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是提高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以许昌为例,分析建设中原经济区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控制人口过快上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等七个方面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路径,并从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调整财政税收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海科技》2012,(6):44-46
重大的机遇 光荣的使命精神凝聚亿万人心,蓝图描绘美好前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从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再到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翻开了厚重的历史篇章,正一步  相似文献   

3.
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根据2000—2010年中原经济区GDP与货运量数据,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物流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后,依据人均货运量、人均公路线路里程、每万人物流业从业人数三个影响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对2010年中原经济区各市物流业发展进行聚类分析,结论表明,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表现一致,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并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促进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如何适应这一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河南省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入手,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专利授权数来表征创新能力,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及ESDA方法对1986-2012年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演变进行了探讨,发现,(1)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绝对差异具有先慢后快不断拉大的趋势,而相对差异明显降低后一直在较低水平波动;(2)中原经济区年度Moran’s I变化不明显,而其五年段均值的Moran’s I上升趋势明显;(3)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空间结构特征基本呈沿着连霍高速中间强两端弱的格局,且创新能力强的地市主要位于交通网密集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4)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类型的增多;(5)郑州和洛阳基本一直是高高集聚的类型;南阳发展为高低集聚类型;驻马店及淮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时期都是显著的低低集聚。  相似文献   

6.
周明杰 《内江科技》2012,(12):72-73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抓好机遇实现中原经济区的繁荣发展,公共图书馆要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以文化的软实力与经济的硬实力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驳杂的系统工程,在建造中原经济区、践诺中原崛起的过程当中,需充分调动和使用一切资源,但在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中主要存在缺乏高层次实用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结构不合理和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针对这问题提出要从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方面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建立健全人才支撑体系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给河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和宝贵的机遇,对于加强和促进中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视域下河南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邵彬涛 《科技管理研究》2014,(3):176-179,191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形成与持续有着重要影响。从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着手,以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为例,明确各种类型产业集群的行业集中度与空间聚集程度,并进一步利用因子模型分析产业集群影响下的不同贡献因子对中原经济区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为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路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伟平 《科技风》2014,(5):228-229,232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品牌建设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中原经济区的文化品牌建设,分析了文化品牌建设状况,指出了高校在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机遇以及优势,最后给出了河南高校服务于文化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Super-SBM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泽炯  胡建辉 《资源科学》2013,35(12):2457-2466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15地市2008-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其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生产前沿面的投影和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动态变化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角度衡量,周口市、邯郸市、商丘市、蚌埠市和郑州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显著优于其它地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和淮北市表现最不理想;从中原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表现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无效地市所占比例接近70%,说明其整体发展成果不理想;从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动态演变来看,技术变动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具有较强同向性,反映出低碳技术落后和经济发展规模瓶颈是制约中原经济区低碳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中原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农业节水分区促进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农业用水短缺,为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针对中原经济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大的现状,选取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农业结构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建立农业节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业节水分区指标进行筛选,再采用系统聚类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农业节水分区。结合聚类结果和中原经济区43个市(县)的实际情况,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4个农业节水类型区,并结合GIS技术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各个农业节水分区与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结构分布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应用该指标体系与方法获得较为合理的农业节水分区。  相似文献   

13.
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经济全面发展进入了重要时期,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而郑州城市配送是中原经济区物流体系中建设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分析了现阶段郑州城市配送的诸多问题,如社会化配送中心少、行业配送力量薄弱等,也提出了一些可供考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会》2012,(5):48+56-48,56
<正>河南省科协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将学习贯彻中国科协八大精神紧密结合,深入研究科协工作融入、对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途径、方法和着力点,在认真总结多  相似文献   

15.
林晓梅 《科技广场》2014,(3):176-182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部腹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全国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多因素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中原经济区综合竞争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有利于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发展的差距,从而为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政府和社会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农民知识化水平提供政策保障,激发农民的求知欲,并建立现代农民教育体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提高农民素质,使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真正步入人力资本依托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6)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在行业企业发展中发挥关键的支持作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同样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是一条值得关注途径,但当前对种模式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基于中原经济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需求现状,应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创新型经济发展大局,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河南振兴"的总体部署,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工作,不断探索着适合河南省知识产权发展的新模式。一组数据,展示了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起投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铿锵足迹:2012年,河南省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11,(20):45-45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发布后.河南省科协认真组织学习,研究制定贯彻措施,提出要充分发挥科协人才、智力、组织、网络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履行桥梁纽带职责,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把事业抱负、科技专长同中原经济区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巩固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