讨当下地方性非遗口述档案采集工作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非遗口述档案内容真实性、档案资金投入短缺性、建档流程规范与合理性、档案队伍建设滞后性等问题,并提出非遗口述档案采集过程中有关档案对象与内容选择、合理档案记录方式、档案价值挖掘、档案队伍与硬件建设的创新方案,以解决口述档案收集、整合与管理面临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