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我从中大艺术系毕业后,系主任吕斯百先生介绍我到“中华全国美术会”任秘书。第一次远离学校的学习生活,骤然走到工作岗位,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每天上下班都是坐办公室,感觉生活极为单调。  相似文献   

2.
一我出生在1976年的山西。山西姑娘没见过小溪青山之类,基本上处处灰头土脸。我1993年考大学离开山西,坐了三十多小时火车到湖南,清晨靠窗的帘子一拉,我都惊住了,一个小湖,里头都是荷花——这东西在世上居然真有?就是这个感觉。孩子心性,打定主意不再回山西。就在这年,中国放开除电煤以外的煤炭价格,我有位朋友未上大学,与父亲一起做生意,当时一吨煤17元钱,此后十年,涨到1000多元钱一吨。煤焦自此大发展,在山西占到GDP的70%,成为最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家里添了电视机,的确有了许多快乐.刚开始那阵,一家人早早坐在电视机前,守着看一个个节目.渐渐地,我就有了“累”的感觉.我的业余爱好是“爬格子”,看电视的愿望是多欣赏一些好的文艺节目,尤其想看看电视剧.可许多时候,我眼巴巴坐  相似文献   

4.
我在审读2006年第四季度维吾尔文版《乌鲁木齐晚报》、《新疆法制报》、《亚洲中心时报》、《伊犁晚报》当中,感觉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质量上,以上4种报纸都非常吸引人,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好像坐家里就看到了全世界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我感觉这4种报纸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上了新台阶。一是内容有了很大拓宽,用的稿件具有指导性、新闻性、真实性、时代性,可读性。这主要体现在栏目设置的丰富多样,内容更加贴  相似文献   

5.
改版前我干了5年文化版主编,改版又干了半年了,二者相比较,我的感觉:变化还是很大的。最直观的感受是工作量增加了。现在我每周编7个新闻版,每月编30个版左右。以一个版5000字计算,每月要编发15万字。我经常一天要在办公室坐十个小时以上。尤其是周一和周三的晚上,同时编两个版。记者出去采访下午陆续回来,晚上集中到达我手上。一开完编前会,美编又要催发稿子。这个时候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工作量增加了感觉倒不一定是累。我觉得,编辑是最无私的职业,跟厨师有点像——在厨房把一根胡萝卜雕刻成一朵花,这个过程往往是愉悦的。而且,厨师最大的快乐是他做出的一桌子菜被食客们吃得一千二净,  相似文献   

6.
子川 《全国新书目》2013,(12):113-115
《香火》是一个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阅读姿势的小说。感觉有点像坐过山车,意想不到的人物关系及它们之间似乎不对称的位置与组合,一次次,搅得我几乎有点转向,有时甚至感觉到一种被颠覆的感觉,又转回来,那车仍在轨道中。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6日,大陆赠送台湾的一对大熊猫终于在四川卧龙亮相。下午4点整,我拨通了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的手机,电话那端长嘘了一口气:“是小戴啊?哎呀,我刚坐下来,眼皮子都打不开啦!”放松的语调,让我感觉就像在跟一位久别的好友通话。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6日,大陆赠送台湾的一对大熊猫终于在四川卧龙亮相.下午4点整,我拨通了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的手机,电话那端长嘘了一口气:“是小戴啊?哎呀,我刚坐下来,眼皮子都打不开啦!“放松的语调,让我感觉就像在跟一位久别的好友通话.……  相似文献   

9.
有几本薄书,一直装在包里,坐地铁,坐出租,或朋友聚会早到,或晚上睡觉前,都要翻上几页。感觉读书就像玩核桃一样。这种感觉不是玩钢蛋、玩铁蛋、玩石头那样太沉。沉重的厚重的阅读会使人心里发怵,我不是不需要,而是阅读它们需要大段的时间和良好的心境。  相似文献   

10.
当了快20年的记者,我很少感到有消闲、从容的时候。如果一旦有了“闲”的感觉,那么伴之而来的一定是“虚”的不安。这时,我就会告诉自己不能再在办公室坐、编辑部呆,该下乡了。该到那山沟里、原野上、机构中去了…… 十多年间行色匆匆,每次下乡都给我以感悟,给我以启示,给我以活力,使我又能充实一阵子。一些在全国、全区获奖的好新闻就是在这行色匆匆中抓到的;一些在当地受到好评被认为是有指导性的典型报道也是在基层发现写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爸爸: 我好久没这样叫了,好久了.张开口都是陌生的,好像有一个长久的死寂的冬天,把这两个温情的字眼淹没了.从我的八岁到我的十八岁,我都没有开口叫过.整整十年. 十年.我一想起都觉得这是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漫长.回首凝望的时候感觉怎么也望不到头.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很羡慕记者 的工作,尤其是对名记者 甚是崇拜。连新闻圈子 里,也是愿意当记者的人 多。群工部则是许多人瞧 不上眼的工作。有人称它 是穷工部,有人称它是收 发部。总之,这是一个无 名的岗位。但人各有志, 我在群工部一干就是十 一年,我热爱我的工作, 它是新闻事业的一部分, 是报社的一个窗口,这里 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党报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 我在宝鸡日报负责编辑“群众呼声”版的工作,这个版的编辑、组织工作都由我一个人负责。由于我的稿子多是舆论监督方面的内容,每篇都要认真核实,常常为了一篇稿子要到基层去跑好几次。 我跑遍了周围250多个县、乡、村、组,坐过大客车,坐过货车,也坐过三轮车、驴车;没有车,两条腿也走去,别人一听说是搞问题调查的记者,你往往要受到各种冷遇。可是我一想到那些身在困苦中的人们,说什么也不能懈怠。有一次我到一个偏远山村调查学生辍学的情况,步行翻了两座大山三个大沟,终于在山背后找到了失学放羊的小学生,我累得靠在这个小学生的身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孩子只有11岁。他  相似文献   

