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皮的陶双杰不是违反课堂纪律,就是与同学打架、闹纠纷.对总是给我"惹事"的他,我始终没有好感.这学期的一次班会课上,在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时,有几个同学推荐了陶双杰.因为与刚入学相比,他的确懂事了很多,而且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也不错,尽管我心里不怎么乐意,可是为了不违背同学们的意愿,我还是将他列入了奖励者的行列.从我手中接过奖品时,他很高兴,脸上还有些害羞的神情.  相似文献   

2.
[送别] 朋友明天即将上刑场,我为他查点陪葬的物品.这里面有父母给他的生命,发小给他的童年,同学给他的友谊,书本给他的知识,青春给他的叛逆,高中给他的离别,大学给他的初恋,情人给他的刺激,妻子给他的温馨,同事给他的快乐,儿孙给他的欣慰、幸福,还有朋友们给他的感动.我把这些装进叫作回忆的盒子,他接过去哭着说:"原来我的一生中珍贵的东西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盒子."我咧着嘴笑笑:"出行的话,行李还是少一点的好啊."  相似文献   

3.
作为班主任,在和孩子们打交道时总是能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事情.比如学生刚入学不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班级按惯例一周一换座位.有一个孩子的坐垫系在椅子上拿不下来,他便在原地不走,我看到后,帮他解下来,问题解决了.可第二次轮换他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这次把椅子给他直接挪过去,并且告诉他,当你遇到同样问题同样方法没能解决时,你应该去寻找其它途径,不可以等待.  相似文献   

4.
办理入学手续去年我在英国学习时住在伦敦南部一个叫弗里斯特罗的小镇,小镇上有一所小学。女儿来到英国后,我就选择了一个星期一,带着女儿去找校长。校长是一位个子高高的英国绅士,态度很和蔼。他问了我女儿的年龄,说应该上二年级,但又抱歉地告诉我二年级已经满了,让我另想办法或者向本地COUNCIL(地方行政部门)申诉,并且给了我申诉的电话号码。一到家里我就给COUNCIL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工作人员,他认真地询问了我的情况,并让我留下了姓名和住址,说马上寄东西给我。第二天,我就收到了COUNCIL寄来的两张登记表格,还有2001~2002年度入学登记册一本。登记册的封二里说,除英文外还有中文、葡萄牙  相似文献   

5.
张磊 《教育》2012,(31):39-40,30
他是我在新学期认识的第一个学生。当时的他,正被班主任罚站在全班的前列,高高的个子在同学们面前显得海拔有些高度。当我看到了他有些窘红的脸,毕竟是刚入学的新生,班主任已把他作为班里的重点关注对象——据说是不服管的"主",刚来就敢顶撞老师。不轻易否定学生当时我在教室外面等着给学生上课,班主任在里面给学生训话。我看到了被班主任叫到学校里来的学生家长。我微笑着和这位家长打招呼,家长却一  相似文献   

6.
办理入学手续   去年我在英国学习时住在伦敦南部一个叫弗里斯特罗的小镇,小镇上有一所小学.女儿来到英国后,我就选择了一个星期一,带着女儿去找校长.校长是一位个子高高的英国绅士,态度很和蔼.他问了我女儿的年龄,说应该上二年级,但又抱歉地告诉我二年级已经满了,让我另想办法或者向本地COUNCIL(地方行政部门)申诉,并且给了我申诉的电话号码.   ……  相似文献   

7.
看似无微不至的关爱行为,其实是极度不信任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剥夺了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给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儿子小时候三天两头感冒,没有办法上幼儿园。因为我在学校教书,就让他提前入学了,想着这样可以天天照顾他。上学、放学路上,我替他背书包;每节下课前,我端着水在他们班级门口等着;体育课上,我跑去给他擦汗、换衣服……因为儿子年龄小,又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在学习上我更是不敢放松:  相似文献   

8.
“老师!”……一个粗重浑厚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回头一看,一个又高又瘦的男生站在我的面前,虽然他已经脱尽稚气,可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王山(化名)。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第一次见面就记住了他。在高中入学自我介绍中,他这样说过自己:“我爱踢球,不喜欢学习,曾经逃过学,旷过课,打过架,捣过乱。我不是个好学生,老师都不喜欢我。”  相似文献   

9.
正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人生的必修课,教会学生沟通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新生刚刚入学,班里一个男生引起我的注意。他急脾气,好冲动,经常与同学、老师、家长发生冲突。一天晚上,熄灯铃响过了,他还在打电话。生活老师提醒他,他不仅不听,还和老师理论起来。第二天,生活老师把信息反馈给我,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情绪很激动,没等我说话,就开始控诉:"我感冒了,给我妈打电话,让她明天给我送点药来。被老师看到了,说我不自觉,还说要开除我住宿。她一  相似文献   

10.
蜷着腿儿     
老师在给刚入学的小明量身高时,发现他蜷着腿儿,于是问道:“你干吗不把腿伸直?”小明说:“我爸爸每次上车时都对我说:‘量个儿的时候,要蜷着腿儿。’”蜷着腿儿  相似文献   

