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报刊上谈论出版单位(特别是出版社)的属性时,仍有人说改革开放前出版社一直是事业单位事业管理,因此出版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完全的事业单位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转变。这是不准确的。王益同志曾在《事业乎?企业乎?》(《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引用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政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的性质是事业?还是企业?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同志从出版物是商品出发,认为出版社是企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及其他出版物,通过书店出售,是一种商品,这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了。但是,因为出版物是商品,就说出版社是企业,这个意见,值得商榷。有的同志从目前多数出版社实行企业管理(或企业化)出发,认为出版社是企业。然而,出版社的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是不是一回事,也值得探讨。要研究出版社的性质,就必须弄清确定出版社性质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我认为,确定出版社性质的根本因素不在于出版物是不是商品,也不在于出版社是否实行企业管理,而在于  相似文献   

3.
"人才"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在实际工作却又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大家知道,人才至关事业的兴衰,至关国家的发展.没有人才,事业就不可能兴旺,国家就不可能发展进步.对于出版社来说,人才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出版社生机勃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一个出版社困顿畏缩、违规违纪、经济困难,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匮乏或者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出版社能聚集人才发展事业,而有的出版社却忽视人才培养只想走捷径呢?这与目前我国出版社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没有灵活的管理机制,没有人才决定事业兴衰的强烈意识,就不能在"人才"上做足文章,也就没有事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在出版社人才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的一家大报,在议论出版改革时,引出一家出版社负责人的看法:“加入WTO以后,如果出版社仍然沿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老路,肯定不能适应发展”。再一次把出版社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这个问题尖锐地提出来。《事业乎?企业乎?》引发的深入讨论这使我再次拜读出版界老领导、资深出版家王益同志在《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发表的《事业乎?企业乎?》这篇重要文章。王益同志以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固有的内在含义的科学划分,论证出版社是企业单位而不是事业单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国初期,即使是国营出版社也属于企业性质.虽说当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却未把出版社列为事业单位.1956年¨月文化部党组批准人民出版社等7个出版社企业改事业的报告,即如报告中所说:"为了从组织上保证克服盲目追求出版数字,追求利润而忽视提高出书质量的倾向,出版单位应由企业单位改为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6.
早在1996年,国家经贸委就提出"把战略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不少成功企业能在竞争中独占鳌头,就得益于正确的战略管理.因此,出版社必须将战略管理作为长远发展的制胜之道.那么出版社如何加强战略管理呢?  相似文献   

7.
近来关于国有出版单位转制的问题成为业界同仁议论的热点.其中作为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正在按照已出台的政策,积极稳妥地进行转制型改革,其间尽管也遇到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未进入试点的书、报、刊出版单位,也处于焦急的期待和不甚明确的担忧之中.将少数单位譬如人民出版社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来办已成定论,而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向经营性企业转变也是大势所趋,可是既有公益性成分又有经营性内容的出版单位怎么办呢?大学出版社是算做事业单位,抑或是企业?即便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党报、党刊和人民出版社,其经营性环节怎么剥离,剥离后怎么运行呢?在一个单位中,这两部分的协调也是一个令人挠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出版社必须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出版社既是图书的出版者,又是图书的经营者。”这是对出版工作改革方向的一个重要概括。应当如何理解这种转变和怎样实行这种转变呢?根据我社近年来的实践,有如下体会:一、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出版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这  相似文献   

9.
过去称高校是"象牙塔",高校人做的学问是"学院派",这种背景和氛围自然对高校出版社的性质、定位和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在加快发展我国的出版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战略的导向下,大学出版社被推上了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的改制轨道.这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体制的改革,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由"喉舌论"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喉舌论"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提出的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新闻学说为核心的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观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指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终于,胡耀帮同志在<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这种对新闻传媒性质的界定成为我们新闻传播观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出版社是事业性质,还是企业性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未得到明确认定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上级领导机关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歧犹为明显。主管宣传工作的部门认为出版社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主管经济工作的部门认为出版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与其他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故纳入了企业管理的范畴。最终,大家约定俗成,模糊地称之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对于出版社性质这样的认定以及所产生的相应的管理模式,有的同志称之为“四不象”,是一个“两栖怪物”,似乎不无道理。因为说它是事业单位,但又不享受国家事业费拨款,其生产经营和税收政策遵循的是工矿企业管理模式;说它是企业单位,却又采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手段,在生产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出版社已基本上完成了转企改制的工作.但是,从"事业单位"到"企业法人"这一形式的转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全国出版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更大挑战.出版社如何尽快转变观念、制定战略、完善机制,以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把企业做强做大,是一个十分现实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始在新闻出版行业全面贯彻实施,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了"破冰之旅".此次改革提出了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出版社而言,除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社将转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外,其余绝大多数出版社都要转制为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转制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企业以后应如何具体运作?转制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出版社,具体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在改革新形势下应如何制订发展战略和思路?这些都是公益性出版社在改革中存在诸多困惑和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影视产业的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播影视产业部分的事业性质转变为企业性质"①,使这些产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最终通过产业发展来推动广电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用来保护和约束企业生产和交易行为的法律,和《出版管理条例》会有抵触吗?政府将如何以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出版社?我们已经看到了国企改革过程中相伴而生的闷题,我们应该如何杜绝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出版业谈的最多的是转企改制,机制体制的转变对出版社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是不是出版社变成了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后,就真正是企业了?真正具备了企业生存发展的要素?作为企业,有两个要素是必须具备的:一是对产品的开发能力,二是产品的分销能力(或者叫营销能力).就目前状况来看,图书产品的真正开发者是作者;由于大部分出版社的分销能力有限,出版社的产品卖给谁了,我们只知道一小部分,因此,出版社必须迅速提高产品开发与分销能力以适应转企改制后的市场环境,下面围绕这两个问题谈一点机械工业出版社(简称机工社)在这两方面所做的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巴金同志在《致全国四项优秀获奖作品授奖大会的贺电》中说:"编者和作者应当成为密协合作、互相了解的朋友,大家走向同一目标."那么,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怎样同作者进行合作呢?我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新时期,这种合  相似文献   

18.
图书营销时代的编辑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什么样的体制,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这话用在当今的编辑出版领域亦十分恰当.我们通常讲的新形势下的编辑性质、职能、定位等,如果从出版社运行机制和管理的角度讲,实则就是新的编辑出版体制下的编辑行为问题.这一点,不管我们过去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都是这么做的.那么,出版产业化的大背景对编辑行为又提出了什么新的课题呢?作为编辑个体,该有什么新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19.
毛鹏 《编辑之友》1991,(6):33-35
80年代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出版社(据有关部门统计已达到90%左右)已经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随后它们都逐步走向经济独立、自负盈亏的道路。我国出版社转变体制之后性质有无改变?出版社性质和体制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出版社性质和体制的问题可以说是出版业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通过讨论逐步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出版改革,建立和健全出版社的新体制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按需出版是数字出版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它既能解决小量印刷的问题,又能实现"按需"复制,避免资源浪费,更好地服务图书出版市场。但是当前除了少数几家有特殊性质的出版社,大部分出版社在按需出版领域还少有行动。按需出版的应该如何走?是不是开发或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商设备就是"推陈出新"?是不是发明了一个新的产品就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笔者就以20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