13.
假如我是实习生,我得好好选择,究竟到哪个单位实习?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人民日报>当然好,去不了能到海外版也行呀.但一开晨会我就被雷倒了,好家伙,密密麻麻竟然坐了五六十个实习生呢!这么多人都是来实习的吗?有这么多机会给各位吗?有那么多稿子可以写吗?写出来能够登得出去吗?  相似文献   

14.
心里涌动着战斗的激情 起风了,海浪被客船分在两边,甲板上的旅客很多,我是其中之一,这是我一生都会铭记的时刻——2011年10月9日,鲁中晨报“徒步环渤海”开始的时间. 从烟台坐船到大连,从那里开始我们的徒步环渤海之行.对于坐船我并不陌生,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小船,这次坐的是一艘大船,像一座有五个单元五层楼高的楼房.  相似文献   

15.
独龙江感受     
1996年.我在新华社云南分社挂职锻炼。这年夏天,我有机会到全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一独龙江地区调研采访.随后又在怒江州4个县调研采访。总计45天的调研采访对我了解国情,了解基层群众,上了一堂难以忘却的课。(一)我从昆明出发,坐18个小时的长途公共汽车到怒江首府六库镇。从六库坐Ic个小时长途车,到达灵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行程886公里.然后,步行三天,翻越高黎贡山,进入独龙江。在贡山县采访时,一提起进独龙江采访.人们都摇头,甚至用异样的目光盯着我。由于进入独龙江山势陡峭,路途艰险功地匕每年11月到…  相似文献   

16.
早就听说日本人的厕所文化很先进,设计十分人性化。进了宾馆安顿下来后,我就想一探究竟。果不其然。只见抽水马桶旁边多了一个扶手,上面有四五个电脑按钮。我根据图标大概了解到:马桶有坐板盖预热功能,天冷时不会让光腚有那一秒钟的冷刺激;有喷水冲射臀部功能,性感的水温集中冲击到如厕人士的私处,那美妙的感觉不说,您也能想象;此外能照顾女性生理特点的冲洗功能,还可  相似文献   

17.
廖雷 《新闻实践》2005,(2):10-11
在新华社工作几年,出过不少差,但像今年1月3日早晨开始的这趟27小时的南亚之行,却是我感觉最为难忘最为刺激的一次:波音747专机为我推迟起飞近半小时,坐的是"头等舱",中国驻外大使初见面就知道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6日,大陆赠送台湾的一对大熊猫终于在四川卧龙亮相。下午4点整,我拨通了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的手机,电话那端长嘘了一口气:“是小戴啊?哎呀,我刚坐下来,眼皮子都打不开啦!”放松的语调,让我感觉就像在跟一位久别的好友通话。电话那头说话的,正是当天备受世人瞩目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被媒体们称为“熊猫爸爸”的张和民。在赠台湾大熊猫亮相的时刻,我因为其他采访安排,没能抵达卧龙现场,但是,这位结交了才两个月的“好友”,从几千里之外耐心地接受了我的采访,电话线传递着谈笑风生,轻松愉快。在记者同仁们争夺采访“熊猫爸爸”…  相似文献   

19.
刘蕾 《中国出版》2012,(13):51-53
2006年年初,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商晓娜的几篇青春文学的稿子。说实话,今天我已经记不起她写了些什么故事,但是从那些故事里散发出的灵动的文学感觉和透明的青春气息却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我记得在那些青春文学的稿子里夹杂着几篇描写低年级小学生的故事,粗粗一读,我立刻被那些故事和故事中的小孩吸引了。感觉他们与我以往的阅读经验里的故事都不太一样,我说不清楚有哪些不一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启迪     
彭婷  余俐 《大观周刊》2011,(35):149-149
说起家访这个词语感觉离我好远好远了,我还是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有过家访,很多年都是对学生们进行电话随访,家访感觉已经离我们遥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