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在课内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也会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运动量适当,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如何安排好体育课的运动量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正是处在长身体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他们都爱好活动,好表现自己,而且在活动中喜欢进行比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讲解动作要领时,尽量要做到简而明。有时采用边讲边做示范,有时先讲、后做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体育课运动量过小,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高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体育课运动量安排是否合适,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体育基本技术、技能能否较好地掌握,而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能否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运动量安排得过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安排得过大,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要把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安排得比较合理,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在于从课的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大课中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特别是处理好练习密度与其他各项活动密度的关系,使课的各项安排符合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身体获得适宜的运动量,这对于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要想使一堂体育课,能得到预期效果,运动量的安排则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客观依据之一,不适宜的运动量,过小使学生的体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过大会超过学生生理负荷量,影响新技术的掌握,更严重的则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量如何为好?笔者想通过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安排运动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高中体育运动量合理安排与否,,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育和作业效果,尤其是对中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影响更为显著.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健康状现、训练程度、作业条件正确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对于增强体质和提高课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由于任务不同,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身体训练程度等不同,所以在课的运动量方面也有所不同.如果课的运动量过小,便不能使机体在机能上、生物化学和形态结构上产生应有的变化,也不能获得应有的锻  相似文献   

7.
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体育课是锻炼学生身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所以研究如何改革体育课使之更有实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活动技能是目前研究学校体育的当务之急。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多是停留在只重视统一要求的教学,有的示范性公开课看来尤似军训式——队列整齐、活动内容和运动量等大多一致,因而把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化”了。西德专家主张“笑声加汗水”是有其科学道理的。如果汗  相似文献   

8.
长跑是青少年学生四季锻炼身体的好项目之一,是提高耐力和心肺功能的一种好方法。经常参加长跑练习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同时又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由于长跑练习不受场地器材等限制,男、女、老、少皆宜,所以更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然而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却又不得不面对学习压力较大,余暇时间有限这种现实状况。那么怎样更好地科学把握好长跑练习的运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运动量过小,则收效不大,如运动量过大或安排不科学合理,则容易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或伤病,从而影响学习和健康…  相似文献   

9.
谈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关切的问题。一、什么是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负荷量和强度对学生机体作用的大小称为运动负荷。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候炎热,给室外体育课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结合本地区气候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专排教学内容。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耐热能力,又要考虑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其体质的目的。2.运动量不宜过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好课的运动量和密度。开始部分时间不直过长,应随时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对体弱和体温调节能力差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提出不  相似文献   

11.
1.体育课中教师不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学生增强体质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不利,只有适宜的负荷才能使机体产生良好的效果,对于掌握运动技能,技术和发展身体才有价值。在体育课中以多大的负荷,才能产生良好效果,涉及到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这个标准就是本探讨的内容。现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是否科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和掌握运动量曲线的趋势,使之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据有关资料和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中、小学体育课运动量曲线基本上可分六种类型: 第一种:早峰型(如图1) 运动量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前半部,呈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需要进行经常的、全面的体育锻炼。单靠每周两节体育课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把课内外活动结合起来,按照两个《暂行规定》的要求科学地安排活动时间,实现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使体育锻炼过程具有不间断性,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体育课要有适宜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都十分注意,如何根据课的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而人们也常常把运动负荷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评定负荷的指标,其中,以平均心率和运动量指数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实践中,我们发觉这两个指标是存在差异的。到底用那个指标更可靠些?本文就是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合理安排中学体育课的运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技能技巧的重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量,提高课的质量,是我们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的不断发展,对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把课的运动量和密度安排得更加合理,使学生不仅掌握运动技能,而且又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正确的掌握和评定体育课的运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一般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一堂课中进行繁琐复杂的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实践证明,“课课练”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系统、科学地安排“课课练”,能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不断地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素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有效地落实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形成条件反射后,能促使学生利用“想功”(即头脑里产生对运动表象的回  相似文献   

18.
王富兰 《体育教学》2008,(11):67-68
合理安排和调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的同时保证学生运动安全、防止运动意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体育教学中,过小或过大的运动负荷都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则又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身体限度,对学生运动安全则会产生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运动量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这是体育教学中泛指的概念。通常人们把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数量(次数、距离、重量)、时间、动作质最、运动密度和强度的外部数值,作为衡量课的运动量的因素,但却忽视了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对所承受的运动量而引起的机能反应不同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应当把人体对运动量所引起的生理机能反应的内在的客观数值,作为评定运动量大小的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的本质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如果体育课教学忽视安全与安全教育,就很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健康,甚至造成终身的残疾。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切实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一、要重视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