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正>1935年9月,季羡林和一些清华校友一同前往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为期只有2年。为了在留学期限内顺利拿到学位,季羡林的其他清华校友纷纷拿中国题目做起文章来。就拿季羡林的校友乔冠华来说,他本科学的专业是哲学,到了德国,将博士论文题目定为"庄子哲学的阐释"。中国人谈庄子,自然比较容易,结果,乔冠华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知道,供学者发表论文的传描媒介很多,其中有些是很难发现的,例如鲜为人知的各大学出版的年报、纪要等等。如果和我的理论相同的理论已经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学问的保鲜     
在一次社交场合,一位见多识广的记者见到一位大学教授。这位教授客气地递上名片,只见上边印着: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54年)、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63年)、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81年)。记者大惑。教授释疑:现在,新兴的学问层出不穷,一个博士学位过不了几年就会“缩水”,甚至缩到一无用处的地步。所以每过几年,他就要重入大学再读书,再写论文,以求跟上知识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话还是回到论文上来。学位论文是妻子帮助誊写的,第二年,昭和二十三年的年初才全部写完。六月获得学位(工程学博士)。听起来。似乎偏离正轨了,因为我一直偏爱化学反应的理论,而不是应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大大有利于扩大研究范围。我在昭和二十六年四月晋升教授后,担任了“高温化学”讲座。在教授“催化工程学”、“催化化学”、“燃烧工程学”等好几门课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哲学》以美国当时高等教育大发展为背景,并以高深学问作为其核心问题,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理论冲突问题从哲学层面进行了阐释。其中许多观点对于解决今天中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当中所出现的类似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题目是对所属学科研究基本成果的本质确定或反映,而论文题目的编辑则是一个深刻理解和本质反映该研究成果的过程,也是确定某一论文题目编辑风格和方法的过程。这是一项严肃科学又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目前存在问题尚多。论文题目的编辑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要求,尽最大可能地使论文题目反映时代气息,突出学术新论,严谨而明快,简洁而明了。要做好这项工作,则有赖于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娴熟的编辑技巧  相似文献   

7.
德国当代哲学家卡尔-奥托·阿佩尔(Karl-Otto Apel,1922-2017)在国内还比较少受关注,虽然也已经出现了几本以阿佩尔哲学为专题的博士学位论文,但无论是从翻译来看还是从论著来看,阿佩尔哲学尚未在国内哲学界成为一个重点和热点。阿佩尔的哲学是所谓“先验解释学”或“先验语用学”,而方法上的特色是所谓“先验论证...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一书,是张夫伟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进一步潜心挖掘、深入研究完成的。全书置于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梳理了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廓清了道德教育现代性危机的表现和根源,重构了道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建构了道德教育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可能路径。全书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论据详实,蕴含着  相似文献   

9.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7,(16):102-104
蒋梦麟(1886-1964)字兆贤,号梦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教育家.1903年参加院试考取秀才,1904年进入上海南洋公学就读,1908年赴美留学.1912年他毕业于加州大学教育系并获学士学位,此后即赴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1917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