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中国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教育学思想理论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学主要有五个科学概念:教育、教育创造、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并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教育创造是贯穿于统一整体的灵魂。建构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其建构的经验教育科学体系思想丰富、造诣深厚.他认为,人们并不能从根本上排除教育学可以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但传统教育学包含的科学因素太少.教育学要想发展成为科学,必须依靠经验教育科学研究,只有做出排除教育学中一直混合着具有道德或政治需求的科学陈述、意识形态教条和实践教育性教学方法的方法论后,人们才可能期望教育学朝向一种相对自主的经验教育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生活与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初起,教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日益趋向科学,成为“教育科学”,而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学”逐渐消失。但是教育科学所导致的教育生活与人的失落,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三种危机:知识论的危机、分而不合的危机、意识形态的危机,却使教育学的出现成为必要。同时,无论是失落,还是危机,根本上都是忽视了本真的教育生活,所以,本真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教育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揭示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和创造合理性教育的学问。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和教育思想。教育发展的合理性就是教育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对象是教育现象,方法是实证,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目的是创造合规律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教育哲学是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学问,对象是教育思想,方法是前提反思,任务是反思教育思想的前提,揭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目的是形成对教育的整体的和根本的认识及系统的教育观,沟通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的科学化即教育学的合理性,教育学实现科学化必须通过研究教育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创造合理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5.
林森  李心悦 《教师》2013,(8):10-10
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首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的教育思想对近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其独到的观点对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仍起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一直存在着教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之争,并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关于教育学性质的大讨论.这里探讨的就是引发这场大讨论并处于讨论之风口浪尖的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雷钦卡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方面:在教育科学方面主张价值中立,以建立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教育科学体系;在教育哲学方面,倡导进行超越科学的价值教育,甚至是价值灌输,以捍卫个体人格的稳定性和社会最低的价值共识.布雷钦卡的这两个转变--从教育学向教育科学的转变,从教育科学向教育学的转变--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显示了其教育学思想的稳健性和新保守主义倾向,体现了德国教育学对科学时代和价值多元主义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胡德海先生一生以教师为职业,以教育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主要的学术事业。他的教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他的研究成就涉猎了教育学体系的构建、哲学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等领域,其中渗透的学术品格和人格精神给予人们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思想曾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哲学世界,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的方法论,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主要是提倡教育实验、提倡整体观———整体教学与发展整体性的活动课程及知行合一、提倡理性和自由,这些方法论的观点对后世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思想教育工作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无疑是每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拟通过对思想教育目标的分析,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对思想教育的心理艺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构建终身教育学这一新兴教育学科的必要条件.即将构建起来的终身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将处于主导和主体的地位.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终身教育,这就决定了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终身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等两个方面.由于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和正在使整个教育科学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同时终身教育思想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化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也将得到最有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有着十分广阔的研究领域。它的体系,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立论,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为中心,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及其相互联系为经纬构建而成。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大厦,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如何使思想教育工作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无疑是每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拟通过对思想教育目标的分析,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对思想教育的心理艺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夸美纽斯(Johanh Aln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被捷克人民誉为“捷克文化巨子”之一。由于他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上的开创性贡献和卓越成就,人们誉他为“现代教育之父”。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启迪了世界各国的教育革新运动,其教育学体系为现代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虽然他生活在近代,他的教育思想也是针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的,但是直到今天,我们拜读他的教育著作,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却依然会有很大的感受,还依然能够从中得到关于做人、关于教人的深刻的哲理思想。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enen)运用现象学的独特方法,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进行了十分有益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生活的体验、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和对学生主体性的体验"[1]等等,由此创立了教育现象学即他所称的"智慧教育学".他在教育研究中所展现出来的敏锐而细腻的分析、精辟而深湛的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逢贤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学家和道德教育研究的巨擘。他毕生献身教育科学,为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德育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丰富深邃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思想,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他不仅身体力行地进行教育学研究,而且大力支持并参与组织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的学术会议。他在德育学科建设上也贡献卓著,在全国率先开设德育原理课程,并为编写师范教材《德育原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关于中国教育学科学化的探索具有深远意义,在教育学术史上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永恒命题,也是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当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正确方向;也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发展进程,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水平;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和当代发展,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性,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魏书生是我国当代名的教育改革家,他以自己坚定的职为信念、忘我的工作精神,开创了教育改革的新天地,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开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魏书生教育思想源自他的哲学思想、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科学理论以及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百家之大成,学习和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秘将对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康德对教育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作为一代思想泰斗,其理论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众多思想家,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也影响了后来的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一个世纪以后,仍掀起了一个新康德主义的哲学狂潮,像科恩、那托尔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都是他的思想的继承者。本文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贡献。一从整体上看,康德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是由于他在大学的讲坛上以哲学家的身份讲授了教育学,以及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康德的教育学说与洛克、  相似文献   

20.
韩德燕 《教育与职业》2012,(25):106-107
廖世承1892年出生于上海嘉定,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理科).1915年赴美留学,在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回顾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在日寇入侵、举国遍燃烽火的1938年受命组建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一生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重新研究审视廖世承的教育学思想及学说,梳理教育思想,变革教育思路,仍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