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科技奖励》2023,(8):65-80
<正>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珠海举行2023年4月1日,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珠海举行。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副理事长吴一戎院士、张军院士、郝跃院士,监事长樊邦奎院士,常务理事段宝岩院士、高文院士、尹浩院士、丁文华院士、刘明院士、吴建平院士、毛军发院士、王沙飞院士、张宏科院士、龙腾院士,理事崔铁军院士、吴剑旗院士,以及张明高院士等25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出席,并为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颁发证书。奖励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陈英主持。  相似文献   

2.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3,(11):9-11
周济谢克昌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日前,在美国工程院2013年学术年会上,美国工程院向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颁发了证书。新当选的院士有69人,外籍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和谢克昌当选。  相似文献   

3.
国内     
正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获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教授已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年底,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科院外籍院士杨振宁  相似文献   

4.
2007年教师节前夕,欧洲科学院院长发来正式信函,祝贺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李大潜教授于8月中旬当选为该院院士。消息传来,全校师生为之鼓舞。这是李院士继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后所获得的第四个院士头衔。  相似文献   

5.
院士趣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从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不超过60名。目前有院士593人外籍院士29人。其中横跨两院的院士有3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必须从已经作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专家中选举产生,为终身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有325人。有意思的是,两院院士中,出自同一家庭的还真不少。其中父子(女)院士有8家(16人);兄弟院士27人;夫妻院士18时;叔侄、翁婿同为院士的则有13人。然而,更令人惊…  相似文献   

6.
院士这个称谓对科学家说来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有一位中国科学家,他竟身兼三院院士,即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正马丁·波利亚科夫【英国】马丁·波利亚科夫,男,1947年12月生。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等,曾担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8.
1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记者涂兴佩)6月1日,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同时公布了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34名获奖人名单,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其中,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其他33名专家分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和青年奖。出席本次院士大会的共有近60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会议当天,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发表了讲话,并为2015年新增选的70名院士颁发了院士牌和证书。这是自两院院士制度改革后进行的首次院士  相似文献   

10.
<正>"院士"是一种集体荣誉称号,不是可利用的资源,希望社会持一颗"平常心"对待院士这个称号,院士本人珍惜"院士"称号,使院士制度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11.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3,(5):10-10
施一公、邓兴旺、陈雪梅和杨薇等当选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消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当选2013年该院外籍院士。今年,美国科学院公布的增选院士名单包括84位美国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施一公教授当选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选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这是继4月25日他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之后获得的又一学术殊荣。  相似文献   

12.
1 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院士制度施行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院士队伍逐渐扩大,目前两院院士已经达到了千余名。院士作为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是国家给予在科学界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最高奖励。然而,当院士逐渐成为众星捧月的对象时,当院士头衔成为有些科学家的终极追求时,科学技术的纯粹性会不会大打折扣?院士制度实施多年来有没有改进的必要?诸如此类的问题逐渐凸显,在今年两会上,农工党中央黄延楠委员的"关于我国院士制度改革的提案"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 999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7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5位 (占总额 55位院士的 4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 42位 (占总额 1 1 3位院士的37.2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门篇幅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不分排名先后  相似文献   

15.
2 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3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6.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增选必须是一个审慎的过程。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有资格当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究竟是如何开展的?今年的院士增选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8月 1 7~ 1 8日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 2 0 0 0年学术年会”在河北承德市举行。这是一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发言十分热烈、研究氛围浓厚的学术交流会议 ,开得很成功。年会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朱高峰院士主持 ,参加年会的有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顾问张维院士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韦钰院士、翁史烈院士、左铁镛院士 (提交书面发言 )、陈先霖院士、时铭显院士、沈世钊院士、周济院士 (委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第一副主编李汉育教授参加 )、国家人事部原专家司司长庄毅教授、国家教育部高教…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3 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我国高等学校的 61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2 9位 (占总额 5 6位院士的 5 1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2位 (占总额 81位院士的 3 9.5 % ) ,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事。谨此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报编委会、编辑部向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和所在高等学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特辟专栏 ,分期发表两院院士简介 ,以扩大学术影响 ,促进学术交流。院士简介按出生年月排序  相似文献   

20.
院士,科学家中的精英,国家最高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的象征;院士,科技工作者一项最崇高的荣誉,有志于科技事业者心中一座最为闪光的坐标。人们尊敬院士,崇拜院士;人们注目院士,学习院士;人们研究院士,呼唤院士……当我们把目光锁定我们共和国“两院”的1208位院士时,不难发现,他们中竟有36位(在院士中一个人数不少的群体!)履历上都填有完全相同的一笔,举止间都显现有些相似的气质,心灵中都装着同一处圣洁的沃土。因为,他们都来自同一所中学母校,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是一方怎样的沃土?我们每天在这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