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北京语言文化人学动态流通浯料库的统计分析,“禽流感疫苗”入选科技类2005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2006年,禽流感疫情仍在继续,呈愈演愈烈之势。人们现在不仅关心禽流感对饮食、营养的影响,也关注其它动物或者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应该说,“禽流感”不仅是科技界的流行语和研究热点,也成了人们日常谈论的热门话题。随着疫情的爆发和持续,“鸡只”、“禽只”等词的使用频率明显提高。例如:  相似文献   

2.
中午放学回到家,刚一进门,就听到爸爸在给妈妈打电话,“杀了,全杀,把那几只都杀了。”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6,(Z1)
今天,妈妈领(ling)我去农村的姥姥家,为姥姥过六十大寿(shou)。来到姥姥家,大人们都忙着炒(chao) 菜、做饭。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一起在院子里玩捉迷藏。在一堆(dui)麦秸(jie)垛(duo) 后,我看见一只老母鸡躺(tang)在那里,一  相似文献   

4.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学语法新编》一书(庄文中编著),详尽地阐释了新编《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是一部颇具实用价值的中学语法教学参考书。不过,我们以为书中尚有微疵。该书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是动词短语,当叙述动宾结构的双宾语时这样提及:“双宾语是两个宾语分别同动词发生关系的,两个宾语之间  相似文献   

5.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云:“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如乐之二十南调,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其可欺哉!”这段话提倡独创,反对模仿,大意并不难理解;惟其中“鸡林”一词,颇费思索。查辞书,“鸡林”为古国名,即新罗。唐龙朔三年置新罗为鸡林州,以新罗王法敏为大都督。“新罗”又为朝鲜古国名,居朝鲜南部三韩东南之辰韩地,首都庆州,与高句丽、百济并立。然而,“鸡林”与姜夔本文之关系仍不清楚,心中存疑良久。后偶读《旧唐书·白居易传》,见有  相似文献   

6.
一只放生鸡     
钱可以买好多东西,但有些东西无法用钱衡量,比如说那天我家里煮的放生鸡,香飘满屋,如此不一样的味道是用钱买不到的。  相似文献   

7.
一只怪味鸡     
一提到气味,我就会想到楼上那古怪的味道。这气味来自何方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楼上有一只鸡,一只爱拉屎又贪吃的鸡。它有红红的鸡冠、细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2008,(11):63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近来接到不少读者来信,对本刊2008年第8期随刊寄赠的书签上印出的唐诗名句提出了疑问——不都是传颂"人面不知何处去"吗?怎么成"人面只今何处去"了呢?  相似文献   

9.
电子学教授陈之藩当年从美国来香港就职,临行前,在家整理行装。有一套精美的茶具,在收拾装箱时,不小心.打破了一只茶杯。一般人的反应,一定是感到十分心疼,好端端的一套茶具,打破了一只杯子,如何去配?谁知陈教授反应却不然,他莞尔一笑,坦然说道:“真不错,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是什么 禽流感是指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它 主要发病于像鸡鸭一类的禽类身上。这种流感 病毒可以引起禽类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 症等多种症状,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按病 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 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 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 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 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 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 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 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 常常“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1.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认知语言学的传入并兴起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结合汉字词义演变的轨迹对量词“头”、“只”的用法作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容易混淆的用法作了一些探讨,力求能给出合理且充分的解释,以期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实际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提到鸡,人们自然会想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它的价值不仅仅如此,它还是人们免遭毒气伤害的忠实哨兵。大量科学实验证明,鸡对有害气体比人类和其他动物敏感得多,当鸡遇上有害气体中毒死亡时,人们对毒气还没有任何感觉。据报道,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除了装备大量现代化的化学侦测和报警器材外,还在各部队养了相当数量的鸡。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毒剂报警器报警后,让鸡证实是否有使人致命的神经性毒剂存在,以免出现误报,避免让士兵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穿戴防护器材,白白忍受闷热之苦;二是为单独执行任务和分散部署在边远地…  相似文献   

13.
《水浒》中的宋江是个把“仁义”一直挂在嘴边的儒生。在他平了田虎,回东京途中,燕青射下十几只雁。宋江道:“……此宾鸿仁义之禽,或数十,或三五十只,递相谦让。尊者在前,卑者在后,次序而飞,不越群伴。遇晚宿歇,亦有当更之报。且雄失其雌,雌失其雄,至死不配,不失其意。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街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天上一群鸿雁,相呼而过,正如  相似文献   

14.
我爸他们楼下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个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大爷.他很少跟人打招呼,每天把一个旧躺椅拖到树荫下,旁边摆着个茶壶,自斟自饮,饿了买二两包子,在外面一待一天,估计风餐露宿惯了,乍一住楼房不太适应.后来这大爷不知道打哪弄来一只鸡,长相特中性,嘴特别欠,看见刚学走路的孩子就追着人家啄,大爷就一瘸一拐在后面甩着根儿树枝喊,撵上就将它摁倒在地,跟逮小偷似的.  相似文献   

15.
王小柔 《新读写》2012,(7):72-73
我爸他们楼下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位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大爷,他很少跟人打招呼,每天把。一把旧躺椅拖到树荫下,旁边摆个茶壶,自斟自饮,饿了买二两包子,  相似文献   

16.
我爸他们楼下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个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大爷,他很少跟人打招呼,每天把一个旧躺椅拖到树荫下,旁边摆着个茶壶,自斟自饮,饿了买二两包子,在外面一待一天,估计风餐露宿惯了,乍一住楼房不太适应。后来这大爷不知道打哪弄来一只鸡,长相特中性,嘴特别欠,看见刚学走路的孩子就追着人家啄,大爷就一瘸一拐在后面甩着根儿树枝喊,撵上就将它按倒在地,跟逮小偷似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学校,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只鸡,和它几次交锋后,我们一致认为那是一只欠揍的鸡。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就是“鸡瘟”吗?对于两者的区别,有关专家作了专门的解释。“鸡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禽类疾病的俗称,不仅禽流感,其他症状相似的禽类疾病也被人们统称为“鸡瘟”。事实上,“鸡瘟”还分为“真性鸡瘟”和“伪鸡瘟”,“真性鸡瘟”即禽流感。20世纪初,在一个名为“新城”的地区发现一种类似禽流感的禽类疾病,被命名为“新城疫”。之后,“新城疫”与禽流感一直被混淆,两者都被称为“鸡瘟”。其实,“新城疫”就是前面提到的“伪鸡瘟”。与“新城疫”相比,禽流感的发病概率较低,属于散发、点状、区域性疾病,而“新城疫”的发病范围大,且易经…  相似文献   

19.
"鸡卵"、"鸡子"、"鸡蛋"的产生与发展经过了历时替换过程。先秦两汉,"鸡卵"、"鸡子"使用都很少。汉末到唐初,"鸡子"使用渐多,在口语性较强的作品中,"鸡卵"被替换较为明显。由于固定短语使用的延续性,晚唐到元代史书中"鸡卵"使用仍较多。"鸡蛋"一词在元代产生,但用例很少;"鸡子"则在清代产生了新义。元、明尤其是清代以后,"鸡蛋"占优势并最终完成历时替换,"鸡卵"、"鸡子"只在部分方言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限定副词“只”、“就”语义指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和“就”是现代汉语中较活跃的两个限定副词,有时可以通用,但并非对等。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只”的语义指向是单向的,只能后指不能前指;“就”的语义指向是双向的,既能前指也能后指。二、“只”的语义指向范围宽,“就”的语义指向范围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