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邑为“天下之中”的地理观,是早期中国政治与文化建构中的一个核心观念,贯穿从“六经”到汉赋的经典书写。它源起于尧舜以至三代“追中”的历史记忆,上应古代天文学对中宫斗极的信仰,下与尧舜以来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建都历史相合,构建了一个王权天授的文化理念,体现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西周初年“崇文德”的运作,使“天下之中”洛邑成为和合的礼乐文化地理空间。这说明集地理、政治、文化与民族于一体的“天下之中”观念在西周初年已经基本成熟。经《左传》《周礼》《史记》等典籍的推理阐释,它的丰富内涵得以进一步明晰。随着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以及具有“体国经野”性质的京都大赋书写,标志着这一地理观最终确立,并对此后王朝择都选址的政治理念与择中治国的思维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之“性”与人之“欲”,最早的认识从孔子开始。《论语》大量记述了孔子对“欲”的言说,他认为“欲”是“性”发的结果,“欲”可分为:“性”发而皆中节的“和之欲”和“性”发而失中节的“贪之欲”。“和之欲”经《中庸》的进一步阐释,为孟子所继承并提出性善说;“贪之欲”为苟子所发挥,提出了性恶说。  相似文献   

3.
五代后周国世宗柴荣以天下一统思想为指导,制定和实施卓越的国家治理方略。通过改革,经济迅速恢复,国家正常运转。旋即开始发动具有统一意义的南征北伐,其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是征讨南唐的淮南之战。周唐两军鏖战南唐滁州、寿州、扬州三大防御枢纽,历时两年半终获全胜,将周唐国界从淮河南移至长江。柴荣经四年多征伐,战绩显著:西取秦凤四州,南取南唐江淮十四州,北取契丹三州三关。柴荣不幸英年赍志以没,但是柴荣“统”的思想成为北宋结束割据开创统一局面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为动类双宾句是"为之名"结构最常见句式,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到战国时期,逐渐向为动状中结构转变。给予类"为之名"句式是典型的双宾语句,春秋中后期用泛义动词"为"表示给予。由于动词"为"的给予义很模糊,到战国时期,出现的"为之赐"则以"赐"作为"给予"标记。此外,三种新类型的"为之名"准双宾结构也在战国时期出现。  相似文献   

5.
“为己之学”是先秦儒家学习思想的高度概括,对“为己之学”的解读是对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乃至整个儒家为学体系的重要一窥。历来受到儒学研究者的重视。先秦儒家的“为己之学”以人性论为其逻辑起点,通过对学可明德的信仰以及对“内圣”而“外王”的逻辑推演,树立了先秦儒家为学思想的精神价值导并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以明确为学之志趣、内省多思之方法以及躬于实践之途径铸造了“为学由己”的为学实践模式,赋予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以实践之可能,从而奠定了整个儒家为学思想体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之学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陈独秀、易白沙、吴虞等人将孔学从官方统治思想降为先秦诸子之学的一种,指出孔学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墨、法、农家等学说,认为尊孔论蕴含的思想专制内核会扼杀自由争鸣精神,必然会像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样,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为现代语言语用研究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而早在先秦时代激烈的百家“名实之辩”中就初显端倪的中国古代语言哲学思想,竟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思想有颇多暗合之处。  相似文献   

8.
乡土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乡土文化的教育,它是多元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乡土和天下不只是一种特指的地理空间,也是一系列符号象征。从乡土到天下,既意味着地理空间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的变化,而链接乡土与天下的纽带则是乡土教育。通过开展乡土教育,可以让个体在感知乡土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对乡土和天下的认同,从而真正成长为适应社会变迁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下”、“中原王朝”、“中央王朝”等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疆域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这些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作为近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其疆域的最终奠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清中期以前的历代“中原王朝”及至晚清的“中国”,与近代意义上作为民族(国民)国家的“中国”之间,是一个从法理上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前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各自的“版图”上没有重合过,在经过了长时段演进后,于19世纪20年代最终完成这一重合过程。因此,在研究古代中国疆域问题时,应谨慎使用“中国”一词,更不能以“中原王朝”随意代替“中国”,也不能将“历代中原王朝”置换成“历代中国”。  相似文献   

