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宏哲 《今传媒》2004,(6):50-51
许是因为身在新闻的园地却时常惦念着文学的田垄,并不时地越过地界偷偷地在那里点上几窝西瓜或是种上几粒芝麻,对于我目下赖以谋生的这个职业,仿佛做了一件什么亏心事似的,内心里总是有些亏欠。因为有这个自知之明,又因为尽管有这个自知之明的想法却又没有一个和文学一刀两断的行动,因此便注定了在我的从业生涯中会有种种尴尬的经历。1989我刚满20岁,是一位在基层连队服役的战士,同时也是一位因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小说而被战友们称为诗人或人才的文学爱好者。听说因为这些,政治部宣传科曾经有过调我去机关的风声,但不知怎的,总见刮风却从未下雨。那一年春天还是夏天刚刚开始的时候,驻地日报会同文联联合主办了一个面向全国的诗歌大奖赛。得知消息的那晚,我和往常一样,在征得班长同意后来到了连队猪场旁的小屋。小屋紧靠着那一排猪圈,屋子里散乱着青草和饲料杂物;窗子开得又小,浓浓地挤满了一股馊臭的气味。但这在我当时却是写作的天堂,避免了按时关灯的限制,又可以或坐或卧;更妙的是,饲养员是我的同乡,且有着很大的烟瘾,他那里总是备着几盒烟,足以满足我在思维停滞的时候想着我的诗句而吸着他的香烟。那天晚上,我坚决地打消了他准备和我聊两句的打算,只吸他的烟而不...  相似文献   

2.
梁衡 《青年记者》2006,(2):13-14
写新闻不能“投政治之机”,但也不能反感讲政治,不讲政治就抓不住社会上最大的事情;写新闻不能“投文学之机”,但一定要老老实实把该读的文学名篇读好。  相似文献   

3.
当一则新闻从采写过程中产生,我们把它看作是围绕什么人(who)、什么事(what)、什么地方(where)、什么原因(why)、什么时候(when)这五个W的基本要求所构成的新闻文本。这一在作者经过价值判断、记述事件之后产生的新闻文本,内涵着作者对于新闻事件中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的认同。当该新闻文本进入到媒介播发过程时,我们将其称作一则新闻报道。从受众决定新闻价值的观点理解,该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由受众在完成对此报道的解读后实现。所以说,抵达受众一端的新闻报道与原先的新闻文本之间必然已经产生距离,而从新闻文本  相似文献   

4.
5.
新闻和文学     
写下的题目很大,我却只能做篇小文章。我是搞文学的,不少作品常发表在报纸上,但对新闻几乎一窍不通。曾记得,那年,文学界有个集会,报社让写篇报道,费了好大劲,弄出的稿子仍不地道。隔行如隔山,新闻自有新闻的路数,和文学一样,写出好作品,殊非易事。是《新闻爱好者》拉近了我和新闻界的距离。是热情的编辑,使我和这家期刊保持了长久的联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应约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刊物上发表谈写作的专栏文章,连篇累牍,不厌其烦,断断续续十余年。若不是他们鼓励、督促,我决不可能鼓捣出那么多东西。那批文章,后来结…  相似文献   

6.
因长相与“俊美”无缘,赵琼自称“丑娃”。1986年深秋,他因丑得福,在几百名应征青年中,接兵干部一眼就瞄上了,他。本是拿他当笑料谈资,没想到跟他一聊,接兵干部不但深感其身世贫寒值得同情,更倍觉其睿智灵气是可塑之材。于是,他意外而很顺利地穿上了军装,从晋南山乡来到北国沈阳的沈空导弹某旅,成为了一名空军战士。  相似文献   

7.
《楚天都市报》的讲述版很受读的欢迎。楚报的讲述多为情感生活报道,叙事视角多样,传受互动感强,既得传统纪实学叙事的精髓,又还原新闻叙事的真实性,让人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优势和新闻的优势话还应再说回来,前面说过,新闻与文学都是以语言为工具,以记述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为对象,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有这么多共同处就可互相学习和借鉴。特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新闻与文学之关系的探讨,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通俗地讲,二者是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独立体,二者不但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及明显的体裁区分,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以至于在形式上还出现了某些合流。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常常使我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将二混淆。搞懂二异同,掌握二的联系,既能保持新闻的个性,又能使新闻向学借鉴,这是记修养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63年穆青同志率先提出新闻散文化的问题。1982年,他在《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又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革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并且指出"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也就是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不仅内容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且语言文字、表现形式也是新颖的,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13.
想象·联想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或再现原形象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意图,以已积累的感性形象为基础,经过思维,创造出独特产品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趋向是表象的改造。如作家融合许多同类人物身上的代表性特点,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设计师结合许多同类机器的构造,设计出新机器的图样等。再造想象是创造符合于以描写的形象为基础的相应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刘大波 《新闻窗》2012,(3):90-91
文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概括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文学写作是~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写作方式,是作者通过“想象自己的观察和印象,思想和生活经验等,而将它们装进各种的形象、情景和性格里去”的创造.眭工程。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根据作品的表现形态和语言特点,可将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它具有以形运思、以情走笔和语言优美、创造性强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异同1.新闻的本质和基本要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或者说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就是真实性,思想性,时间性,用事实说话。新闻的真实性就要求新闻的语言包括细节、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完全准确无误,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大、缩小。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也应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条件,新闻报道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楚天都市报》的讲述版很受读者的欢迎。楚报的讲述多为情感生活报道,叙事视角多样,传受互动感强,既得传统纪实文学叙事的精髓,又还原新闻叙事的真实性,让人受益良多。 讲述很显然是一种叙事,在对讲述版进行叙事学透视之前,有必要理清一下历史、文学与新闻之间有什么关联。拿历史名著《史记》来说,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相似文献   

17.
"亲近性新闻"(Intimate Journalism),是美国传统新闻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理论,强调的是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其倡导的报道观念与报道技法就是总结平民化报道的实践经验,并使之进入学术殿堂,代表人物有Walt Harrington等。这在新闻报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成为一股新鲜力量。在亲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伴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开始产生的。几千年来,文学不断得到发展,文学理论早趋成熟。而新闻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产业革命以后的事,才有几百年的历史。因此,新闻学中的一些述语,有不少是从文学中借用或引进来的。如形象、想象、联想,比喻、夸张、比拟等。这些述语,被借用或引进到新闻学中以后,述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它们与文学中的这些述语的含意,是似象不象,似是而非的。为了划清新闻与文学的界限,对这类述语的概念予以正名,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文学有共同处:他们都是以语言为工具,以记述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为对象,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但是,它们又是两种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所运用的手段不同,所担负的社会职能不同,故不能相混淆。新闻是通过报道事实来反映和评价现实社会生活、表达舆论的一种社会  相似文献   

20.
文学新闻的写作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近性新闻’(Intimate Journalism),是美国传统新闻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理论,强调的是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其倡导的报道观念与报道技法就是总结平民化报道的实践经验,并使之进入学术殿堂,代表人物有Walt Har- rington等。这在新闻报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成为一股新鲜力量。"在亲近性新闻理念在新闻界展开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波兰一位知名记者卡普辛斯基(Rysz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