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表达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表达就意味着表达方式已经存在。因此,无论阅读或是写作,还是口语交际,表达方式训练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反思语文教学,我们无奈发现表达方式训练被置于教学盲区。  相似文献   

3.
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切不可忽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1~9年级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是贯彻、实施新课标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教好语文的一条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言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那不一定.教学实践证明:在进行文言文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反复强调了“语文素养”。具体到语文教学,把语文素养确定为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就语言学理论而言,这五个方面是与汉语知识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识字与写字是现代汉语知识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是借助语言文字感悟文本思想感情并内化为自身修养和情操的行为;写作更是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内心世界的过程;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也都不能脱离语言而进行。语文的基础是语言,它是通过语言认知、语言传意和语言训练来提高人的思维、认识与表达的能力和素养的。这使得“现代汉语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基础义务教育中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也有力地证明:教好、学好现代汉语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作文教学"部分指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把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它昭示着当今教育教学的人文回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在我们的整个人生阶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我们学好自己的语言,才能在交往过程中起到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作用.要想学习好汉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好语文知识.“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种基本功,要学好语文课就必须从这四方面学起,在这四方面中,“写”在社会交往中和实际运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写作能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练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训练才能够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基础工具课的特征,加强语言训练,为学好各门知识提供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训练要兼顾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不可顾此失彼或舍此就彼。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偏重在书面语言训练,前些年有的地方竟然把普通话教学屏之于语文课外,则纯属胡涂之举。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分明提到“口头语言的正确运用”,“提高用普通话说话的口头表达能力”。但至今教学实践中仍被忘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本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以发展儿童语言为主线,听说先行……”在语文教学中,克服过去重文轻语的片面做法,重视抓好学生“说”的训练,应该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我们要争取说话训练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语言通顺、完整、规范、有条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说话训练呢?下面就发挥教材特点,加强学生说话训练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言训练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训练中,要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应用的语言能力,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去学词写字,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书面语言教学,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只重视单项训练,忽视整体的综合训练,致使学生接受和表达语盲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实践中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五个年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师》2014,(Z1):87-88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极其重要的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学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朗读,文章内容情感传递离不开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要将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在朗读训练中,朗读的形式应该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3.
如何培养弱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矫正语言缺陷,更好地开发弱智儿童的能力,这是我们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在低年级就开始重视句式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语言训练,让弱智儿童掌握规范语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教给和训练学生使用、掌握、驾驭祖国语言能力的教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实质上就是动态语言训练。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死记硬背,语言训练少、慢、差、费的现象,我们从控制角度分析其原因,就会看出上述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部分学生不会思考、不善思考、思维区域经常处于静止睡眠状态。现象说明了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现状,更给语文教师提出了应深思的问题:即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离开思维训练单纯地搞各方面语言训练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把语言训练深入学生思维领域设计安排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训练要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 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语言和思维本能。人类语言的不断发展是与人类思维能力的日趋精密、复杂、敏捷相辅相成的,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受控于思维能力的完善提高,清楚明白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来自于思维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的成绩.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训练.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语文的拼音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因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小学语文训练,我们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去结合实际,逐渐对小学识字教学展开研究,在教学中采用符合儿童身心特征的方法,让学生学好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话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他们都认为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语感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而"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语文学科的总目标之一.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儿童的语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如何扬“兴趣”之帆,让“朗读教学”乘风远航,谈几点思考.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形象生动的东西是学生永远喜欢的.  相似文献   

19.
正书面表达对学生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从而老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并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注重以下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感悟中学会表达,逐步形成"言语能力"。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聚焦语言训练点,落实语言训练,形成了具有训练特点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色。"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如何找准训练的切入点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