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卢卡奇从对商品经济的特点解剖出发阐述物化范畴,揭露了物化对人的禁锢。卢卡奇进而提出总体性理论,希望通过渴望总体性唤醒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热情,克服物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①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1]),这种批判也成为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物化"是卢卡奇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一系列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既有其理论的大胆创新,也有其固有的内在缺陷,这也是本文的考察重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于他1923年发表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的物化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前人尤其是马克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凝结而成。其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无不透视着一个伟大哲学家智慧的光芒。我们研究他的物化理论离不开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评价,特别是对其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给予适当的凸显,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17,(1):78-8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捷尔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问题给予了关注和解释。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界的基本共识是‘物化’理论是对‘合理化’理论的进一步阐发,但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大多都只停留于这一基本共识的层面,对二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展开具体性探讨的还很少。据此,文章拟通过对马克思·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捷尔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在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认识和解决如今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异化问题提供启示和助益。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议最多的著作。"物化"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概念,更是卢卡奇早期理论探讨的中心话语,也是他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思想武器。"物化"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其中的物化与物化意识引起了哲学界的“物化热”,他的物化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开始,得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必然的现象,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历史的二元对立,认为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他的物化理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严重的错误。笔者试图对他的理论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物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卡奇从对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现象的分析出发,深刻揭示了普遍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进而提出无产阶级要通过“整体性革命”来克服物化的理论。分析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具体内容,探寻物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并揭示其哲学本质,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协调好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关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出发,界定了物化的内涵。文章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了辩论思考,指出他把物化和理性化结合起来研究,认为理性化加剧人的物化,物化导致人的物化意识生成,这样人就无法超越物化,而物化的消除有赖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他对物化和理性化展开批判,强调人的主体性、高扬人道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示作用,他指出庸俗马克思主义就是物化意识的理论形态,并对庸俗马克思主义进行鞭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对物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将物化的消除诉诸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是从异化或物化现象的批判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他们的批判都紧紧围绕着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而展开的.但从其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涵义范围界定等方面,二者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创立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物化思想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二者有着许多相似性,但在理论起点、概念表述和消灭途径等方面又存在着相异之处.这些方面需要我们从理论内涵上深入把握,以便厘清二者的异同.本文就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粗略的对比探讨,并且说明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普遍的物化,经济活动、政治和意识形态都处于物化状态。人也从外在到内在都被物化了。消除物化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消除物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物化是人的劳动的对象化,创新物化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对象化。创新物化可分为自然物的人工生产、加工制造、功能模拟;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新产品;物质使用价值、能量转换技术、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创新物化是人与物的资源的新组合,是设计与演进的产物,关系物化与虚拟物化是创新物化的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曾公开发表前,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已被各种哲学流派广而谈之、审之、引之,甚至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硅臬"。因此,通过研究其"物化"思想的要义,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社会制度下中国农村发现的现状,对于我国农村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异化问题既是现实生活问题,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异化观和卢卡奇的物化观在概念内涵、产生根源和克服途径方面均有着不同。马克思严格区分了对象化与异化,而卢卡奇却将对象化与异化等同起来;马克思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将异化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卢卡奇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在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马克思诉诸的是生产劳动,而卢卡奇诉诸的则是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人的物化的抗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的前提便是存在着自主决断、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个体道德总是表现为一种良心导向的行为选择,这是市场经济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提供可能性的一面,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即对人的物化的诱迫,则体现着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人格教育对人的物化抗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以“格物”为逻辑起点.以“味象”为基本方式,以“物化”为高峰状态,以“虚静”为心理条件。这些构成了古代审美体验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物化论     
"物化"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一个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审美心理范畴.中国有着丰富的"物化"范畴论."物化"也就是"移情".就是"自然的人化".中国美学的"物化"论植根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