11.
好交往     
留思 《小学生》2007,(6):26-27
1966年文革爆发时,我在上海,读小学一年级。我1965年秋入学。入学前,母亲用人造革给我做了个书包,人造革料子是家里换椅子面子剩余的。母亲又领我到街道食堂,为我买了五块钱的饭票和代价券,让我上学后可以自己到食堂  相似文献   

12.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入学的时候会和老师这样说:“我的孩子很聪明,10以内加减法都会做了,不信你可以考考他!”入学后,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再学一年级的数学只不过是炒炒“冷饭”,因此,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会比关注数学多得多。“孩子们真的是会了吗?”我仔细观察刚入学的孩子,发现孩子对数学的感觉分为三类:1.先知先觉型——有的孩子小时候数感就特别好,不用大人怎么费力教,他自然而然就会了;2.不知不觉型——有的孩子教过了他才会,不教绝对不会;3.后知后觉型——有的孩子任凭你怎样启发诱导,他就是不会,等过了一段时期,他才慢慢觉悟。我和…  相似文献   

13.
管美玲 《辅导员》2013,(3):52-53
初遇"星星的孩子"新生入学第一晌.我从家长们手中接过一个个孩子后安顿到座位上,开始了新生的入学常规教育。没过几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安(化名)。因为这个特殊的孩子,我班新生入学前两天的常规教育效果很不理想.我决定与家长接触,问问小安的情况。家长介绍,小安自一岁半起突患自闭症。这些年,他们也很多次地带孩子求医问药,总不见好转。新生报名时,怕学校拒绝孩子入学,所以隐瞒了孩子的情况。哦,孩子患有自闭症!怪不得他的言行有些怪诞呢!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通常表现为语言障碍、交流  相似文献   

14.
“妈妈,给我也补上两个补丁吧。”不知道什么时候,刚刚念一年级的儿子一只手拿着一把小剪刀,一只手拿着自己的裤子,悄悄地溜到我的身后,把我吓了一跳。“刚刚买的新裤子,补什么补丁?”我被他弄得莫名其妙,顺手接过那条裤子,仔细一看,不由得火冒三丈,好好的一条新裤子,被儿子硬是在每个膝盖上剪了一个大窟窿,怪不得要我给他补补丁。想想我好不容易才下的决心,花了好几十块钱,给他买了一条“大拇指”裤子,作为入学的礼物送给他,他竟然三下五除二就给毁了,我便对他大声斥责“:你怎么能剪破它呢?知道我花了多少钱买的?妈妈都没舍得买这么贵的裤…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高中语文老师陈文先生,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脸庞,白白净净的,完全是一副书生的样子。我们高中一入学,便是陈老师给我们教语文,算起来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陈老师给人的印象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他讲课时总喜欢倚靠在讲台上,用肘支撑在讲台上,捧着书,不疾不徐地说起来。虽然他的声音不大,但每句话都可以让你听得十分清楚。不像有的教师慷慨激昂地挥臂拍案,朗声疾呼,陈老师就像和你在聊天,在温和与平静中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新生入学后,我给学生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对盲校初中教师说说心里话>.在给一班布置时,我提示道:"人们常用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老师的奉献精神,特教老师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初遇"星星的孩子" 新生入学第一晌,我从家长们手中接过一个个孩子后安顿到座位上,开始了新生的入学常规教育.没过几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安(化名).因为这个特殊的孩子,我班新生入学前两天的常规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我决定与家长接触,问问小安的情况.家长介绍,小安自一岁半起突患自闭症.这些年,他们也很多次地带孩子求医问药,总不见好转.新生报名时,怕学校拒绝孩子入学,所以隐瞒了孩子的情况.哦,孩子患有自闭症!怪不得他的言行有些怪诞呢!  相似文献   

18.
[问题]我5岁的女儿很爱听故事,只要有空我就会念书给她听,但并不刻意让她认字.因为我听说,孩子上学后会因为老师教的东西已学过就不好好听讲了.可我也听说,现在孩子入学后的识字量非常大,如果一点也不教孩子,孩子入学后会非常吃力.再看看自己身边的那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在教孩子认字了,有的还认了不少,我是不是该像其他家长一样教孩子认字呢?可我又担心操之过急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那么,孩子入学前认字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呢?  相似文献   

19.
蜗牛的天空     
我相信只要它努力,最终会爬上山顶。在那里,它所看到的景色和雄鹰是一样的。于智博来到美国的米歇尔小镇实属无奈。16岁的他在中国的高考中落榜了,父母为了让他能读大学,给他在米歇尔高中办理了入学手续。到学校没几天,于智博便发现自己原有  相似文献   

20.
上篇:父母的苦衷我在吉林省通化市某单位工作。儿子正读高一。这所学校虽然是普通高中,可儿子的考分还是不进线。为了入学,我和丈夫四处求人,几乎累断了腿,还搭上8千元!因为我们两口子没赶上读书的好时光,决心让孩子好好受教育。尤其是现在各行业竞争激烈,没有知识只能受淘汰。从孩子上小学起,我们就给他规划了远景目标,每月从有限的工资中为儿子存上一笔钱,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孩子上大学创造有利条件。如果真能如愿以偿,我们就能在亲戚朋友面前争来面子,我们两口子也没白操心,我也算一个最幸福的女人了!点击:这位母亲的愿望无可厚非,要求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