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崔益林 《教学随笔》2014,(11):34-35
<正>一、文题揭示请以"放慢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二、作文指津这一题目特点鲜明:其一,题面简洁,通俗易懂,内涵丰富。此题直白如话,却又能勾起考生对生活的回味和思考,触发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让考生人人都有话可说。其二,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考生要想在立意上出新,"高人一筹",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其三,人文意味浓,面对急功近利、充满喧嚣的现  相似文献   

2.
从历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阅读理解试题一般可分为四大类:表层理解题、话意理解题、主旨归纳题、推理判断题。每一种能力考查形式鄯渗透了命题者不同的评价立意,也对考生的思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作者着重从解题方法层面上给考生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一、彻底放开文体,提供背景(情景)材料1999年和2000年高考作文题都具有开放性特点,这虽然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限制,往往会漫无边际而导致套作、仿作、抄袭之作应运而生。鉴于此,2001年高考作文题在仍保持开放性的前提下又对其作出了一定的限制:作文必须紧扣“诚信”这一中心,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内。而文题规定“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信念”,这又是在内容、题材上的开放性,不仅保证了考生有话可说,而且有利于考生张扬个性,抒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吉人 《教学月刊》2004,(5):13-17
2004年高考作文题会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考生的面前,预测性的文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继续采用全情景式的或半情景式的话题形式命题,开放作文内容、题材、文体与表达方式,保证考生有话可说,但为了避免“宿构”与“套作”,防止猜题、押题,对题目本身及写作的文风会作出一定的限制;(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道德问题,题  相似文献   

5.
这是国家考试中心所命的全国卷Ⅱ.专供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省考生用的作文题。题目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时代脉搏.紧贴学生生活的实际.颇具新意。文题选取某网站“4220”聊天室一段关于遭遇挫折,面对挫折后的痛苦的话作材料,并由此提炼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让考生去审视社会,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因文体不限,取材广泛,立意多向,给考生提供了展示灵性与特长的舞台,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和广大考生的喜爱,但同时不少考生面对一些话题“欲说欲写好困惑”。其实,面对不同的话题,倘若能善于区别对待,熟练地应用“大题小作”与“小题大作”之法,就能迅速地打开思路,快速入题。一、掌握“大题小作”之法所谓“大题”是指那些抽象、宽泛,能表现多个主题或是外延较大的话题,而“小作”则是指力求从一个小的角度,一个小的侧面切入,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和具体的场景上,以打开思路,构思成文。“大题小作”通常…  相似文献   

7.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8.
一、让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作文主要考查的是考生书面表达能力,考生只有充分地表达,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为了使考生可以表达,首先需要让考生有话可  相似文献   

9.
考生应做的题目: 理工农医类考生做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不做附加题。 文史类考生做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集中全力把这几道题做好之后,行有余力,再做附加题。附加题给分,并计入总分。 一拼音组词、文学常识〔理工农医类考生和文史类考生都做。10分〕 (一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先看看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势。 近几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考生有话可写。不论是哪种命题形式,命题者都力求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说真话,抒真情。这样的文题,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培养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其命题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读题与审题     
分析近两年来中考考生的物理试卷,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考生读题能力差,甚至读不懂题,不善于从题干中收集信息;二是考生审题不清,不知从何处下手,常常用错公式、定律。为什么考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却在遇到内容新颖一点的问题时,连题都读不懂呢?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的高考政治学科综合题中图表题频频“亮相”。图表题已成为考查考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今年河北省课改区的中考作文仍以话题作文形式出现。题目符合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由选材、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的特点,都较为接近考生生活,设题没有审题障碍,基本上达到了让每个考生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主观性试题的分析 第38题该题以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和建设社会信用制度这一热点重点为背景材料,从经济、哲学和政治常识三个角度考查知识,题干设问很明确,由于答案要点较多,能答的全面考生的考生较少,因而实际得分不高,甚至有考生得0分。此外,考生分析说明问题层次不清,不能恰当地使用政治学科术语,运用恰当的观点分析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考试中,考生往往对材料题的应答较弱.甚至会有“云里雾里”之感,无所适从。笔积累几年教学经验,以为材料题的解答要诀,是既要求学生全面驾驭材料,能从材料中“剥”出的道理“一个都不能少”,又要求紧扣材料层次逐层分析,“有话好好说”。  相似文献   

16.
掌握解题要领提高阅读效率浙江省黄岩中学王有器近十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明显导向,就在于要求考生努力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现代文阅读效率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说几句话所能奏效,但掌握几种解题要领,对快速阅读、正确判断、提高阅读效率,会有所裨益。纵观...  相似文献   

17.
英语完形填空题是一种测试学生语言水平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性题型。它是一种高难度的障碍性阅读题,可以培养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检测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连贯性思维能力并客观地反映考生的词汇运用的基本技能。完形填空题型复杂,涉及词类的搭配关系、词意的区别、语法结构、逻辑推理等各种知识。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一定的语法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 第15题考查学生对布朗运动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情况,只要知道布朗运动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概念以及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即可解答。该题考生失分的原因一是考生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理解;一是对何为理想气体不了解,特别是成绩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层次的考生。  相似文献   

19.
涂天明 《广东教育》2013,(11):34-37
一、问题的提出怎样才算是一次成功的考试?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理解.本人比较认同:每次考试能把会做的题都很好地答出来。少留遗憾或不留遗憾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考试考得如何并不取决于难题,而是基础题.特别是三角题.全国各题高考试题都喜欢把三角题定位为基本题.即三角分是考生谁也丢不起的分.考试下来要是三角题出现差错。考生尤其会郁闷.下面是笔者平时教学过程中整理起来的考生的4种出错,有的甚至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出错,与大家分享.对照一下,你有类似的“粗心大意”吗?你能避免这种“粗心大意”吗?  相似文献   

20.
中考中的书面表达题,主要有“补全对话”、“看图填词”、“看图写话”、“看图作答”、“看图完成短文”、“看图完成句子”和“根据提示的内容.完成某项写作”等形式。这类题型的考试目的在于:通过书面形式测试考生口头会话和作简单书面表达的能力。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