10.
鲁迅支持的《海燕》月刊被查禁后,方之中创办《夜莺》月刊,以鲜明的立场、犀利的笔锋,继续坚持左翼文艺方向,撑起左翼文艺运动的大旗,《夜莺》被称为《海燕》的姊妹刊物。因为鲁迅,方之中吸取了力量;因为《夜莺》,方之中与鲁迅结下了战友的情谊。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之“性”与人之“欲”,最早的认识从孔子开始。《论语》大量记述了孔子对“欲”的言说,他认为“欲”是“性”发的结果,“欲”可分为:“性”发而皆中节的“和之欲”和“性”发而失中节的“贪之欲”。“和之欲”经《中庸》的进一步阐释,为孟子所继承并提出性善说;“贪之欲”为荀子所发挥,提出了性恶说。  相似文献   

12.
先秦诸子站在强势集团的立场上,着眼于"人""己"之别的淡化,提出了"损己""利人"的"避怨"策略,其实施途径为"归功于人"、"归过于己",兼顾弱势群体的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着眼于"人""己"之别的消解,提出了以"法"促"平"的"避怨"策略,其实施途径为在立法上要做到公开、稳定、变通、无私,在执法上要做到公正、客观、适当、严明。两种策略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又都具有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游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层,曾在先秦、汉初时期活跃一时。他们的本质特征便是"游",即奔走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先秦游士之游是一种政治性较强的社会活动,他们以游历的方式,增长见闻、宣扬政见、实现抱负。汉初游士之游,虽仍有先秦之余风,但已逐渐形成了结伴而行,欣赏美景的游览活动。游士身上体现的"游"的内涵的发展与演变,首先缘于汉初游士的分化,而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使游士逐渐失去了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4.
《大心篇》是张载《正蒙》中的一篇,主要强调为学之人把"穷理尽性"作为把握大道的方式,不以"闻见之知"来桎梏本心,突出德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者能够不从自家躯壳起念,扩充本心"穷神知化"、达到"合其天心"境界高度。"视天下无一物非我",阐发出万物与我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生态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箧中集》是盛唐一部分边缘诗人生活和思想的反映,它和《河岳英灵集》都有“风骨”,且各具特色。《河岳英灵集》之“风骨”论者甚多,而《箧中集》之“风骨”少有论及。本文以《河岳英灵集》为参照,试对《箧中集》之“风骨”的蕴含与特点做一些梳理。《箧中集》的“风骨”带有“盛唐风骨”的气息,但又大大不同于它,似乎更接近“建安风骨”,又具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箧中集》是盛唐一部分边缘诗人生活和思想的反映,它和《河岳英灵集》都有“风骨”,且各具特色。《河岳英灵集》之“风骨”论者甚多,而《箧中集》之“风骨”少有论及。本文以《河岳英灵集》为参照,试对《箧中集》之“风骨”的蕴含与特点做一些梳理。《箧中集》的“风骨”带有“盛唐风骨”的气息,但又大大不同于它,似乎更接近“建安风骨”,又具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儒家自开创以来一直在寻找一条成圣的道路,其德行、智慧、治国理想都围绕着内圣外王的方向展开。先秦儒家的圣人有着接通天人的智慧、人伦完备的德行及以德治世的地位,他们是政治、文化、制度的至高者。但先秦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的成圣之路却有所不同,孔子生而知之、孟子困而知之、荀子学而知之。三者的成圣之路体现了其对圣人所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体现了社会需要的不同,更加体现出了圣人开始由圣神的个体向平民化的个体发生转向。在这种转变内,我们审视着其转变的根基、目标及意义,以期证实这种平民化的趋向是正确而又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加缪的系列文学作品所凸现的生命哲学之思,正是其对"生之绝望"与"生之热爱"两大生命本质蕴涵的深层追问——"没有对生之绝望就没有对生之热爱"。只要人们对己身的"当下存在"进行静观或反思就会产生荒谬感,投身于荒谬的世界生活本身就隐含着"反叛意识"随之产生,这正是加缪对生命之思的哲学阐释的内核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亚瑟·韦利在翻译《道德经》时提出,哲学文本的翻译重在其思想内涵的传递,采用的翻译策略应该是“史学性质的”,是一种“文字翻译”。然而,韦利的翻译并没有摆脱前人的影响,尤其是基督教二元对立的超越观念仍然渗透在其中。通过考察五个《道德经》英译本中对“天下”一词的翻译,可以从中得见韦利的翻译策略和文化用心。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科的两个大特点分别是“综合性”和“地域性”,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地域性”的解释是“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这固然没错,但我以为“地域性”的另一层岔义是小的区域与大的区域的差异性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