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宗璞的散文《废墟的召唤》,评论者多认为采用了缘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并认为“情”是感叹废墟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就不再往下分析。那么,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指的是什么?即“情”为何物呢?我认为,作者再次面对废墟(即圆明园)时,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发表感叹,废墟即自我。文学是人学,散文最接近作者的个性,宗璞说过“小说是全知的,……散文是一知的,多在描述自身的感受”,了解作家的经历是解读作品的最好办法。宗璞于1956年发表了成名作《红豆》,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引起读者的注意,也引起大家的争论,最后挨批。当时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
废墟的召唤     
历史本身就包含种种的圆满,或说历史是一段残破而相续的记录,背负着一连串的偶然和必然,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有人说这些孩子缺乏生活经历,使其走出写作“暗胡同”的方法就是“生活化”。但如何使学生的文章在相同的岁月经历中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如何使生活化的描述与众不同,如何使其文章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出灵性与浪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着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众多的历史小说中,宗璞的《野葫芦引》无疑代表了一代知识女性历史言说的品格与品位。这里依据叙事学理论,从“可靠的叙事者”、“散文化的结构”、“模仿性强的直接引语”、“优美典雅的叙述语言”四方面来分析《野葫芦引》的叙述话语,以解析话语本身所蕴涵的高洁、清雅的精神世界和本色朴素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陈新瑶 《现代语文》2006,(10):114-115
宗璞爱花,也爱写花。丁香、藤萝、木样、二月兰、玉簪等都是宗璞笔下常见的花草,作家通过对这些平凡而又微小的生命的描写,表达了她对花、对草、对人生及生命深刻而独特的领悟。宗璞爱花,但她更爱生命。在她笔下,不管是肆意风流的紫藤萝,抑是园中寂寞的木槿花,还是革时期被砍伐的海棠,它们都是生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宗璞的《东藏记》,主要描写了在抗战时期南迁至滇境的明仑大学师生及其亲属们的众多形象。尤甲仁、姚秋尔夫妇是其中最典型的世俗形象,他们学识渊博却无自己主见,表面清高实则虚伪自私,表现出宗璞刻画人物的功力。  相似文献   

7.
文学文本生来是为读者的阅读而作,这个特点决定文学文本的开放性和召唤性。戏剧作为一门舞台艺术。更需要强大的召唤力量与观众进行交流,以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戏曲《牡丹亭》正因为曲折的结构、不朽的人物和独特的语言铸就成一种强大的召唤力量,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倾心向往。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8.
宗璞的《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普遍赞扬,并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精心安排的"南渡"、"东藏"、"西征"不仅意味着这部小说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地理观念,而且背后表征着中外政治文化冲突而带来的具体历史事件。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小说背后的诸多异国形象,也就成为其题中之义。小说文本是抗战历史的真实缩影,也折射出宗璞独特的文化视角,进而展现出作者对文化中的"他者"与"自我"的反思。因此,本文将尝试对以上三部作品中的日本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作家创作与宏观文化观念之间的纠葛。  相似文献   

9.
刘娟 《文教资料》2010,(15):15-16
托尼·莫里森的巨作《仁慈》无疑是一部匠心独运的小说.形象地展现了北美殖民地初期奴隶制下黑人、印第安土著及白人契约劳工的生存状态,深刻地揭示了不同肤色的人种在奴隶制下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奴役。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手法,在文本中留下无尽意犹未尽的空白。激发读者进行能动性的联想.召唤读者展开创造性的“填补”。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召唤性进行分析和探究.展示其独特且悠长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德国文论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为主要理论框架,对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意象意境层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透析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展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笔下的那座带幻想性的美丽“边城”及其所表现出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情的人生形式”,正是作家审美和人生理想的外化,而这种外化,与文明社会形成自然的大落差,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常”和“变”的对立,使《边城》展示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古朴原始的自然和未被世俗浸染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白创作了《红豆》之后,宗璞把手中的笔搁置在了一旁。文革时代的特殊环境让不少作家选择了沉默。一腔的爱国热情往往会被曲解,被赋予另外一层完全相反的意思。蒙受着不自之冤不说,还得忍受身体上的种种意想不到的摧残,不少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探讨《宠儿》中存在的召唤结构,分析作者在小说中为读者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接受、审美空间以及利用这些空间召唤读者进行文本提示、填补空白、更新视域的创造性阅读,进而发现文本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朱海珍 《阅读与鉴赏》2010,(6):43-43,51
散文如同天地万物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美,而其最高、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则是自然与平常。从《紫藤萝瀑布》一篇看宗璞散文的特色,具有“自然美”的语言,咏平凡之物的“形”;其浓郁的人文精神.表现出超越物外的“神”.折射出女作家的“平常心”。  相似文献   

15.
宗璞《野葫芦引》为探讨作家在文学记忆与历史细节的缝隙间如何经个人文学小传统而浸润出深厚而别致的审美底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个例。从文学传统的内在融合来看,《南渡记》《东藏记》在女性视角与知识分子心态的描摹上显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作家对于战争的书写与关于历史的看法也将《西征记》里对世态人情的表现作了更为细致的审视。而已经完成的三卷本小说文本中对“野”这一小说诗学的建构方式.则从文学范本选择与长篇小说文体自律性的关联中为趋向世情/虚构流向的史传诗学提出了切实的当下指向.  相似文献   

16.
费茨杰拉德在他的短篇小说《冬天的梦&;gt;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使用不同颜色的词来展现主人公的不同情感,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随着颜色的变化跌宕起伏,读者的心情也跟着色彩的变化而变化。作者通过颜色词的变换运用,构成了一个唤起读者回应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哥伦比亚河的召唤》话语权力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产物,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他认为话语是战争性质的关系,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话语权,必将失去一切,永远都处于奴役的状态,永远处于“他者”地位。本文以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背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阿库乌雾的组诗《哥伦比亚河的召唤》,试图揭示出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如何进行话语权力的建构和争夺,以及民族文学如何运用自身独特的手段消解主流文化话语权力,旨在阐释话语权力的生产性如何在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压迫和互动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该小说独特的文本召唤结构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厄普代克巧妙地利用"空白"激发读者的想象.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的文本召唤结构及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